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浣碧至死不知甄家女儿都从“玉”,为何甄嬛不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9

说到《甄嬛传》,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甄嬛了,今天要讲的是为啥甄家的女儿都从”玉“,但是甄嬛为何不是?今天来讲一下!

这部剧已经成为宫斗剧的新标杆,堪称经典之作。并且它还能吸引人们不止一次的观看,因为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就会发现自己之前居然错过了那么多的细节,甚至剧中人物的说的话语,每个动作都是值得细细品读和推敲的!

这部剧以雍正选秀展开,当到甄嬛时,皇上问甄嬛是哪个字时,甄嬛回答“嬛嬛一袅楚宫腰”,这时皇上却说不知你是否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以就让甄嬛把头抬起来。这可让坐在前面的太后和皇上都震惊了,甄嬛居然和纯元如此相似。也正因这样,皇上肯定要给甄嬛留牌子的!不过太后却不想甄嬛进宫,就说甄嬛犯了忌讳,之后又用猫吓甄嬛,不过甄嬛到底还是进入了皇宫,并且成了皇上的宠妃!

浣碧和甄嬛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因爱慕果郡王,就通过小像事件让皇上将其许配给了果郡王做侧福晋!当时甄嬛为了不让浣碧身份太过低微,就认浣碧为义妹,如此一来也算是了解了甄父的一桩心事!当时内务府将拟定的名字让浣碧进行挑选,浣碧最终选择了玉隐,因为浣碧的存在就是不为人知的,这个名字不仅和浣碧隐忍的成长经历符合,也表明自己对甄嬛的忠心!并且甄嬛还有个妹妹,名为玉娆,最后摆脱雍正的喜爱,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

为什么不从“玉”

从这些我们都知道,甄家的女儿都从“玉”,为何唯独甄嬛没有呢?其实原著中对此也有有表示,一开始甄嬛名为“玉嬛”,不过在甄嬛7岁时,觉得这个名字很不好,认为许多平常女儿家都有“玉”字,很是俗气!可见,甄嬛原本也是从“玉”的,不过甄嬛觉得俗气就硬生生的去掉了!

甄嬛的目标

入宫之前,她去庙里祝拜,说希望能嫁给天底下最好的男子,希望不要中选,却在殿选时寥寥几句把才华展示给皇帝,就连最害怕的猫,扔在她脚边,她也稳稳地站着,一点也不害怕,一举过了皇帝和太后两关,顺利被留牌子成为皇帝的新妃。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甄嬛,口不对心,虚伪做作的一面。“嫁给天下最好的男儿”,那么谁敢称为天下最好的男子呢?在这里,我能想到的只有皇帝,因为果郡王还没出场,况且如何评判最好的男子呢?以什么为标准呢?大众的标准无外乎钱权二字!

那么后面的果郡王能不能够得上这两个标准呢?果郡王一向都对皇帝表明心迹:只想做个富贵闲人,他是皇帝的弟弟,钱自然不用说,权呢?以后面甄嬛二次入宫时,对槿汐和浣碧讲的逼不得已的理由:果郡王死了,没有人能帮她了,她只能靠自己,她还要照顾她远在宁古塔的家人,温实初帮不了她,天下只有皇帝能帮她,所以她要二次入宫,从这段话来看,果郡王也是有一些权利的,甄嬛跟果郡王发生感情,也是有目的地,并不是那么完美单纯的爱情。

所以甄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说明自己的目标,只是单纯善良的观众们,习惯把善良的帽子扣在女主角头上,习惯了沐浴在主角光环的笼罩中,不愿意去看明白一个真实的甄嬛罢了。

结语

刚入宫的甄嬛,是一个天真烂漫,纯真无邪,对宫内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姑娘,那时候的她因为对周围的人都比较陌生,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心计和勾心斗角。自从甄嬛被皇上宠幸过后,甄嬛就成了其他嫔妃嫉妒的对象,这也让甄嬛见识到了宫里的尔虞我诈,尤其是皇后和华妃,两个人表里不一,争宠吃醋的宫斗情形,让她心生反感。

甄嬛头顶主角光环,言语中句句光鲜,或言为他人着想,或言事出无奈,每句话都隐藏了她许多的真实想法。作为一个直爽的人,最不喜欢她低垂眼帘,慢慢说话的时候,每次都有满满的心机写在她脸上,让人心惊。



甄嬛传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宫斗剧,里面的各种人物的纠葛非常的让人纠结,甄嬛从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也慢慢随着环境改变,让人感慨万千。这部剧里面浣碧至死不知甄家女儿都从“玉”,为何甄嬛不是?

