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是对还是错呢?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故宫,客观的说:他是对还是错?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911年,大清皇帝溥仪退位,根据《皇室优待条例》规定,暂时居住在紫禁城,稍后移居颐和园。可溥仪住在紫禁城一直没走,1924年,冯玉祥领军占据北京,囚禁了贿选大总统曹锟,把溥仪驱逐出了紫禁城。冯玉祥驱逐溥仪在当时来说是历史的进步,现在来看也是对的。(冯玉祥像)


溥仪退位后的待遇和复辟。

我们先看一看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政府给溥仪皇室的优待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清帝辞位后尊号不变;二,每年由民国政府拨给银四百万两;三,暂居宫城日后移居颐和园,四,宫内的执事人员照常留用,以后不得再招阉人;五,原有之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

溥仪的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在紫禁城内弄了个小朝廷,也有自己的武装。

1917年,张勋复辟了12天,轰然倒台。1922年,溥仪大婚,北京的警察护卫为其护卫,俨然仍是皇帝,黎元洪、张作霖、吴佩孚等都赠送了厚礼,这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可是不小,满清遗风犹在。(溥仪像)


冯玉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

1917年,打击张勋复辟时,冯玉祥是旅长,他当时就主张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段祺瑞却不予批准,认为冯玉祥是胡闹。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吴佩孚的部队和张作霖的部队在山海关大战,冯玉祥前往前线的途中回师北京,发动。包围总统府,并监禁了大总统曹锟,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解除吴佩孚的职务并且停战。(鹿钟麟像)

曹锟被监禁后,清朝皇室的遗老遗少以及保皇党四处造谣,宣扬溥仪即将复辟,搞得北京城人心惶惶,这促使冯玉祥下决心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1924年11月4日,冯玉祥召集北京卫戍部队司令鹿钟麟和北京警察总监张壁,指示他们和临时内阁商量,尽快制定新的皇室优待条例,将溥仪赶出紫禁城。

内阁总理黄郛紧急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重新审定了条例:

一、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二、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五十万元,另拨两百万元设立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三、清室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可自由选择住居。四、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五、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断绝溥仪等人复辟的后路。

1924年11月5日,李煜瀛(清朝大臣李鸿藻的儿子)陪同鹿钟麟(清朝大臣鹿传霖的儿子)来到紫禁城。为了更快的驱逐溥仪,鹿钟麟派部队缴械了原来驻扎在紫禁城和景山的1200人保护部队,把紫禁城的电线也切断了,把大炮架设在景山,瞄准紫禁城。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正确的,如果冯玉祥不把溥仪赶出故宫说明清王朝的统治还存在,所以把溥仪赶出皇宫以后清朝统治完全破碎。

从现在来看,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是正确的,根据当时的规定,退位的皇帝可以赞助紫禁城,但稍后一定要移民到颐和园内,而溥仪一直住在紫金城,并没有想法离开,冯玉祥也是为了稳定政权。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是对的,推翻了满清政府,应该这里有新的当家人,不能有封建余孽。

当然是错的,如果没赶出故宫,溥仪也不会去做伪满洲的皇帝。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是对还是错?~

