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P76、77,以及单摆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见B书P93)

   第四节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F/(=1)→F=a

  3。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解题思路: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a

  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六节 超重与失重

  超重和失重

  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视重)。

  2。只要竖直方向的a≠0,物体一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视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仪器称值)。

  4。实重:实际重力(于万有引力)。

  5。N=G+a

  (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与v无关)

  6。完全失重: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达到失重现象的极限的现象,此时a=g=9。8/s?。7。自然界中落体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体加速度大于g,则落体对上方物体(如果有)产生压力,或对下方牵绳产生拉力。

   第七节 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

  1。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基本单位可任意选定,导出单位则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基本单位选取的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1。国际单位制(符号——单位):时间(t)——s,长度(l)——,质量()——g,电流(I)——A,物质的量(n)——l,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cd(坎培拉)

  2。1N:使1g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即1N=1g?/s?。

  3。常见单位换算:1英尺=12英寸=0。3048,1英寸=2。540c,1英里=1。6093



~


#淳树夏# 高一物理必修一 力学知点 -
(13138671398): 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

#淳树夏# 高中物理 有关力与运动 -
(13138671398): 能啊 自由下落时 给它一个向下的力就行了 应该还是失重

#淳树夏# 高中物理关于力的100个知识点 -
(13138671398): 摩擦力的知识点就2个.静摩擦:明白静摩擦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一样大.(方向相反)当施加的力达到临界值时,此时静摩擦里最大,且f静摩擦力>f动摩擦力.滑动摩擦:一个公式f动=u(滑动摩擦系数)*n(正压力)例题一道(帮助你理解)...

#淳树夏# 高中物理知识点
(13138671398):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抛体运动 3、力的合成与分解(主要是三角行和平行四边行定则) 4、圆周运动 5、电场(电厂方向的判断,电场里的一些加速运动等) 6、磁场(磁场的判断、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等) 见几个选修

#淳树夏# 高一物理 运动和力 -
(13138671398): 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 拉力=摩擦力=10N*0.2=2N 拉力向上后 对地面压力=10-2=8N 摩擦力=0.2*8=1.6N 加速度=F/m=1.6N/1kg=1.6m/s^2 问题就转化成一个匀减速运动 初速度8m/s,加速度1.6m/s 8/1.6=5 物体移动5秒就停止了,最后1秒没动... 移动的路程=8*5/2=20m 通过路程20m

#淳树夏# 运动和力 这一章全部知识 及重要的注意事项 -
(13138671398):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

#淳树夏# 高一物理1.2知识总结 -
(13138671398):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范围很广,从原子到宇宙都是其研究对象.故有许多分科.〈如力学,电学,光学,电磁学,量子物理学等等〉 1力学. 力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力学中,只研究...

#淳树夏# 八下物理运动和力的笔记 -
(13138671398):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7-1、力1.力的概念(1)力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所以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 接触 才能产生的,比如物体间...

#淳树夏# 初三物理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谢谢各位!人教版的、谢! - 作业帮
(13138671398):[答案] 1、力的定义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力的... 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 九、力与运动 1、平衡力 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

#淳树夏#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 作业帮
(13138671398):[答案] 网上也可以直接搜索,祝你成功. 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