甄嬛发现很多人的名字中也带有和自己名字里一样的“玉”字后,她想要一个独特而又出众的名字,便大胆的要求父母将自己名字中的玉字去掉,甄嬛的父母对女儿宠爱有加最后还是给甄嬛改了名字。

甄嬛传

《甄执》能担得起终结版的称号,里面有权谋、有历史、有爱情、有忠诚、有背叛、有人性、有励志、有文学,可谓之大戏。

《甄嬛传》是一部清宫电视剧,主要讲述了甄嬛17岁进宫后整个人生的故事。进宫后的甄嬛便住进了碎玉轩,因为不想被宫里的勾心斗角所累,所以一直装病。不知某日有幸见得皇上,两人一见钟情。

回宫以后,皇上对她宠爱有加,渐渐的甄嬛荣升为熹贵妃。她回宫后性情变化很大,多年以后,皇帝驾崩,熹贵妃扶持四阿哥坐上了新皇,之后甄嬛也成了皇太后……

甄嬛的变化如此之大,从一个单纯、天真的少女,变成一个有心机,有谋略的皇太后,虽然已是皇太后,但心境却不如从前那么单纯了,真是世事难料,生活所迫啊。

这都是因后宫争宠而不择手段的后果,因此我觉得后宫就像一个鸟笼,看到的只是四四方方的天,而且还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为了争宠不惜一切代价,有时甚至还会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哎,人世间要是多点真善美该多好啊!

甄嬛名字的由来

《甄嬛传》这部剧中,甄家有三个女儿,嫡长女甄嬛,嫡次女甄玉娆,私生女浣碧,隐去了小说中甄家的嫡长子甄珩,一个女儿甄玉姚。

在小说中,也曾交代甄嬛原名甄玉嬛,在年幼时,因觉得玉字俗气,就自作主张把玉字去了,改名为甄嬛。从甄家子女的名字可以看出,甄家子女的名字都是从玉的,包括嫡长子甄珩,珩意为佩玉上的横玉,而对于女儿则是既从玉也从女。

甄嬛,雍正宠臣甄远道长女。她17岁入宫选秀,为人聪明慧黠,善于察言观色体察人心,口齿伶俐,有“女诸葛”之称。为人处世既精明,而又不失天真;温婉大气的同时,更能心狠手辣。

其实甄嬛的原名本叫甄玉嬛,因为我们的娘娘嫌这个玉嬛的名字太土气,自己就把名字改成了甄嬛!但甄嬛的父母并没有认为有违孝道再加上自己对女儿宠爱有加最后还是给甄嬛改了名字。

甄嬛一心为家,浣碧却一心为几;甄嬛有自己的主见,浣碧却被封建教条所羁绊。也因此,甄嬛毫不顾忌家族从玉一说,而去掉了名字中的玉字一事,又岂是因循守旧的凡夫俗子浣碧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呢!

甄嬛和浣碧二人的修养,格局大相径庭,所以浣碧不明白为什么甄嬛去掉名字中的玉字。

甄嬛看起来是温柔乡,但是她骨子里很倔强,就是因为她对事事看得很清楚,思考的也很清楚,也很好的学到了甄远道清高的文人风骨,所以在感觉到皇上对她的爱情不够纯粹真挚的时候,她真的宁可失宠也不想讨好。

改名字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觉得孩子的名字不好,或者有什么“高人”指点,改了名字就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事情都是父母做的,但是偏偏甄嬛自己来做这件事,也说明了甄嬛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的性格是从小就有的。

