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物理老师说原子的最稳定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是2 ,8 ,8~~~~~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为什么2,8,18为稳定结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最外层电子数8个为稳定结构(H是2个)
每层最多容纳2*n的平方个(n是电子层数)
电子层最多为7层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等于8个
次外层电子数小于等于18个
最外层电子数与族有关 电子层数与周期有关

这是根据公式的,可是这些应该在化学科上讲的啊!好像和亚电子层有关系,高中化学会详细讲。物理不会讲。除了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其他的原子最外层都是只有8个电子

因为最外层电子8时,不会得失电子了,就相对稳定了。例如惰性气体
后面依次是
2,8,18,8
2,8,18,32,18,8

最外层的电子数只要而且只能达到8个,就会稳定.其他层的电子遵循2N的平方这个公式,上高中会讲的,了解一下就行!

有个公式,可惜不记得了,不学化学好多年

谁记得给LZ一下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排布为什么是2,8,8,8…… 求详情~


这是电子亚层轨道决定的。

经典物理认为:电子在核外排布成层,也就是所谓的原子的行星模型。根据电子能量的不同,电子离核的距离也不同,电子能量越大,离核越远。由此形成了K、L、M、N、O、P、Q……这也是周期表中7个周期的来历。只有1个电子层是一周期元素,2个电子层的是二周期元素……依次类推。

但是,电子的能量也分有很多种,动能、势能……具体下来有转动动能、平动动能等,简单的说,电子除了绕核公转外,还要绕自己本身自转,就像地球一样。自转也会有能量,核物理中称为自旋。除了粒子自旋外,其所在轨道也有自旋,耦合之后会出现一些很复杂的现象。总之,如果你上化学竞赛的话,老师会给你仔细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打很难打出来,你上网查也可以。电子因为这些有4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s。

这些都是能量相关的,几种不同能量的交叠,导致了一个现象:就是比如第5层的电子不一定就在第4层的外面,这个现象类似于冥王星,虽然它离太阳最远,但是因为它的轨道偏离其它8大行星所在轨道平面(相当于轨道自旋),所以,很大部分时间里,冥王星实际距日距离比海王星还近,也就是说有一段时间实际上海王星会旋转到冥王星外面。

对应原子物理学中的电子,电子就有s电子(角量子数l=0,轨道圆形)、p电子(角量子数l=1,轨道无柄哑铃形)、d电子、f电子……

实际上因此的能量排布就有了变化: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当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进驻1s轨道开始,直到7p轨道排满,原子核所在空间就已经被118个电子紧紧包围。换句话说,此时的这个原子核就是118号元素Uuo。

仔细看你就会发现,1s(一周期元素),2s、2p(二周期元素),3s、3p(三周期元素),4s、4p(四周期元素),5s、5p(五周期元素),6s、6p(六周期元素),7s、7p(七周期元素),每一个壳层都是以sp收尾(一周期例外,所以一周期的氢和氦是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而d、f的出现,都会在其前面间有更外一层的s电子。换句话说,每一周期的元素,最终,最外层电子必须是s电子或者是p电子。——这是角量子数的原因,暂时记作因素①。

再看一个空间量子数m(也就是磁量子数,它是角量子数的空间投影。)对于s电子,l=0,m=0(值有1个,也就是说它只有一个空间投影);p电子,l=1,m=-1,0,1(值有3个,也就是说p轨道实际上在空间有3层投影,简单说来,同一个主轨道中,p轨道实际上有3根。p轨道算亚层轨道。);d电子,l=2,m=-2,-1,0,1,2(值有5个,也就是说有5根d轨道。)……由此,结合①,我们知道,除了一周期外(一周期只有1s轨道,一根主轨道,不分层,可以认为没有亚层轨道。),其余的周期元素都是s、p结尾,最多在最外层有1s+3p,4根亚层轨道。这是磁量子数作用的结果,记作因素②。

