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价值有哪...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1.操作中的观察
  观察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知活动,贯穿于幼儿数学操作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幼 儿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的前提条件。操作中的观察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幼儿在前期的活动中观察到的生活经验、他人的操作方式、教师的示范等,这些都为幼儿新的操作活动提供 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保证了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幼儿的操作活动必须要有观察的介入,操作活动中的观察包含了对操作材料的观察以及对同伴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观察。这种观察的深入与否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操作。例如,在分类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瓶盖,让幼儿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分类。幼儿接受这样的任务后,首先要对瓶盖进行观察,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并思索“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然后边观察边操作,完成分类的要求。如果幼儿对材料的观察不够仔细,他就不能做到多角度的分类。同时,幼儿在完成自己的操作后,还会观察周围幼儿的操作,看看 其他幼儿的操作与自己有何不同,再引发自己新的分类方法。
  观察为幼儿的操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而操作又需要幼儿不断地观察,操作活动对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操作中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根据幼儿活动的有无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成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两个方面,记忆的有意性是幼儿记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儿童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1)数学操作活动需要记忆的介入。数学操作活动并不是一种随意性的操作活动,所有的数学操作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和操作要求。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将幼儿所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规则、操作要求和操作目标,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对操作规则的遵守和操作目标的实现,达到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幼儿对操作规则和操作要求的识记是在有意无意中进行的。教师在宣布操作规则时,幼儿为使操作活动能顺利开展,会积极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并在整个操作活动中有意识地回忆这些规则,进而指导自己的操作。
  幼儿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还表现出较明显的有意回忆,这种有意回忆实际上是由某一种玩具材料的操作方式向另一种玩具材料的操作方式转换,或某一种学习内容的操作方式向另 一种学习内容的操作方式进行迁移的基础。没有这种有意回忆,就不会有操作中的迁移。这是因为,许多数学操作活动中的操作规则、策略或方法都是先前操作经验的重现或迁移,这些相 似的操作规则、操作要求也不断地引起幼儿的有意回忆或追忆;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操作任务,也需要幼儿不断地回忆或追忆过去曾经体验过的操作经验和操作策略,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操作任务。比如,在学习5以内的数的组成之后,幼儿已经有了把5以内的数分成两部分并且按一定规则排列的经验,当教师要求将6个棋子分插在两个底板上时,幼儿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忆起5以内的数的分解经验,将棋子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插在底板上。
  (2)幼儿的识记策略会影响操作的结果。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识记策略的优劣会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在排序活动中,有的幼儿在操作中根本就忘记了操作的规则,而是自己随意地往底盘上插棋子 ;有的幼儿则是口中念念有词:“一个红的、一个白的”,边念边插棋子;有的幼儿则默不作 声,正确地按照规则进行排序。第一类的孩子,他们没有有意识地记住操作规则,所以他们不能 完成操作任务;第二与第三类的孩子虽然都处于有意记忆的状态,但他们的记忆策略不同,体现了他们记忆水平上的差异。第二类孩子的记忆需要借助于外显的语言来帮助,而第三类孩子的记忆已达到内化的程度。这两类孩子在较为复杂的操作活动中可能会表现出差异。
  3.操作中的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幼儿操作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认知成分。在幼儿的数学操作活动中含有丰富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比如 ,在排序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用多项组合玩具(注:多项组合玩具是由棋子和底板组 成的,棋子有多种颜色,可以插在底板上,也可以插在另一个棋子上,几块底板还可以拼成一块更大的底板)排成一个有规则的漂亮的栏杆。幼儿根据这个要求,结合自己以前看到 的栏杆的形象,能在头脑中再造或创造出一个新栏杆的形象,进而指导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 排序能力的发展固然与对“序”概念的掌握有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与想象力亦有非常 密切的关系。想象力较弱的孩子,只能根据头脑中的表象(教师曾示范过的颜色一一相间的排序)进行再造想象,排出颜色一一相间的栏杆(颜色变化、规律没变),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能根据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创造想象,排出如ABBABB、AABBAABB(A、B分别代表不同的颜色)等规律排列的一层、二层甚至三层的栏杆。
  在数学棋类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想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幼儿能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下五子棋、飞行棋、跳跳棋的经验,对多项组合玩具进行加工,创造出各种新的数学棋类游戏,如加减棋、组合分解棋、比大小棋、猜数字棋、战斗棋等等。
  可以看出,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幼儿的丰富想象,能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