甄嬛是嫡出的女儿,性格和思想相比别的大家闺秀有不同,甄嬛小的时候名字里是带有玉子的,也就是甄玉嬛。只是她长大后觉得名字带玉太过俗气,所以自己做主把玉字去掉了。可见这种性格,也为以后的清宫之路做了铺垫。

结语

剧中的爱情各式各样,在生活中都有它的影子。最受推崇的当然是果郡王与甄值南嘀相思与相守,他们不能在一起,这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就会让人痛恨悲剧的根源——封建社会帝王的家天下,拥有一切,谁都不能与之相争的现实。



《甄嬛传》:浣碧至死不知甄家女儿都从“玉”,为何甄嬛不是?

《甄嬛传》中的名字很多都有特殊的含义,要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要么是悲惨命运的暗示。比如甄家地位不同的三姐妹,甄玉嬛(没改名字前的甄嬛)、甄玉娆和甄玉隐(没得到名字前的浣碧)。前两者从玉又从女表明了她们是甄家嫡出,而私生女浣碧也就是甄玉隐,仅仅从了个玉字说明她是庶出。

浣碧临出嫁前,内务府前来商量细节,问到名字这一项甄嬛说“姓钮钴禄氏,即为义女,我家排行从玉从女,浣碧算是二小姐”而内务府送上来的名字,玉沁、玉隐、玉乔中只从玉却不从女浣碧脱口就问“怎么只从玉不从女,看着不像钮钴禄家的亲生女儿?”送东西的人回答“礼部说义女非本家出身,总得内外有别,所以只得从玉字排行。”一旁的甄嬛一脸冷漠地说“听太医说父亲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娘入宗庙的事情要紧”浣碧听完不情愿地选了“玉隐”这个名字。

甄嬛天生丽质,与当年的纯元皇后容貌相似。她与沈眉庄和安陵容参加选秀。因容貌酷似已逝的纯元皇后被雍正选中,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沈眉庄被冤,安陵容变心,让原本天真善良的甄嬛逐渐腹黑,成长为有勇有谋心狠手辣的深宫妇人。

浣碧不一样,她明知道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一人,但是还是利用小像事件,成功嫁入果郡王府为侧福晋,她宁愿凭着自己跟甄嬛的眉眼相似之处,打扮成甄嬛的模样去讨王爷欢心。浣碧注定跟甄家的女儿是不一样的,所以她也不会懂得甄家女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思。



因为甄嬛本名原本不是这个名字,是甄玉嬛。但是甄嬛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所以就把玉字去掉了。

在小说中,也曾交代甄嬛原名甄玉嬛,在年幼时,因觉得玉字俗气,就自作主张把玉字去了,改名为甄嬛。从甄家子女的名字可以看出,甄家子女的名字都是从玉的,包括嫡长子甄珩,珩意为佩玉上的横玉,而对于女儿则是既从玉也从女。
甄嬛的原名本叫甄玉嬛,因为我们的娘娘嫌这个玉嬛的名字太土气,自己就把名字改成了甄嬛!
甄嬛一心为家,浣碧却一心为几;甄嬛有自己的主见,浣碧却被封建教条所羁绊。也因此,甄嬛毫不顾忌家族从玉一说,而去掉了名字中的玉字一事,又岂是因循守旧的凡夫俗子浣碧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呢!甄嬛和浣碧二人的修养,格局大相径庭,所以浣碧不明白为什么甄嬛去掉名字中的玉字。

~


#明强垄# 宝玉 黛玉 妙玉 红玉 都有玉之一字 有何妙解!! -
(19121661825): [红楼一梦] 宝玉、黛玉、妙玉及红玉四玉辨析 《红楼梦》中,有四个人物的名字后面带“玉”字,他们分别是书中男一号贾玉,女一号,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排位第六的栊翠庵尼姑妙玉,另外一个就是最初连贾玉、王熙凤都不认...