最后一个自旋量子数ms,自旋只有两个方向,要么顺时针,要么逆时针,而在同一根亚层轨道里,仅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发挥你睿智的想象力,把电子首先想成一个带负电的金属球,而且这个球还在自转。金属球围绕着自己的一条对称轴逆时针方向转动,负电荷在球的表面将形成一股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当两个这样的金属球靠拢时,它们彼此之间除了受到库仑排斥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外,还将受到这个“电流”所引起的安培力影响。当两个球自转方向相同的时候,在内侧切向上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两个球受到的力是一个排斥力。而两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时候,内侧切向上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同理可以知道,这种情况下的两个球受到的力是吸引力。关于这点,不信的话可以自己拿两根平行的导线通电之后做做实验,看看是不是“同向相吸,异向相斥”。另外,还得说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原理——能量最低原理!何为“能量最低”,意思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物体始终有一个对外释放能量的趋势,以保持自身能量最低。——这可以作为第③个因素,也就是每个亚层轨道容纳2个电子。

综上所述:2×4=8。4是4个亚层轨道。最外层只能排到8个电子
这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列的所遵循的能量最低原理决定的。在各层中,离原子核远,电子的能量越大,电子都首先排满能量低的运行轨道,这样排列到到最外层时,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八个,如果电子多于八个,还有比此能量要求低的轨道(同一层也因轨道不同而能量不同)可以排布电子。因此,就造成了最外层电子最多只能有八个
8电子是稳定结构,太多或太少都会不稳定


#贲姜种# 8电子稳定结构 - 为什么最外层有八个电子就是稳定结构?为什么原子核外电子最外层中电
(13117397173): 原子核外电子最外层中电子数就是8个,这就是最外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除最里层外.

#贲姜种# 原子核最外层为什么达到8个(2个)电子才稳 -
(13117397173): 跟电子能级顺序有关系: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贲姜种# 原子的结构以及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的问题 原子什么时候稳定? -
(13117397173):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既然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当有若干个电子时,它们是怎样分布在不同电子层上的?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把电子层...

#贲姜种#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接进8越稳定? -
(13117397173): ①分子中若含有氢元素,则氢原子不能满足最外层八电子稳定结构,但它满足K层为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同样Be原子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在其化合物中最外层电子数也不可能满足八电子的稳定结构. ②分子中若不含有氢元素,可按下...

#贲姜种#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怎么排列的 -
(13117397173):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最低能量原理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只有当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被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 能量较高的轨道,以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稳...

#贲姜种# 为什么原子的核外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而又说什么第三层 -
(13117397173): 因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具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自然属性.所以其结构中的最外层轨道上所能排布的电子数只能是8个,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高中物理老师为你解答)

#贲姜种#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规律 -
(13117397173):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根本原则是要使得系统能量最低)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子轨道理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用4各量子数来描述 (1)主量子数n 主量子数(与说的电子层数相对应)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2)副量子数l 又称角量子数,角量子数的取值范围与主量子数有关,为:-n、-(n-1)···-1、0、1···(n-1)、n 角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与主量子数一起决定能量 副量子数l 0 1 2 3 轨道符号 s p d f (3)磁量子数m 磁量子数的取值与角量子数有关,为:0、1、···、l 磁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4)自旋量子数ms 自旋量子数与电子的自旋方向有关,电子的自旋量子数为1/2或-1/2

#贲姜种# 为什么有的原子会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有的原子却容易得到电子? -
(13117397173): 我们现在知道,电荷的最终携带着是组成原子的微小电子.在原子中,每个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都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原子核里面的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正常情况下,在物质中电子和质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它们携带的电荷相平衡...

#贲姜种# 为什么电子能够稳定的围绕原子核运动呢???理论物理
(13117397173): 经典电动力学不能解释这个现象,因为电子变速运动会有电磁辐射,能量会减小.但在量子力学中,由于不确定关系,如果将电子限制在非常靠近原子核的区域,则动量的起伏会很大,导致动能很大,总的能量反而会很高.所以能量最低的状态时电子与原子核保持一定的距离.具体可以查看任何一本量子物理的书.

#贲姜种# He为什么最稳定 -
(13117397173): 以上各位的见解都很独到,我再来小结一下 高中阶段,你记住“同族元素中,原子半径越大,束缚电子的能力越弱,易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还原性越强”就可以了 He原子核比其他的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小得多,相对与其他八隅体(最外层都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的原子来说,束缚电子的能力相对较强,相对较其他更稳定.因此像“原子序数越大的稀有气体,越稳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个在高中阶段能理解就行,到大学学习了原子物理你就能更透彻的理解.当然,如果你是专研化学奥赛的,就得多了解下这方面的.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