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3

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其他有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等的参与。

在教育尚处于萌芽和经验阶段,作为总结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教育学是不可能出现的,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

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如中国古代的《论语》和西方古代的《理想国》等,虽然这些著作包含不少有关教育的论述,但都不能称为教育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一般认为成书于先秦);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约35—95)的《雄辩术原理》,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英国学者培根(1561—1626)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这时已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科学分类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相传培养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他还整理、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并以其为教材教育弟子。

其言论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一书(其中也记载了孔子部分弟子的言行),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该书对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都有重要体现。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批教育专著相继问世。

就其大者而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于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又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这个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教育家。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在捷克人民反抗德意志天主教会统治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的第十年,他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尖锐抨击中世纪学校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他首创了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校制度,普及初等教育,扩大学科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取知识。

他从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前提出发,论证了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巩固性等原则,还编写了各种教科书。

主要著作除《大教学论》外,还有《母育学校》《世界图解》《语言和科学入门》《泛智学校》等。

19世纪末,“新教育运动”出现,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和忽视儿童等缺点给予抨击。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发表了《学校与社会》等著作,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出现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39年第一版,1947年修订,1948年再版,1956年第三版)、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1945)等很有影响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而且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流”,成为现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

任何教育实践总是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的;经过实践,最后对原有的教育理论作补充、修改或者突破,以至否定原有的教育理论,而提出新的思想体系。

教育学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而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着。

也可以说,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


#邬行标# 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
(15599857041):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邬行标# 简述教育学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15599857041): 教育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的特征.前教育学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乐征克——《学记》、孔子——《论语》、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柏拉图——《理想国》 独立形态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的形成) 多样化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邬行标#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 ). -
(15599857041): 关于这道题目,其实主要就是一个时代背景的问题.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请注意,是近代! 而《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这本书才是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

#邬行标# 为什么说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既是一门社会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 - 作业帮
(15599857041):[答案] 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发展、相互联系、共同进步、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借鉴和发展. 第二、教育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教育学同时又和人文学科的文学、理学、心理学发生...

#邬行标# 求教啊,,,教育学中教育的形态是什么?教育学发展的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15599857041): 形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历史阶段:1、原始的教育形态;2、古代封建社会教育形态;3、现代社会教育形态. 趋势:越来越关注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邬行标# 教育学的基本信息 -
(15599857041): 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法语国家的“pedagogy”和德语国家的“pedagogik”(教育学)均 源于希腊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先后用“education” 和...

#邬行标# 为什么说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既是一门社会学科又是一门 -
(15599857041):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发展、相互联系、共同进步、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借鉴和发展. 第二、教育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教育学同时又和人文学科的文学、理学、心理学发生联系,共同发展...

#邬行标# 有关教育学论文的题目? -
(15599857041): 有效课堂、趣味课堂、或者说小学课堂中的连锁效应等等,看你在哪个方面比较擅长了.现在有效教学是热点.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