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小故事 现代传递信息方式小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网上呼救
  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拉斯洲登顿县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在电脑前坐下,进入网上聊天室闲谈.快6点钟的时候,他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看见一个署名苏珊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什么事了?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皱了皱眉头,他想,这肯定是恶作剧.
  可是字句继续在字幕上出现:请帮助我,我呼吸困难,左半身没有感觉,坐在椅子上无法离开.桑恩十分反感,他最讨厌别人拿瘫痪来开玩笑.他刚准备关机,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真是疾病发作呢,我得帮助她.
  这个求助信号并非恶作剧.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互联网中查找资料,忽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怪病,疼起来直穿骨髓.严重时,他只能坐着,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便灼痛难当.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她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信息.网上呼救
  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拉斯洲登顿县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在电脑前坐下,进入网上聊天室闲谈.快6点钟的时候,他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看见一个署名苏珊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什么事了?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皱了皱眉头,他想,这肯定是恶作剧.
  可是字句继续在字幕上出现:请帮助我,我呼吸困难,左半身没有感觉,坐在椅子上无法离开.桑恩十分反感,他最讨厌别人拿瘫痪来开玩笑.他刚准备关机,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真是疾病发作呢,我得帮助她.
  这个求助信号并非恶作剧.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互联网中查找资料,忽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怪病疼起来直穿骨髓.严重时,他只能坐着,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里只有他一个人.离她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边灼痛难忍.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机灵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他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的信息.桑恩凝视着苏珊刚刚发出的信息,想起了小时候哮喘发作时那种痛苦的感觉.
  他赶紧问道: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他非常吃惊,又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苏珊头晕眼花,但仍然能看到桑恩的问题.她最怕的就是别人误会他的求助是在开玩笑.她把身子向右倾斜,以减轻左半身的刺痛和麻木,然后打出清楚的信息:我向你保证,我不是在开玩笑,请救救我.
  桑恩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决定打电话给县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吩咐桑恩,让苏珊吧她所在地的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然而几分钟过去了,屏幕上仍无回答.桑恩心急如焚,打出:快点啊,跟我讲话!终于,一串数字出现在屏幕上,那是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
  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出了求助电话.
  苏珊过了好久才回答:痛.痛的更厉害了.
  桑恩两眼紧盯着电脑屏幕他让苏珊说出所在地址.过了好一会,电脑上出现了苏珊打出的地址.
  "她在学校里!桑恩喊道,然后读出那个地址.这时的芬兰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几十分钟后,经济救急人员赶到那所学校,救出了苏珊.四天后,登顿县司法行政长官接到赫尔辛基方面的来电:多亏那位互联网上的朋友苏珊已获得医疗救助,情况良好.