大家都知道,在一九二四年的时候,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在整个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冯玉祥应该是坚决反对满清的那一批人,所以他就做出了这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但是后来主政北京的东北军阀张作霖对这件事却不是很高兴,后来他还私下里跑到天津去秘密会晤末代皇帝溥仪,甚至向溥仪下跪。在当时的民国,确实有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支持溥仪,有的人反对溥仪,很难说他们到底哪一种行为要更好一些。 武昌起义在1911年底爆发,而满清经过短暂的努力之后,眼见革命党来势汹汹,完全是势不可挡之势,所以最后被迫接受了袁世凯退位的协定。由于当时的满清还有比较强大的实力,所以袁世凯为了避免流更多的血,给予了退位的满清末代皇帝很高的待遇。这些条件包括末代皇帝可以像以前一样,居住在紫禁城,同时保留皇帝的名号,而且民国政府每年给予400万银两的生活费。这一点在当时看来还是比较正确的,因为要真的继续打下去的话,满清在全国还有不少忠于他们的实力,两方继续斗去的话,不知会让国家遭受多大的灾难。 可是因为满清的皇帝名号还保存着,小皇帝依然还住在紫禁城里面,所以那些满清的顽固守旧势力依然还非常活跃,很多人经常跑到紫禁城里去觐见皇帝和太妃,俨然一副小朝廷的架势。而且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给了很多复辟势力以念想,以至于后来张勋借着调停府院之争带兵杀入北京的时候,就让住在紫禁城中的小皇帝复辟。虽然这次闹剧只上演了12天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恐怕也让很多人对紫禁城的那些人非常的不满。 话又说回来,到了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或赶出紫禁城之后,肯定也得到了很多拥护共和的人士的举手称赞。在他们看来,当年没有把紫禁城那伙满清遗老遗少给赶出去,是因为当时的革命不彻底。而冯玉祥最终把溥仪赶了出去,自然就让那些满清复辟势力没有什么可以指望的了,以后中国的共和事业就更有保障了。但这只是普通人的看法,真正在那些大人物的眼中情况恐怕不是这样,因为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可能坏了大事。 因为溥仪如果继续待在紫禁城中,就等于由全国人民看着他们,至少不会为国外势力所利用。而溥仪被赶出宫之后,先是到了天津,后来又被居心叵测的日本人接到了东北去。众所周知,日本关东军在1931年9月18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这种事情在国际上是受到很大非议的。但是由于溥仪的存在,结果将这事变得模糊起来,因为溥仪所代表的满清当年正是从东北发迹,所以日本人就炮制出一个所谓的满洲国出来,让溥仪当了满洲国的皇帝。这件事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溥仪还在紫禁城中的话,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事实上在溥仪将将要被日本人接到东北去的时候,当时的国民政府赶紧派人联络溥仪,打算给予优厚的待遇,并且以外国多家银行做担保,承诺恢复给予当年袁世凯所给予的每年400万的待遇。说起这个400万白银的待遇,当年袁世凯是向隆裕太后做了保证的,可是由于民国政府本身就很穷,根本就没有多少钱给他们。在袁世凯还在的时代,虽然每年也给,但是总是缺斤少两的。袁世凯死后的民国政府更穷了,有的时候甚至都没钱给了,溥仪最后只能够变卖紫禁城的文物珠宝度日。 国民政府当时所给的承诺应该还是比较动人的,只不过和日本人所承诺的就算不了什么了,因为听从日本人的,就有可能恢复当年满清帝国的荣光,这对溥仪自然是更加有吸引力。所以说如果没有当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一事情的话,可能后来的事情就不至于那么被动。从这一点上来讲,冯玉祥当年恐怕做得有点错了。

我觉得是对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要看历史意义,如果他没有被赶走,那么就没有伪满洲国,可是后面的华北独立然后再交加上满洲规模会更大。就算没有这些,后面的政权对于这个问题就比较棘手,不如这样没有后顾之忧。
这种不同时代问题应该属于是非题,又不是数学逻辑、科学逻辑,哪有绝对的对错。是非题:不同的人、不同时间,去看待,亦对亦错。就好像一对情侣,从一开始的相爱,到互相伤害,最后形同陌路,十年后再次相遇,彼此早已释然,哪有谁是对的错的。


清室优待条件,是中华民国与清廷签订的,孙中山北上与袁世凯见面共商国是也是认可的,无论从文件本身和法律程序都是正确的,同时也是经过英法美德日等国外交大使出面证明的。最先破坏契约精神的反倒是清室。因为在1917年,在张勋辫子军的捣鼓下,清王朝搞了一次复辞活动。 另外,《清室优待条件》里也讲得非常清楚,清帝退位可以暂居皇宫——“暂居”,是暂时居住的意思,而不是无限期地住下去。
溥仪这个皇帝小不更事,长大极不自律与民主,人民养活他,他没有一丁点英国皇室曰本皇室作风,满脑子复避大清落后统治思想,处处与国家民族大义背道而驰,恶劣透顶,留他何用,冯玉祥杀了他一了百了。日本人还缺傀儡吗?没有溥仪还有更多遗老遗少呢!溥仪自幼受遗老遗少教育要复兴大清,没这个事件还会有别的事件促使他走向努力复辟的道路。

