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从O点起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V0=0,toA=1秒,SoA=4米,tAB=2秒,SBC=28米
分析:设质点的加速度是 a ,则
SoA=a* toA^2 / 2 (初速为0)
即 4=a * 1^2 / 2
得 a=8 m/s^2
(1)设AB的距离是 SAB
则 SoA+SAB=a* ( toA+tAB )^2 / 2
即 4+SAB=8* ( 1+2 )^2 / 2
得 SAB=32 米
(2)设质点在BC段运动的时间是 tBC,则
SoA+SAB+SBC=a* ( toA+tAB+tBC )^2 / 2
即 4+32+28=8* ( 1+2+tBC )^2 / 2
得 tBC=1 秒
那么质点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
VBC平=SBC / tBC=28 / 1=28 m/s

从静止开始,初速度为零,第一秒的平均速度为4m/s,所以末速度为8m/s,加速度未8;
A到B用时2秒,初速度8,末速度24,平均速度16,距离为16*2=32m。
BC段平均速度可以用Vt^2-V0^2=2as,初速度24,末速度a=8,s=28,Vt=32,平均速度为(32+24)/2=28.
希望对你有帮助。

质点从O点起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质点由O到A经历的时间为1s,OA的距离~

(1)第1s内,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OA=12at21,解得a=2xOAt21=2×41=8m/s2;OB段位移:xOB=12at32=12×8m×9=36m;OC段位移:xOC=12at23=12×8×16=64m;故BC段的位移为:xBC=xOC-xOB=64m-36m=28m;(2)OB段,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OB=12at21,解得t1=2xOBa1=2×68s=62s;OC段,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OC=12at22,解得t2=2xOBa1=2×108s=102s;故BC段的时间为:△t=t2?t1=102?62≈0.36s;答:(1)若质点由A到B经历的时间为2s,由B到C经历的时间为1s,则BC的距离为28m;(2)若AB的距离为2m,BC的距离为4m,则质点由B运动到C经历的时间越为0.36s.

设物体初速度为零,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相等时间,则l2:l1=10:14=5:7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知0A位移x=1+35×10=8m故选:A


#孟司咱# 一质点自O点(图中未画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四点,质点在相邻两点间运动 -
(18754571721): A、根据△x=x2?x1=aT2知,因为相等的时间间隔未知,则无法求出加速度.故A错误.B、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由于时间间隔未知,则无法求出质点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C、因为A点的速度以及加速度都无法求出,所以无法求出质点从O到A的时间.故C错误.D、根据x2-x1=x3-x2得,C与D间的距离x3=2x2-x1.故D正确.故选:D.

#孟司咱#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oa=ab=bc=cd,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18754571721):[选项] A.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a:tb:tc:td=1: 2-1: 3- 2:2- 3 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vb:vc:vd=1: 2: 3:2 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 v=vb 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 v= vd 2

#孟司咱# 我又来跪求啦.高一物理质点从O点起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质点由O到A经历的时间为1S,OA的距离为4m(1)若质点由A到B... - 作业帮
(18754571721):[答案] 设 加速度为a,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 1) s=1/2*a*t^2 4=1/2*a*1 得:a=8m/s^2 BC的距离s=OC-OB=1/2*a*(4)^2-1/2*a*(3)^2=20m 2) 总位移s=4+2+4=10m s=1/2*a*T^2 T=√10/2 OB=1/2*a*t^2 t=√6/2 质点由B运动到C经历的时间 ...

#孟司咱# 质点从O点起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 -
(18754571721): 解:(1)质点:O到A过程,由运动学规律知:x1=at1^2/2,得a=8 m/s^2, O到B过程,同理:x2=at2^2/2(式中t2=3 s),得x2=36 m, O到C过程,同理:x3=at3^2/2(式中t3=4 s),得x3=64 m, 故BC的距离为:xBC=x3-x2=28 m. (2)质点:O到B过程,同理:x4=at4^2/2(式中x4=6 m),得t4=√(3/2) s O到C过程,同理:x5=at5^2/2(式中x5=10 m),得t5=√(5/2) s 故质点由B运动到C经历的时间:t=t5-t4=[√(5/2)]-[√(3/2)] s.

#孟司咱#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要过程 -
(18754571721): 以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向为正向,设反向加速为 -a' 以a加速阶段,S=(1/2)at^2 以a'运动阶段,位移为 -S,初速为V=at -S=Vt-(1/2)a't^2 -(1/2)at^2=(at)t-(1/2)a't^2 -(1/2)at^2=at^2-(1/2)a't^2 a'=3a 如果考虑当加速度变为a2时,他还要保持原来运动方向一段时间 直到速度变为0再做反向运动 ,那就非常麻烦.

#孟司咱# 一个质点在O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到达A点,立即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
(18754571721): 设质点在OA段的加速度为a,则 OA段到达A点的速度为:υA=at OA段的位移为:s1= 1 2 at2 AB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25a,则 运动的时间为:t2= υA 1.25a = 4 5 t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2*1.25a?s2=υA2 BO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也为1.25a,则 位移为:s1+s2= 1 2 *1.25a?t32 解得:t3= 6 5 t 所以:t总=t+t2+t3=3t 答:从O点出发,质点要经过3t时间才回到O点.

#孟司咱#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多少?
(18754571721): 设加速度为a,连续通过3段路程,每段路程为L,从静止开始匀加速. 位移加速度公式s=1/2*at^2,所以时间t=根号(2s/a). 通过第一个L的时间为:根号(2L/a) 通过第二个L的时间为:根号(2*2L/a)-根号(2L/a) 记得是分别通过3段路程的时间,所以要减之前的时间! 通过第二个L的时间为:根号(2*3L/a)-根号(2*2L/a) 你的答案肯定是错的,你的这个问题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都是当作公式背过的.

#孟司咱#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18754571721): 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的路程之比应是1:3:5:7:9:11.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1:(3+5):(7+9+11). 也就是1:8:27.我的结果一定正确.这题的选项是有问题的. 给分吧.

#孟司咱#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8754571721): 先根据S=1/2at^2求出加速度,其中S=3m t=3s 则a=2/3 m/s^2 再继续由公式S=1/2at^2 求它通过前4m所用的时间,此时S=4 a=2/3 m/s^2 则t=2倍根号3

#孟司咱# 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
(18754571721): 解: 设OA间的距离为S,物体的加速度为a,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为V,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都为t 则有 V^2=2aS——————————————① (V+at)^2=2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