网上呼救
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拉斯洲登顿县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在电脑前坐下,进入网上聊天室闲谈.快6点钟的时候,他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看见一个署名苏珊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什么事了?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皱了皱眉头,他想,这肯定是恶作剧.
可是字句继续在字幕上出现:请帮助我,我呼吸困难,左半身没有感觉,坐在椅子上无法离开.桑恩十分反感,他最讨厌别人拿瘫痪来开玩笑.他刚准备关机,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真是疾病发作呢,我得帮助她.
这个求助信号并非恶作剧.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互联网中查找资料,忽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怪病,疼起来直穿骨髓.严重时,他只能坐着,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便灼痛难当.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她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信息.网上呼救
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拉斯洲登顿县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在电脑前坐下,进入网上聊天室闲谈.快6点钟的时候,他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看见一个署名苏珊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什么事了?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皱了皱眉头,他想,这肯定是恶作剧.
可是字句继续在字幕上出现:请帮助我,我呼吸困难,左半身没有感觉,坐在椅子上无法离开.桑恩十分反感,他最讨厌别人拿瘫痪来开玩笑.他刚准备关机,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真是疾病发作呢,我得帮助她.
这个求助信号并非恶作剧.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互联网中查找资料,忽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怪病疼起来直穿骨髓.严重时,他只能坐着,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里只有他一个人.离她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边灼痛难忍.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机灵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他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的信息.桑恩凝视着苏珊刚刚发出的信息,想起了小时候哮喘发作时那种痛苦的感觉.
他赶紧问道: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他非常吃惊,又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苏珊头晕眼花,但仍然能看到桑恩的问题.她最怕的就是别人误会他的求助是在开玩笑.她把身子向右倾斜,以减轻左半身的刺痛和麻木,然后打出清楚的信息:我向你保证,我不是在开玩笑,请救救我.
桑恩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决定打电话给县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吩咐桑恩,让苏珊吧她所在地的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然而几分钟过去了,屏幕上仍无回答.桑恩心急如焚,打出:快点啊,跟我讲话!终于,一串数字出现在屏幕上,那是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
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出了求助电话.
苏珊过了好久才回答:痛.痛的更厉害了.
桑恩两眼紧盯着电脑屏幕他让苏珊说出所在地址.过了好一会,电脑上出现了苏珊打出的地址.
"她在学校里!桑恩喊道,然后读出那个地址.这时的芬兰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几十分钟后,经济救急人员赶到那所学校,救出了苏珊.四天后,登顿县司法行政长官接到赫尔辛基方面的来电:多亏那位互联网上的朋友苏珊已获得医疗救助,情况良好。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现在的通信发达有多种方式,邮件、信件、电话等等,实在太多了。
可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
1.烽火传军情,“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
2.鱼传尺素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
3.信鸽传书,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
4.风筝通信,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5.竹筒传书
6.马拉松
马拉松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位于雅典城东北30公里,它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在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布阵的消息传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雅典到斯巴达的150公里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回答的却是,月圆之后才能出兵。这需要等10天左右。至此,雅典人不得不靠自己孤军奋战。结果反而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人。这位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带着胜利的喜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中央广场(跑距为42.195公里),向雅典公民高喊:“我们胜利了!庆贺吧!”随即倒地身亡。“马拉松跑”就是为纪念这件事而设立的。 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在历代长城修筑过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据险致塞”。一是根据地型来构筑工程。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险防御敌人。长城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和观察、通讯等综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为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设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过发掘获得了汉代木简三万余枚,并发掘了烽燧遗址,对我们了解汉代烽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据木简可知两汉时代,从河西四郡(今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而且规模很大,管理极严,号称“烽燧万里相望”,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此外,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敌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五百里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记载了当时朝廷制定的临敌报警和举放烽火的条例,即“联防公约”。该条文规定了在匈奴侵扰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变动以及天气异常等情况下,各塞举放烽火的类别、数量、传递方法以及发生失误如何纠正等细则,就连燧长有病请假都要经上级批准。这种信息传递方法,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烽火传递军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深刻复杂的军事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
西周时期,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备良马周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来往官吏和运送货物等。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他所提倡的道德学说,比邮驿传送命令传播得更快。可见当时的邮驿通信不仅已相当完备,而且速度也已相当快了。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递官府文书。除宋朝准许高官显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准附寄私人信件,私人书信只能托人捎带。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处秦代墓室中发掘出两件木牍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惊”联名写给一个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惊”写给“中”的,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家书实物。据估计这两封信是由同在军中服役期满后返乡的同乡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难,由此可见。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在明永乐年间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组织称“麻乡约”。后来就形成了专业的民信局。
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

不久前,老彭的儿子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并接上了宽带,给他打发时间。

不几天的工夫,老彭就对这台电脑产生了兴趣,他一有时间就上网。老彭每次遇到我都要给我讲些最近网上的“新鲜事”,像国奥变成国足了……

那天我又碰到了老彭。“昨晚我救了一个女孩!”老彭把我拉近神秘地说。

那天晚上九时多,老彭在新浪聊天室里溜达,学习别人的“聊天术语”,突然收到一条署名姗姗的信息:“我能和你聊一会吗?我不想活了!”谈话中老彭了解到对方是一个女孩,现在正在烟台,此刻的心情已经跌落到了极点。姗姗声称,老彭是她最后一个网友,她明天一早就要跳下望夫崖。

姗姗说,她在大连读大三,男朋友同校读大四。两人高中相识相恋。男友头一年考入大连一高校后,姗姗第二年也如愿被同一高校录取,两人在一起又整整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可不曾想男友又认识了一个女孩,于是和姗姗提出分手,姗姗哪里肯接受这一现实,多次找男友解释,可一次次面对的却是冷漠的面孔。痴情的姗姗怎么也想不通,一气之下私自离开了学校来到烟台,准备在望夫崖上结束自己的一生。