由此而论,冯玉祥错在做得还不够度,是太“温柔了”。当时就应该把“溥仪”以及热忱拥戴清廷的“要人”“贵人”等杀个干净,彻底根绝“复辟”的种子和土壤。当然,也就没有了日本利用“皇帝”的可能和机会。
他不驱逐,日本人占领北平,就论不到王克敏之类的当华北头号汉奸了,现成紫禁城就是日本人头号傀儡了;再说不驱逐,是不是他死了,以后还要寻找个接替人。现在一些人怎么就甘心给自己寻找干爹啊?

就算没有溥仪,日本也会另寻他人。而投奔日本证明溥仪复国之心不死,就算优待也是一颗炸弹。说满清余势心系溥仪,别胡说了,溥仪他爹劝他别走,不过是背负骂名而已,溥仪不听,溥仪他爹就看不清局势?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诚实信用,而冯玉祥和吕布一样反复无常,不守信用。经常反叛。 既然故宫不能久待,那就按原协议安置颐和园。冯玉祥是作乱之人,没有道德修养。

蒙古自古不是女真的蒙古,怎么外蒙独立和傅仪不被赶走有关呢,蒙古当初灭了金,难道就没有后金和清了吗,还有东北也不是清的遗产,当时清可依附在明朝的。
所以谁的拳头硬谁厉害。现在不要分什么东南西北,要不然跨省还要签证,学多种语言也不怕麻烦。冯玉祥最大的错误是赶傅义出故宫,因为大清皇帝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认可的主,400万大洋每年的给养相比山河破碎军阀混战算得了什么?冯玉祥第二大错是杀了徐树铮,致使外蒙古分裂。

单从契约上看,冯玉祥的举动不地道,毕竟那是北洋之祖袁世凯和大清朝签订的协议。这是什么道理?大清朝还和世界各国签订各种协议呢,都应该遵守协议继续下去么?一个大清朝皇帝大清朝早就灭亡了,那个什么末代皇帝还能存在么?
一切协议都应该终止废除,冯玉祥干得对,干得好。冯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赶溥仪出宫,看似做了反帝先锋,却把溥仪从故宫这个牢笼里放走了,促成了日本人扶持溥仪在东北当傀儡的阴谋!历朝历代的做法都是把前朝末帝要么养在身边要么弄死,为的是有备无患,哪有放虎归山的??整个一糊涂蛋!虽然会花几百万,但是让他跑了搅浑水或者被人利用,恐怕损失的不止几千万吧?!

清帝退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和平不流血的改朝换代的先例,避免了国家动乱、百姓遭殃,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冯玉祥无视民国政府清室优待条例的契约和承诺,驱逐溥仪出紫禁城,无非是转移视线、哗众取宠,掩盖自己发动政变的真实目的,符合他反复无常的投机性格。我个人认为冯玉祥将军的做法在当时是非常对得!虽然清帝在边疆不会离心但是也给那些妄想复辟的人留下想法时不时都想复辟,还不如连根拔起除掉病根!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利大于敝就应该做!
契约这事在国内好像行不通哎!英国君主制历经这么多年还是这样的存在,总统换了一茬又一茬契约精神任然有效。就像坊间的俗话,任何交易一纸文书起不了作用,银子到位才是真家伙。所以,签合同对很多公司来说只是为了程序的程序。真是历来悠久。不管用任何理由作为撕毁契约的挡箭牌,其归根到底还是对契约的不敬畏,真不叫站在什么历史阶段看问题。

那时溥仪已经没有实权了,只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对于革命已经没有威胁了。所以那时只要皇帝还在,朝廷还在,国家还在,不至于会那么乱,外蒙也没有趁机独立的机会了,更不会有后面的伪满洲国来祸害国家了。从后来的历史进程就可以看出,冯玉祥这样做是错误的。没有溥仪被赶出故宫,而是继续由国家将其养起来,应该就不会有后来溥仪被日本人诱惑去东北,也就不会有满洲国出现,日本人在东北的统治就不会那么顺。这对国家和溥仪本人都是有好处的。

