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这首诗什么意思 把酒问月李白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意思是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能看见夜间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原文:

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扩展资料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自注显得滑稽,友人自己不问而叫别人问月,饶有趣味。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

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开头二句用倒装句法,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紧接二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月与人的关系。明月高悬,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难即,莫测高远;可是不管夜间人们走到哪里,随时都得到月光的照拂,相与同行,如在身边,于是距离顿消。

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

再接下二句“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是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

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此处写出了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那种光彩照人的美丽。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

于是诗人又发出三个奇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只见月亮晚间从海上升起,哪知早晨在云间消失,究竟去了何处?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那是为什么?嫦娥仙子碧海青天孤寂独栖,有谁与她为邻?

这些问题谁也无法回答,诗人也不要求回答。“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出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

诗人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

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向你探问。人要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却与人紧紧相随。就像皎洁的明镜飞上红色宫殿,蓦霭散尽时散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见夜间从海上升起,哪知早晨又隐没于云间。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居与谁为邻?今人见不到古时之月,今月却曾经照过古时之人。古人与今人像流水一样流逝,所看见的月亮却都一样。只愿在放歌酣饮游宴的时候,月光能长照我的酒杯中。

原文: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赏析:

诗人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写到酒,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向你探问。人要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却与人紧紧相随。就像皎洁的明镜飞上红色宫殿,蓦霭散尽时散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见夜间从海上升起,哪知早晨又隐没于云间。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居与谁为邻?今人见不到古时之月,今月却曾经照过古时之人。古人与今人像流水一样流逝,所看见的月亮却都一样。只愿在放歌酣饮游宴的时候,月光能长照我的酒杯中。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向你探问。人要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却与人紧紧相随。就像皎洁的明镜飞上红色宫殿,蓦霭散尽时散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见夜间从海上升起,哪知早晨又隐没于云间。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居与谁为邻?今人见不到古时之月,今月却曾经照过古时之人。古人与今人像流水一样流逝,所看见的月亮却都一样。只愿在放歌酣饮游宴的时候,月光能长照我的酒杯中。

《把酒问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译文: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向你探问。人要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却与人紧紧相随。就像皎洁的明镜飞上红色宫殿,蓦霭散尽时散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见夜间从海上升起,哪知早晨又隐没于云间。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居与谁为邻?今人见不到古时之月,今月却曾经照过古时之人。古人与今人像流水一样流逝,所看见的月亮却都一样。只愿在放歌酣饮游宴的时候,月光能长照我的酒杯中。
原文: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赏析:
诗人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写到酒,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赏析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关菡固# 把酒问月赏析和翻译最好短一点! - 作业帮
(13847949551):[答案] 赏析——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 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

#关菡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诗的意境 诗句的意思 -
(13847949551):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

#关菡固# 把酒问月赏析和翻译 -
(13847949551): 赏析——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

#关菡固# 《把酒问月》月亮的含义及思想感情 -
(13847949551): 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关菡固# 把酒问月的主旨是什么
(13847949551): 主旨是思念亲人,《把酒问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顺利,期待你的好评,谢谢鼓励.

#关菡固# 李白《把酒问月》意思 只要意思 不要赏析.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 - 作业帮
(13847949551):[答案] 这自古有之的月亮,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停下酒杯发问.人们想到月亮上去不能实现,月亮却始终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人们.浓重的去雾渐渐散去,皎洁的月亮像悬挂在天上的明镜,散射着清澄的光辉,照着朱红色的宫门.人们知道这月亮晚上从海上升起...

#关菡固# 《把酒问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
(13847949551): 是嫦娥,不是嫦哦.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关菡固# 求 把酒问月 解释 -
(13847949551): 其实就是诗人自己晚上手里拿着酒杯,然后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关菡固# 请问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
(13847949551): 李白的《把酒问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答案“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悠悠万世,...

#关菡固# <<把酒问月>>的意思..???
(13847949551):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希望自己能够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