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男的还是女的 朱自清是男是女?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朱自清是男的。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扩展资料:

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在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嗣后又参加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与武仲谦结婚。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

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与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四·一二”政变给朱自清思想带来极大的震撼,其思想和创作发生很大转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转向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举办婚礼。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感动中国的作家 朱自清腹有诗书气自“清”



朱自清是男性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扩展资料

朱自清写作创作特点:

一、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二、览胜记游散文。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三、书怀抒情散文。朱自清怀念家人友朋的书怀抒情散文有《背影》、《给亡妇》、《儿女》、《哀韦杰三君》、《怀魏怀青君》、《我所见的叶圣陶》等。即兴书怀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声》、《荷塘月色》、《择偶记》、《飞》等等。

四、感悟觉世散文。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如他散文集《语文影及其他》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将人生的诸多体验和感悟,娓娓道出。

五、指摘时弊散文。他对时事政治往往尽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时势有时候也会逼着平和的人写出“浮躁凌厉”之文,文章中表达了朱自清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指斥时政的有《哀韦杰三君》、《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批判落后社会现象的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朱自清



朱自清是男的。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多所中学教书。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时期开始了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扩展资料

 朱自清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0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了《执0前大-记》一文进行控诉。

他写作《背影》等散文,“意在表现自己”,展示“人生的一角”,开展对人生的批评。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

“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0中做官。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预言在火的遗烬里必然“爆出个新中国”,他还冒危险参加了李、闻追悼会。

1947年他又冒“坐牢”的危险反对-反动派任意逮捕人民,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了名。他集成一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对联勉励自己。此时,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但仍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

临终前嘱咐家属:“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自清



男的。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扩展资料:

朱自清生平事迹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

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与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男。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扩展资料

1、人物影响

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

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2、人物评价

(1)“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近代诗人郁达夫评)  

(2)“朱自清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近代散文家李广田评) 

(3)“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评) 

(4)“同朱自清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腆厚从平淡中来。”(现代教育家、作家杨振声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朱自清是男的还是女的?~

 朱自清,男,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有男的也有女的,不过当然是男的多,写《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的那个朱自清比较出名!


#钦雨诸# 朱自清是现代的,当代的还是近代的?有什么区别?
(18475325952):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文学时代是这样界定的: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时代; 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当前. 判断某位作家隶属于何代,则是依据他的主要作品发表于何代.比如,鲁迅的作品主要发表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故称其为现代作家. 朱自清的作品主要发表于五四运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所以他应该属于现代作家.

#钦雨诸# 朱自清是现代的,当代的还是近代的 -
(18475325952): 朱自清生卒为1898-1948年,属于现代作家.注:文学时代划分与历史学时代划分不同.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时代文学中为古代文学.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 四”运动为近代文学.

#钦雨诸# 什么是文化常识 - 作业帮
(18475325952):[答案]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

#钦雨诸# 在清华附中初中上学的大哥大姐们,介绍一下那里的的详细情况,校园生活是怎么样的? -
(18475325952): 作业一般、食堂饭贵、味道还行初中一般不建议住宿、、校园挺大、体育课比较辛苦、跑得部分较多、尤其是男生师资其实很好、学习氛围一般【重点班很好考试还是挺多的……咱现在是初三、普通班、、

#钦雨诸# 从桨声灯影中可以感受到朱自清是怎样的人补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8475325952): 喜欢安静,乐于平淡.

#钦雨诸# 短文儿女中 朱自清是个怎样的爸爸 -
(18475325952): 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儿女多,纷争也多,朱自清很耐心.原来父爱也温馨.2对自己的检讨,要努力尽到父亲的责任,教育好子女.3儿女情况——检查自责——目标期望.

#钦雨诸# 朱自清的《给亡妇》详细的写作背景 - 作业帮
(18475325952):[答案] 总得让我看来,这篇文章简直是太惺惺作态了,似乎看起来整篇都是在写自己怎么怎么怀念自己的亡妇,但其实他怀念的只是她的逆来顺受她的不知反抗. 我标出来的三处隐情,结合起来看你就能知道朱自清这篇文章的对象是谁,根本不是自己的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