看着屏幕上姗姗一行行悲凉绝望的叙述,老彭急在心中,恨不得一下子钻过屏幕来到姗姗的面前对她开导,此刻真希望自己能够多长出两只手来打字,老彭心里着急,字里行间却不能表现出来,他一边劝导姗姗要想开一点、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一边想着更好的解决办法。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可姗姗好像抱了殉情的决心,任凭老彭苦口婆心就是听不进去。

这下老彭可真的急了,抛开了文人的架子破口大骂起来:“你这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丫头!此刻你的老师同学正在为你着急,你这一死乃不仁;你辜负了国家和学校对你的培养是不义;你更对不起父母对你的养育、对不起他们对你的希望乃是不忠不孝……”谁曾想老彭这顿大骂起到了效果,沉默了大约半小时后,姗姗终于想通了,决定回校继续读书。老彭又是一番嘱咐,并把电话号码告诉了姗姗,叮嘱其回校后一定回电话,直到凌晨三时多老彭才下线。

听过老彭绘声绘色的讲述,我半信半疑,心想哪有那么多的真事,怀疑老彭是被哪个顽皮的妹子“戏耍”了。可是三天后老彭果然收到了“姗姗”平安回校的电话。看来这网络间的虚拟不等于虚假,一时间街坊邻居把老彭救少女的事传为佳话。

网上呼救
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拉斯洲登顿县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在电脑前坐下,进入网上聊天室闲谈.快6点钟的时候,他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看见一个署名苏珊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什么事了?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皱了皱眉头,他想,这肯定是恶作剧.
可是字句继续在字幕上出现:请帮助我,我呼吸困难,左半身没有感觉,坐在椅子上无法离开.桑恩十分反感,他最讨厌别人拿瘫痪来开玩笑.他刚准备关机,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真是疾病发作呢,我得帮助她.
这个求助信号并非恶作剧.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互联网中查找资料,忽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怪病,疼起来直穿骨髓.严重时,他只能坐着,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便灼痛难当.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她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信息.网上呼救
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拉斯洲登顿县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在电脑前坐下,进入网上聊天室闲谈.快6点钟的时候,他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看见一个署名苏珊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什么事了?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皱了皱眉头,他想,这肯定是恶作剧.
可是字句继续在字幕上出现:请帮助我,我呼吸困难,左半身没有感觉,坐在椅子上无法离开.桑恩十分反感,他最讨厌别人拿瘫痪来开玩笑.他刚准备关机,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万一她真是疾病发作呢,我得帮助她.
这个求助信号并非恶作剧.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互联网中查找资料,忽然旧病复发,双腿剧烈灼痛.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怪病疼起来直穿骨髓.严重时,他只能坐着,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里只有他一个人.离她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边灼痛难忍.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机灵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他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的信息.桑恩凝视着苏珊刚刚发出的信息,想起了小时候哮喘发作时那种痛苦的感觉.
他赶紧问道: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他非常吃惊,又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苏珊头晕眼花,但仍然能看到桑恩的问题.她最怕的就是别人误会他的求助是在开玩笑.她把身子向右倾斜,以减轻左半身的刺痛和麻木,然后打出清楚的信息:我向你保证,我不是在开玩笑,请救救我.
桑恩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决定打电话给县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吩咐桑恩,让苏珊吧她所在地的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然而几分钟过去了,屏幕上仍无回答.桑恩心急如焚,打出:快点啊,跟我讲话!终于,一串数字出现在屏幕上,那是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
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出了求助电话.
苏珊过了好久才回答:痛.痛的更厉害了.
桑恩两眼紧盯着电脑屏幕他让苏珊说出所在地址.过了好一会,电脑上出现了苏珊打出的地址.
"她在学校里!桑恩喊道,然后读出那个地址.这时的芬兰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几十分钟后,经济救急人员赶到那所学校,救出了苏珊.四天后,登顿县司法行政长官接到赫尔辛基方面的来电:多亏那位互联网上的朋友苏珊已获得医疗救助,情况良好.

