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一、用法不同

1、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

2、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二、修辞不同

1、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

2、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三、定义不同

1、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2、拟人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四、分类不同

1、比喻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

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2、拟人

1)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2)把有生物拟人化。例如: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例如:

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德国马克思《资本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拟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喻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那么如何去识别“比喻”和“拟人”句呢?笔者谈点个人经验: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同时出现
“明喻”是说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其典型的标志是出现代表性的“比喻词”“像”。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极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它们分别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笋……”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当然,比喻还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犹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明喻的典型特征是能把比喻句改写成“……像……”的形式进行表述。如,《第一场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可以改写成“雪末儿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典型的表达形式是“甲是乙”。如,“产党是太阳”。其它标志形式有“……变成……”,“……化成……”“……构成了……”等。如“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第一场雪》)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来把“甲事物”替代。通常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第一场雪》)直接用“银条儿”、“棉被”来替代“雪”。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述。
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它尤其爱跟山哥哥闹着玩:一会儿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索溪峪的野》)“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凡卡》)再如,“小河一路欢笑,一路歌……小树招手,乐呵呵。”都是拟人句式。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比喻句:

1、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原始森林就像是一个性格粗犷骠悍的山野大汉。

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4、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5、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6、弯弯的月亮像1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7、几次渗地雨下过,玉米苗像气吹似的长起来,没多久,一年一度的青纱帐又出现了。

8、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9、田垄里的麦苗稀稀拉拉的,像是在翘首苦盼着下雨。

10、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舒展得像绸缎一般,光闪闪的。



拟人句
1,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6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8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比喻句
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法国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们的文章也明白干净,但是他们做事,无不混乱、肮脏、喧哗,但看这船乱糟糟。
3、这船依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的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限的大海。
4、(苏小姐)年龄看上去有二十五六,不过新派女人的年龄好比旧式女人合婚帖上的年庚,需要考据学家所谓的证据来断定真实性。
5、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3ubhhd
6、现在呢,宛如作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花色和款式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一)目的不同:
1.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思想和感情(心理活动)。
2.比喻句是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懂的隐喻,使要描述的事物更加生动、具体。
(二)用法不同:
1.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a.把动物拟人化:
例句: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b.把植物拟人化:
例句: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c.把一般的事物拟人:
例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2.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例句: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扩展资料
(一)拟人句例句:
1.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2.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3.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二)比喻句例句:
1.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2.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有人一带头,其他人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3.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围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拟人句 百度百科-比喻句


#祝苇民#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比喻:就相当于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

#祝苇民# 不知道拟人和比喻的区别?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

#祝苇民# 比拟,拟人,比喻有什么区别于联系?(举例说明)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

#祝苇民#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你的回答中说,拟人句中不能出现表示人的词语.那举的例子中,"春姑娘"姑娘不是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拟人句是物或其他抽象的东西比做人,赋予人的感情; 比喻句是人比作物或其他抽象的东西,使描写更加形象.

#祝苇民# 比拟句和比喻句的区别?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重...

#祝苇民#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差别?
(19759534221):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百度百科【望采纳】

#祝苇民#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
(19759534221):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不可和童话弄混.(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但人们经常搞混 ) 拟人句: 什么是拟人句? 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

#祝苇民# 拟人与比喻的区别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先说定义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祝苇民# 拟人句和比喻句区别的方法 - 作业帮
(19759534221):[答案] 拟人句的意思呢就是说把xxxx比作人,有人的思想动作等.比喻句就是把一种东西比作另一种东西,并且这两种东西有共同之处,比喻句中一般要用到“像”,“如……一样”等词.用草来举个例吧: 春天到了,小草从地底下钻出了小脑袋,好奇地随着...

#祝苇民# 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19759534221):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