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04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

1、运动不是力产生的——即,力不是运动产生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受到力(合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方向,或大小,或方向)改变。

3、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与2、是一个意思)

扩展资料:

一般说来,任一较大的物体上可以有三种类型的力在作用:

1、在分散的一些点或某几块表面的面积上有外力的作用。

2、在物体内部,有外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或由于物体变形而产生的内部约束力的作用。这些内部变形约束力都是成对地产生的,合在一起互相抵销,并不影响加速度。

3、在内部各部分有分布力的作用,这些力一般都和各部分的质量成正比。例如,重量所产生的作用力和加速度所造成的惯性力都是体内分布的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惯性)决定的。

若不受力,原来静止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扩展资料

力的性质

物质性:力是物体(物质、质量)对物体(物质、质量)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摆脱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

产生条件: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处于无方向静止运动状态)或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简单概括为:异物、等值、反向、共线。 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同时性: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独立性:一个力的作用并不影响另一个力的作用。



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用一句话表示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物体不受力。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所表述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不受力时,其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注意:

1、“不受力”的情况,在地球上不存在的。只有在太空中,才可以看到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理现象。

2、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假如它受到的一切力消失,它只可能静止或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总保持”是指原来的运动状态怎样,后来的运动状态就是怎样。---- 这种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现象是物体的又一个特性: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也告诉我们: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这就是二力或者多力平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相当于物体不受力,但不能说物体不受力。

第三、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1、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如空中下落时不计阻力的物体)。为非平衡力。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不断地改变。

(1)、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速度在不断地减小。如竖直上抛物体。

(2)、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速度在不断地增加。如竖直下落物体。

(3)、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作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2、物体受到二个或二个以上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情况由合力决定。

(1)、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断改变的。

(2)、当合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小变大。如汽车加速。

(3)、当合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大变小。如汽车减速。

3、当物体受到二个或二个以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情况由合力方向和运动的方向共同决定。当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会不断改变,速度大小可能改变,即物体做曲线运动。如汽车转弯。

第四,我们也可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情况判断受力情况。

1、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1)、速度在不断地增加,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或受到的二个以上的力,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2)、速度在不断地减小,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或受到的二个以上的力,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受力或受到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平衡力。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运动状态是在不断地改变。物体肯定受到一个力或二个以上的非平衡力作用,且合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上。



1、运动不是力产生的——即,力不是运动产生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受到力(合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方向,或大小,或方向)改变;

3、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惯性)决定的。若不受力,原来静止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扩展资料:

在西方,力的概念在物理科学中提出以前。首先在哲学中发生争论。古希腊的宇宙论学派的泰勒斯(Thales)等人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象人体一样是自己运动的活的组织。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不会产生运动的起源命题,也没有“力”的概念。

后来帕门尼德(Parmnides)从逻辑推理提出了运动并不存在的观点。他的反对者提出了运动的源泉是“力”来证明运动是存在的。这样就意味着承认了“力是因,运动是果”的原始的因果论观点。

柏拉图的力的概念基本上是非物质的,他认为自然之所以赋予运动的本性,完全因为有一个不朽的活着的精灵。自然间的所有力的最后源泉是隐藏着的世界灵魂,它才是一切物理活动的根源。当然,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很难用来解释像万有引力所产生的那种运动。



一、知识点定义来源和讲解:

力与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牛顿力学提出了著名的运动定律来描述这种关系。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直到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力的作用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而质量越大,物体对给定力产生的加速度越小。

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都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意味着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且方向相反。

二、知识点运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以通过运动定律来解释和分析。

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说明了力的作用总是伴随着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定律强调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物体受力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互相作用的。

三、知识点例题讲解:

例题: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一个15 N的水平推力,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已知力 F = 15 N,质量 m = 2 kg。

代入公式:15 N = 2 kg * a

解得:a = 7.5 m/s²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为7.5 m/s²。

这个例题展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应用。通过第二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从而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四、扩展资料: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牛顿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除了牛顿力学,力与运动的关系还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如运动学、动力学、力学等。深入学习力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原因、规律和行为,从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


#蓟丽咱#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14745192578):[选项] A. 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 物体运动不需要受力 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蓟丽咱#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14745192578):[选项] A. 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 只有力才能使物体运动 C.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也不一定要受力 D. 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

#蓟丽咱# 力与运动的关系一物体在大小为10N的力F作用下在水平桌面向右匀速滑动,如果是物体向左做匀速运动,则应给物体再加一个多大的力,方向如何一只重15N... - 作业帮
(14745192578):[答案] 1.加一个方向向左 大小为20N的力 考虑摩擦力 2.气球受到的力有方向向下的重力;方向向左的空气的阻力;水平面成45°的方向向右上方的浮力

#蓟丽咱#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14745192578):[选项] A.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B.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只要对物体施力就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D. 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