对冯的这一行为,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他看中紫禁城里国宝,有人认为清室违约在先,这些不说他,这一行为的最直接后果是逊帝落到日人手中,没有冯的驱逐,溥仪不会流落天津,从而与日人勾结成立伪满州国,日本人就是日满友好,加强伪满州国国防而大肆增兵,并为伪满培训了二百万伪军。冯玉祥把溥仪从故宫赶跑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但比较起张勋,孙殿英做的那些事来要好得多。受历史局限性,当时冯玉祥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恶果。


#殷贞彭# 溥仪是哪一年被人赶出紫禁城? -
(13842925129): 1924年,受到革命影响的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把民国政府的贿选伪总统曹锟赶下台,同时下达命令,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皇宫,取消对皇室的一切优厚待遇.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派出的国民军包围了紫禁城皇宫.当天下午,溥仪被监护离开皇宫紫禁城,搬到后海甘水桥的“醇王府”.

#殷贞彭#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后,故宫是什么样的状态?然后又何时向公众开放的? -
(13842925129): 转载 在国民政府北伐前后,冯玉祥盘据华北,他是个基督徒,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军阀,向来歧视佛教.一九二七年,冯玉祥的主要势力在河南一带,他为了不断扩充武力,苛捐杂税,连全省各地大小佛寺也一概不放过,即使是位居河南首刹...

#殷贞彭# 冯玉祥逼宫是对是错? -
(13842925129): 冯玉祥逼宫的行径当时让世人极不理解:没事儿动一个死老虎干嘛?直到国民军被迫退出北京,大批国民军将领蜂拥至段祺瑞和张作霖门庭为自己捞官和出路时,大量被冯军从紫禁城盗出的文物被他们奉上,甚至琉璃厂等古玩店也出现了临撤出北京城的冯军抵押和售卖的宫里的宝贝时,冯的丑行才彻底暴露.1930年中原大战时,冯玉祥见到因东陵盗宝而臭名昭著的孙殿英时,冯玉祥热情地和他握手,说我赶走活皇帝,而孙司令你则是革清廷死人的命,我们是革命同志.冯走后,孙麻子和万选才谈及此事时苦笑地吐槽:冯总真会演戏.我不过是刨坟,弄了死人点东西换钱花,搞得我遭世人唾骂.可他老人家直接到人家家里把人家赶走后随便抢,还落了个革命的名声.

#殷贞彭# “基督将军冯玉祥为何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基督将军”冯玉祥
(13842925129): 1915年,袁世凯称帝,身在四川的冯玉祥顶住曹锟、吴佩孚等人的威胁和利诱,一面与护国军首领蔡锷联系,一面说服四川督军陈宦不要与护国军为敌,应宣布四川独立,反对袁世凯

#殷贞彭# 冯玉祥把清朝皇帝赶出北京是在哪一年 -
(13842925129):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冯玉祥无视优待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溥仪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

#殷贞彭# 冯玉祥为什么一定要将溥仪赶出皇宫 -
(13842925129): 溥仪是皇帝,他是封建专制的象征,将其赶出皇宫是为了做到真正没有皇帝

#殷贞彭# 冯玉祥几几年把溥仪赶出皇宫
(13842925129):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

#殷贞彭# 末代皇帝被冯玉祥逐出皇宫是什么时候呢?
(13842925129): 1924年,末代皇帝被冯玉祥逐出皇宫,溥仪带着文绣乘汽车来到天津的静园,对溥仪感到厌恶的文绣开始行动起来

#殷贞彭# 宣统皇帝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后生活在哪里? -
(13842925129): 逐出紫禁城,先住醇亲王(其父)北府,受国民党软禁,其手下人,郑孝胥亲日,溥仪(宣统)装商贾,逃至日本的使馆,进而往天津,於天津日租界,居住在张园与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