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互文的句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 关于《三峡》这片文言文中互文的句子

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中学语文教材中运用互文的例句有很多,要准确地理解这些句子先要了解有关互文的基本知识。

互文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现结合教材中的例句分别加以说明:

1、本句互文: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合而见义。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与“客”互补,意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

2、对句互文:指上下句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中“将军”与“壮士”互补,意为将军和壮士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归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中“左手”与“右手”互补,意为两手中一手拿刀尺一手拿绫 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孔雀东南飞》)”中“朝”与“晚”成互文,意为一天之中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中“东西”与“左右”互相补充,意为四面八方都种植了松柏梧桐;“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蜀道难》)”中“朝”与“夕”互补,意为一天到晚时时刻刻都要躲避猛虎和长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的前句中“秦”与“汉”互补,意为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期的关隘。

3、排比互文: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四个词语互相补充,意为到东南西北等市场上去买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4、重章互文:指把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放到各章中去。理解时要把各章内容互相参照,相互补充。这种用法在《诗经》中较为多见,如:“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诗经·魏风·伐檀》)”中“伐檀”“伐辐”“伐轮”互补,意为砍伐用来造车的木料。

互文修辞手法并不属于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使用的地方较多。因此,了解互文修辞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 古文中互文见义的句子是对偶句吗

1、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是: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外,还要求上下句平仄相对,最后一个字上仄下平。

2、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就是上下文之间互相补充,共同表达一个意思。它分为同句互文和上下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属同句互文,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雄关”。同样还有“主人下马客在船”,应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上了船”。“东西?松柏,左右种梧桐”就属上下句互文,宜解释为“在墓的周围种上松柏和梧桐”。

3. 古文中互文见义的诗词句

1、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4、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秋思》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泊秦淮》

17、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文言文中的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子(1):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采纳哦。

5. 求宾语前置句(5句)有互文修辞的句子 文言文

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 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②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1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是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互文

意思是忙碌地做参军前的准备工作

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是什么修辞手法?

对句互文

意思是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大多数都战死了,一部分多年后退伍回家

6. 阿房宫赋中的互文句子

互文:烟斜雾横

直栏横槛

朝歌夜弦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比喻: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库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 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拢拢,梳晓鬟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夸张: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库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排比: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库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

7. 在语文文言文中,什么是"互文"

互 文 在古文中,把属於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子(1):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

「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意思是 不因「物」〔所处的环境〕或「己」〔个人的遭遇〕而喜, 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 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


#季衬例# 运用互文修辞的古诗并作简要说明 - 作业帮
(19630894628):[答案]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译: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2、将... “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二)、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所谓单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

#季衬例# 木兰诗中互文的句子 -
(19630894628): 木兰诗中互文的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解释:到各个集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用具(也可以字面意思译为:到东边的集市买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鞍鞯,到南面的集市买辔头,到北面的.集市买长鞭)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解释:打开我各个房间的门并坐一坐字面意思译为:打开我东厢房的门,坐在我西阁的床上)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释:将军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征战多年(胜利)而归.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释:对这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佩戴饰物(字面意思可译为:在窗前梳理着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美丽的花黄).

#季衬例# 古诗文中哪些诗句像《木兰诗》一样运用互文这种修辞? -
(19630894628):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抒发了诗人面对丞相祠堂凄清寥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

#季衬例# 《渔家傲 秋思》词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19630894628): 《渔家傲 秋思》中运用互文修辞 手法的诗句是:将军白发征夫泪.

#季衬例# 木兰诗中用了互文的句子有哪些 -
(19630894628):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

#季衬例# 古文中互文见义的句子是对偶句吗 -
(19630894628): 1、对偶和对仗的区别是: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外,还要求上下句平仄相对,最后一个字上仄下平. 2、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就是上下文之间互相补充,共同表达一个意思.它分为同句互文和上下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属同句互文,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雄关”.同样还有“主人下马客在船”,应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上了船”.“东西?松柏,左右种梧桐”就属上下句互文,宜解释为“在墓的周围种上松柏和梧桐”.

#季衬例# 陋室铭中互文见义的句子是什么 - 作业帮
(19630894628):[答案] 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季衬例# 语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什么?
(19630894628):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季衬例# 文言文的修辞??? -
(19630894628): 初中语文文言文--文言文的修辞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