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怎样描述运动的教学人教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学情分析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这方面要注意强调。在学生已经建立力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并为后面惯性和二力平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物体的惯性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概括、推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怎样描述运动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

〖师〗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

【讨论】

【总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

【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机械运动(10min)

1.现象

【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

【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

【问题】 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观察】 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15 min)

1.概念

【问题】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 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 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3.练习

(1)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

②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 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________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05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 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 min)

【问题】 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

【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图片展示】空中加油机;高空观缆车。

【播放视频4】航天器的起飞和降落。

【播放视频5】联合收割机。

【播放视频6】生活中运动现象举例。

【播放视频7】同步卫星,火箭起飞和降落。

【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它与谁相比个子高,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也是不科学的。

2.某人问路,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该人不答,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该人才说1小时左右,问路人不解,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见,我们表达话语时,一定要说话严密些。

(四)思考与练习


#毛孙吴# 运动和力 机械运动 8年级物理
(15229996994):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按运动的路径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毛孙吴# 初一下科学第二单元《运动和力》的资料 -
(15229996994):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

#毛孙吴# 八年级物理怎样描述力ppt -
(15229996994):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了还有记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毛孙吴#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物理第七章力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才是相互的 C手提重物,重物... - 作业帮
(15229996994):[答案] 第一个选B,A力的概念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确D如磁体不接触,电荷不接触都有力的作用正确 第二个选D

#毛孙吴#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
(15229996994):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整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

#毛孙吴# 八年级下册物理六七章基本内容是什么? -
(15229996994): 第六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3、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1、质量的概念、单位、工具 2、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 3、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常见物质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5、物体的浮沉现象与应用

#毛孙吴# 初中物理力学疑难点如何学习?
(15229996994): 如果已经知道疑难点了,那就针对一个个知识点逐个击破.下面,针对初中物理学习... 各种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怎样的?能否划出受力分析图?做功情况是怎样的?等等都...

#毛孙吴# 八年级下册物理前两章预习提纲 -
(15229996994): 第七章 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它不能离开 物体 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 两个 物体,它们之间 不一定 接触,其中一个是 施力物体 ,另一个是 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它们既是 施力物体 ,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 ....

#毛孙吴#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编排什么内容?
(15229996994): 楼下 说的是旧版的,2012年新版的包括六章: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毛孙吴# 初中科学 运动和力
(15229996994): 题目中说了当物体受到20N的时候恰能匀速运动,说明滑动摩擦力为20N,注意是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所以不管物体受到多大的力,只要物体在滑动,摩擦力就为20N 解释的因该能让你明白了,手机打的,不采纳你给个解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