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发三千丈全诗 白发三千丈的全诗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白发三千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作品《秋浦歌·秋浦长似秋》。

作品原文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词句注释
【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2】白发:白头发。亦指老年。
【3】缘:因为。
【4】个:如此,这般。
【5】明镜:明亮的镜子。
【6】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7】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客居秋浦(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南的水乡地区)时所写。他这时已经临近晚年,有感于自己的日益衰老而写下此诗。

《秋浦歌·秋浦长似秋》选自《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首,此诗以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三千丈白发领起,抒发了因惊现白发而引起的心里上的极大震撼。极度夸张却真实地宣泄了内心的烦愁。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对镜悲白发的情景,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怯,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此诗虽是描写暮年悲白发,但用笔流畅,如行云流水,仍见洒脱。诗中一夸张,一比喻,生动形象,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孤独地坐在明镜前,木然看着自己满头白发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



白发三千丈全诗李白~

“白发三千丈”出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全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出自唐朝李白的《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是什么修辞手法? -
(19371143772): 亲,白发三千丈的修辞手法是夸张.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支贞彦# 这几句诗句对应的全诗是?(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作业帮
(19371143772):[答案] 李白《秋浦歌》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什么意思 -
(19371143772): 白发三千丈释义: 白发长达三千丈 “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 情理.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19371143772): 秋浦歌(其十五)作者:李白 年代: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是什么意思? -
(19371143772):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似个和缘是什么意思 -
(19371143772): 诗词原文 秋浦歌 (唐)李 白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个)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字句浅释 1、秋浦:在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西南.唐时是著名产铜、银的地方. 2、缘:因为. 3、秋霜:...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情愁似个长" 出自哪首诗? -
(19371143772): 李白《秋浦歌》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19371143772): 秋浦歌 (唐)李白 字句浅释 1、秋浦:在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西南.唐时是著名产铜、银的地方. 2、缘:因为. 3、秋霜:秋天的白霜,这里用来形容白发.似个:这个. 译文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9371143772): 李白的《秋浦歌》,中学语文课本选了的.

#支贞彦#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个什么意思 -
(19371143772): 意思是: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出处:《秋浦歌(其十五)》原文:秋浦歌(其十五) 作者:李白 年代: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翻译: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