古代传递信息的小故事~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莱戈恩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头砌成,高50米。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力灯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软地基上建造灯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1850年,全世界仅有灯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旗】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旗语】

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舰队司令靠发炮或扬帆作训令,指挥属下的舰只。1777年,英国的美洲舰队司令豪上将印了一本信号手册,成为第一个编写信号书的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记"字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加之役时,在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信号是波帕姆旗语第16号:"驶近敌人,近距离作战。"
1817年,英国海军马利埃特上校编出第一本国际承认的信号码。舫海信号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状各异:有燕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颜色和图案也各不相同

关于古代传递信息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信猴传信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 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第二个故事 信鸽传信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 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第三个小故事 鸿雁传书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 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 象征的雏形。
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在历代长城修筑过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据险致塞”。一是根据地型来构筑工程。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险防御敌人。长城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和观察、通讯等综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为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设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过发掘获得了汉代木简三万余枚,并发掘了烽燧遗址,对我们了解汉代烽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据木简可知两汉时代,从河西四郡(今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而且规模很大,管理极严,号称“烽燧万里相望”,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此外,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敌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五百里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记载了当时朝廷制定的临敌报警和举放烽火的条例,即“联防公约”。该条文规定了在匈奴侵扰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变动以及天气异常等情况下,各塞举放烽火的类别、数量、传递方法以及发生失误如何纠正等细则,就连燧长有病请假都要经上级批准。这种信息传递方法,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烽火传递军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深刻复杂的军事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
西周时期,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备良马周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来往官吏和运送货物等。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他所提倡的道德学说,比邮驿传送命令传播得更快。可见当时的邮驿通信不仅已相当完备,而且速度也已相当快了。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递官府文书。除宋朝准许高官显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准附寄私人信件,私人书信只能托人捎带。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处秦代墓室中发掘出两件木牍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惊”联名写给一个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惊”写给“中”的,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家书实物。据估计这两封信是由同在军中服役期满后返乡的同乡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难,由此可见。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在明永乐年间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组织称“麻乡约”。后来就形成了专业的民信局。
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
-

百度知道>文化/艺术>历史话题
同问现代信息传递方式故事
2009-04-19
16:45KFC00896|分类:历史话题
duan

提问者采纳
2009-04-29 13:43现代: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但是,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此,“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要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资源,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2)信息活动

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以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分析、选择、吸收、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忽略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的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不全面的。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

3.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

信息产品管理(微观):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
信息系统管理(中观):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
信息产业管理(宏观):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社会信息化

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岳姚心# 一则当代信息传递的小故事,不要网上呼救,也不要太长,当代,当代啊! -
(13998194844): 信鸽和信猴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

#岳姚心# 当代传递信息的故事 -
(13998194844): 传说长城修好后,像一条大龙横在中国的土地上.那些经常侵犯中原的胡人都被挡在城墙外边儿,再也不敢来侵犯了.就这样儿,边境上平安了几年.其实敌人并没有停止进犯中原的阴谋.这一年的一个黑夜,天阴得像口大黑锅,伸手不见五指...

#岳姚心# 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故事,有标题. -
(13998194844): hvjk

#岳姚心# 古今中外有关信息传递的小故事 -
(13998194844):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

#岳姚心#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故事有那些????
(13998194844): 去查古代10种传递信息的方特定借代物 (1)结绳.结绳记事是一种常见的原始信息传递方法,我国古代社会结绳记事的做法在史书中多有描述,《周易》载:“上古结绳...

#岳姚心# 古今信息传递故事(短一点) -
(13998194844): 古代: 1.烽火, 长城有烽火台, 古代用来专门传递边关告急的信息; 驿站, 古代各个朝代都修有栈道和驿路, 这是整个国家的命脉, 每天都有马匹飞驰而过, 传递着国家各个地方的消息; 2.飞鸽, 用信鸽来送信, 以此传递消息的方法在古代就很频繁, 与烽火台和驿站不同, 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很廉价, 因此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使用; 现代: 邮件, 从15世纪起西方就有了早期邮件传送业务, 这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此外, 更为现代一些的还有: 快递, 挂号信, 特快专递, 电报, 直到我们今天使用的E-MAIL

#岳姚心# 关于信息传递方式的小故事三十字 -
(13998194844):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OWO),还可以吧!

#岳姚心# 现代人传递信息故事
(13998194844): 在芬兰的一所学校,一个女孩的哮喘病复发,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忍痛进入聊天室,向一位名叫桑恩的男孩呼救,男孩得知后,向当地警察局报案,警察局立即派人援救. 这真是一件名副其实的"网络呼救"啊!

#岳姚心# 现代传递信息的短故事
(13998194844): 贝尔发明了电话.

#岳姚心# 古今中外有关信息传递的小故事 -
(13998194844): 古代通信 【概述】 在远古时候,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