幼儿学前数学教育根据何秋光老师的将数学教育体系,可分为以下六大模块:
1、集合:教孩子学会分类,帮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义,逐步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集合概念,这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为孩子数学能力做准备。
2、数:孩子总是先口头数数开始,到结合实物数数。从无意义的数字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认识数字,理解数字,运用数字,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量:通过对集合和数的学习,孩子从不精确的集合感知到确切的数量,这是数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过渡,为加减概念打下基础。
4、形:在儿童早期数学启蒙的阶段,除了加减法,还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几何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对孩子空间立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5、时:孩子对时钟的认识,可以帮助其形成时间概念,有助于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6、空:空间思维是指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关系,通过想象与视觉化形成新的视觉关系的能力。空间思维对于孩子在学习几何等类型题时能起到有效帮助,对孩子大脑起到开发作用。具备空间思维的孩子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多个角度"立体思考",对其未来社会性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本特点是:课程主要在于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有哪些~

幼儿数学学习特点是通过实物理解抽象的数字,以及数学含义。首先要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养幼儿思维培养。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一、唱数阶段
对于幼儿来说,利用机械的模仿,学会10以内的唱数,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家的宝宝,在2岁的时候,就会从1数到10。虽然会数1-10,但孩子却不会用这些数,也不能理解数字代表的含义,在他们眼中,从1数到10和唱儿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有的家长尝试几次后,就变的非常失望,认为自己的孩子笨,失去了继续教孩子的耐心,但大可不必,家长需要知道,在三岁半以前,孩子基本都是这个状况的,但我们依然要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理解数字的概念,为孩子打下数字学习的基础。
二、基数的概念
在幼儿三岁半以后,开始形成基数的概念了,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认识数的概念,一个比较典型的测试方法是,让孩子按数取物,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用具体的事物向孩子演示不同的数字,比如用积木搭出不同数字,让孩子认识、熟悉,并在生活中,多让孩子使用数数的技能,比如数一数苹果有几个;五个人,没人一块蛋糕,要分成几份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孩子能熟练的学习运用数字,跟唱数打下的基础非常重要。
三、形状的认知
正常来说,幼儿园小班时期,一般孩子能认识4-6种形状,一般最先认识的是三角形、其次是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半圆、梯形、六边形等等,我们应该多让孩子接触不同的形状,比如利用七巧板,让孩子自己通过摸索,并加以引导,认识不同形状的特点,熟练以后,要结合图画的形式,让孩子认识,图画是相对抽象的,能帮助孩子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四、计算能力
事实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有了加减计算的概念,比如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他们知道拿来是添加,拿走是减少;吃掉一个是减少,给一个是增加。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孩子的生活经历,引导孩子形成加减运算的能力,可以多用具体的事物去演示,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加减法。强调一点,不要让孩子去背诵加减法口诀,这只是利用孩子的机械记忆学习,而不是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
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学以致用”这个成语,当孩子学会了数学知识,还需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知识,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都能运用到数学知识,比如购物的时候、分食物、厨房和面时候比例等等,家长多找机会让孩子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戚康荣# 如何教5岁孩子学数学 -
(13835676063): 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比如可以这样编题:哪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

#戚康荣# 幼儿形成数学概念有哪些主要特点 -
(13835676063):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从计数开始的.幼儿的计数能力不仅标志着他们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还标志着幼儿数概念的初步发展.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是:先口头数数,然后按物点数,再到说出总数(说出计数的结果),最后按数取物.只有当幼儿能说出物体的总数时,才算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幼儿对计数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计数活动来实现的. 1、幼儿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遗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2、按物点数时,要求多个器官(手、眼、口、脑等)的协同一致活动,由于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发展较差,手眼协调动作不灵活,再加上口头数数还不熟练,因此会产生种种手口不一致的现象. 3、幼儿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不能正确说出实物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出一个数.

#戚康荣#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3835676063): 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天然的,没有儿童会放弃对世界的探索,就如同学走路和说话,除非人为的误导和阻止

#戚康荣# 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13835676063): 认知就是认识.认知指获得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包括各种认知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注意、知觉、表象、思想和语言等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儿童的...

#戚康荣# 儿童的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13835676063): 所以,随着宝宝逐渐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和事物(包括实物、动作)相关联来认识,... 同时我们还知道,对于婴幼儿来说,学习语言,模仿是基础. 模仿的基础则在于听音...

#戚康荣# 幼儿数学教学中有哪些知识点 -
(13835676063): 1. 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自从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后,这已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广为接受的观点: ① 我们经常能观察到,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例如“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

#戚康荣# 幼儿数学分类发展的特点 -
(13835676063): 数学以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对象,是对事物关系的抽象.在数学中,关系到处皆是.在这里只谈排序和样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