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什么是诗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诗人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1分)“落”字活画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和雄壮景象。(2分)
  (2)“日照虹霓似”句比喻新颖,既状其形,又绘其色(1分),使阳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为具体可感,刻画了瀑布瑰丽的神采。(2分)以“天清风雨闻”状写瀑布的声威,晴空万里,遥望瀑布,似可听到其风雨交加的声响。(2分)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韦居安《梅硐诗话》亦谓此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并认为“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

诗歌:我想~

《我想》
作者:高洪波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呀,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呀,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呀,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诗歌简介:
《我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诗,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是既准确又形象的。
赏析:
春光回归、因为春天给人带来温暖与美丽,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桃树的枝叶是春的使者。诗歌《我想》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最早感受到万物苏醒的美好。
作者简介: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感悟:
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  
孩子的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长胡须的爷爷,雨点儿是云妈妈淘气的孩子,露珠儿是叶子透亮的眼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他们会同情上了一整天班累得满脸通红的太阳公公,会担心夜里小鱼儿在荷叶上睡得是否安好,会为小蚂蚁乘上了落叶船去远航而欣喜……

什么是诗歌?


#尤试柱#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这首诗写瀑布的什么特点 -
(17039045687): 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

#尤试柱# 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原文及释义 -
(17039045687):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位于鄱阳湖、长江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山上奇景颇多,瀑布便是其中...

#尤试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 -
(17039045687): 小题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特点2分,画面1分) 小题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

#尤试柱#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体裁和题材是什么 -
(17039045687):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体裁是五言律诗;题材是庐山瀑布. 补充: 1.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尤试柱# 关于瀑布的诗(要精简) -
(17039045687): 《望庐山瀑布》李白(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射...

#尤试柱# 唐朝山水田园诗如何鉴赏 -
(17039045687): 山水诗并不只写山光水色,名曰“山水”仅举其大端而已.有的关于民生,有的是随性而作·····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诗中有了山水描写就是山水诗了,至少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诗.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

#尤试柱# 有没有关于瀑布的古诗啊??越多越好
(1703904568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黄山九龙瀑 (明)黄汝亨 九道寒冰泻遥岭,苍苔凝翠芙蓉冷. 白日时听雷雨声,丹崖倒挂蛟龙影. 黄山三瀑 (清)施闰章 匡庐三叠天下溪,嵩岳九龙称神奇. 何如此地独兼并,咫尺众壑蟠蛟螭.

#尤试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 - 作业帮
(17039045687):[答案] 小题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特点2分,画面1分) 小题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

#尤试柱# 关于庐山瀑布的诗句 -
(17039045687): 1、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

#尤试柱# 关于庐山和题壁诗的介绍 -
(17039045687): 苏轼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其中题西林壁最为出名. 由《自记庐山诗》北宋苏轼的一篇散文,此自记为苏轼把庐山作为事物以及人生感悟的象征,指出了人生的苦楚与价值的转换;同时提出了在庐山心灵感触与超越思想.以独特的辨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