#明强垄# 甄嬛传:浣碧生母为何叫何绵绵呢? -
(19121661825): 因为甄嬛的父亲叫做甄远道,乐府诗中有句叫做: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剧中提到浣碧母亲是罪臣之女,二人相恋生下浣碧,肯定是有一番情意的,所以浣碧生母取名叫绵绵

#明强垄# 甄嬛传里的浣碧为什么对安陵容是那种态度 -
(19121661825): 浣碧清楚自己的身世,也很抑郁不平,自己应有的小姐生活没有得到只能以侍女的身份活下去.安陵容虽说是嫡出女儿但家室比不上甄家,浣碧认为安陵容比不过她,安陵容得宠,浣碧自然不开心,因为浣碧一心想要出人头地,自己却没办法以秀女的身份参加选秀.这是最初,后来浣碧钟情十七爷之后,对安陵容的态度很差是因为甄嬛,她看出了安陵容的冷漠和阴险,也知道安陵容陷害甄嬛和自己的父亲,所以痛恨他.

#明强垄# 甄嬛妹妹叫什么名字 -
(19121661825): 甄嬛有三个妹妹. 首先是同父异母的浣碧,一直当丫鬟养在身边,但是甄嬛是知道她身份的,后来爱上了玄清,殉情而死. 然后是甄玉姚,同母妹妹,因为被人悔婚(那人是利用了玉姚探听甄家消息,以便帮助皇后搬到甄嬛和甄家)一直消沉,后来被甄嬛接进宫来,一度想自杀,后来吃斋念佛,最后代替甄嬛嫁给了摩格. 最后是小妹甄玉娆,最像甄嬛的妹妹,很机灵,一度被皇帝看上想纳妃,后来嫁给了玄凌的弟弟玄汾,成为了平阳王正妻,两人心心相印,生了一女,并收养了玄清和静妃的儿子. 电视剧里删掉了甄玉姚的角色好像...

#明强垄# 《甄嬛传》有个片段貌似是浣碧和甄嬛有了矛盾 -
(19121661825): 在第一卷中 第四十四章 浣碧 浣碧略一沉吟,咬一咬嘴唇道:“可是我……只要一想到我娘,想到我自己……不!只要我与你一样成为妃嫔,爹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认我、我娘的灵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甄氏祠堂了.”她昂然抬头,道:“你可以任着性子嫌弃名字中的'玉'字俗气弃而不用,却不知道这一个'玉'字是我一辈子都求而不得的.”

#明强垄# 后宫甄嬛传的大结局,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什么 -
(19121661825): 首先呢,先是沈眉庄生下一个公主就死了,孩子是温实初的.然后是果郡王收到皇上疑心与甄嬛有染,喝了原本甄嬛打算毒死自己的酒,也死了,浣碧为果郡王殉情也死了,后来,甄嬛和宁贵人一起给皇上下慢毒,最后一颗丹药解决了他,并告...

#明强垄# 甄嬛传原著里面是怎样描述浣碧毒孟静娴的 -
(19121661825): 电视剧《甄嬛传》孟静娴是因为误尝了汤羹中毒而死,但生孩子的时候太医说中毒不深尚有力气产子,为何生了孩子之后马上就死了呢?电视剧中没有详细交代,但小说中有详细介绍,她是被浣碧毒死的. 侧福晋误尝了汤羹中毒,这时候女的...

#明强垄# 甄嬛传:浣碧至死不知,果郡王出门应酬只喜欢带孟静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19121661825): 在电视剧《甄嬛传》当中,果郡王和生平最爱的女人甄嬛最终没有在一起,最后娶了甄嬛的妹妹甄玉隐做侧福晋,但是观众们发现果郡王在出门应酬的时候,只喜欢带着正福晋孟静娴. 浣碧背后是甄嬛这个果郡王深爱的女人,由此才能拿到了果...

#明强垄# 甄嬛传分集介绍剧情简介 -
(19121661825): 《甄嬛传》分集剧情: 第1集 公元1722年,雍亲王胤禛在年羹尧和隆科多的扶持下击败对手,登上皇位,改元雍正.年羹尧之妹华妃美丽而跋扈,专宠数年,仗着母家的势力,与皇后分庭抗礼.皇帝忙于朝政,数日未进后宫,太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