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译文是什么? 文学考博方向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翻译】:我在滁州写了篇《醉翁亭记》,沈遵是个好奇的人,听说后特意跑到滁州游览,爱上那里的山水,回来后创作了琴曲为我弹奏,我听了很高兴并应他的请求为该曲作了词。



意思是:我在滁州写了篇《醉翁亭记》,沈遵是个好奇的人,听说后特意跑到滁州游览,爱上那里的山水,回来后创作了琴曲为我弹奏,我听了很高兴并应他的请求为该曲作了词。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参考资料: 醉翁亭记——百度百科



北大文学博士告诉你,为什么要陪孩子读古诗词~

小时候,我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就是骑在爸爸的肩膀上,一边晃着脚丫,一边听爸爸念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些婉转的音节、抑扬的节奏,听上去是那么悦耳。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却忍不住跟着念、跟着读。或许正是这些幼儿时期跟爸爸一起读过的古诗词,指引我一步一步走上了古典文学研究的道路。
如今的我,作为一位母亲,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跟孩子一起读古诗词的快乐。女儿几个月大时,每当我开始读诗,她就会睁大眼睛望着我,漆黑的眼珠里流动着闪亮的光彩;她在学走路的阶段,会常常跟着诗词的节奏摇头晃脑,摆动身体,玩得不亦乐乎;等她学说话时,我每读完一句诗,她会奶声奶气地重复最后一个字,一边露出得意的神色……古诗词陪伴她长大,而我也藉由她的眼光,从许多烂熟于胸的诗词中,读出了新的感悟。
这样的亲身经历,让我无比深刻地意识到,与孩子一同读古诗词,对孩子的成长、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具有多么特殊的意义。你为孩子打开一本书,同时也是为他打开一个世界。而古典诗词的世界最是美妙,也最有助于构筑亲子阅读的独特空间。
诗词之美,美在韵律。因此,陪孩子读古诗词,首先要“读”。汉字有四声,分平仄,会在诗词中形成错落有致的组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孩子们很容易被这种天然的韵律所吸引。他们喜欢节奏感,喜欢声音的高低起伏。当你一字一句、平缓又有力地念出那些诗词,便是在演奏一首天然的乐章。你的情感,将化作声音的温度。孩子那敏锐的小耳朵,绝对不会放过。他会不自觉地跟上你的节奏,跟着你一起走进诗词。
诗词之美,美在画境。陪孩子读古诗词,要尽可能给孩子以画面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大漠中的一缕孤烟,长河映衬下的浑圆落日,这是何等壮阔?“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绮罗似的天边晚霞,白练似的澄净江水,这是何等宁静?好的诗词,总是能唤起生动鲜活的画面,给人带来心灵的触动。给孩子讲解诗词,意思的透彻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画面感的营造。孩子们的大脑本来就拥有强大的画面生成能力,当他们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他们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诗词之美,美在想象。陪孩子读古诗词,还要引导孩子去联想,给他挥洒想象的自由空间。含蓄凝练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色,随之而来的,是无穷的余蕴,让人浮想联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赶路的行人向牧童打听喝酒的地方,牧童的回应,诗歌只用“遥指”的动作来表现。至于行人与牧童的对话场景,都交给读者,任凭想象。不仅如此,这个场景还让人忍不住追问:为何行人要寻找酒家?是因为旅途的疲惫吗?是因为思乡的愁绪吗?又或者二者兼有?在牧童“遥指”之后,行人找到酒家了吗?他的愁绪是否得到了疏解?……孩子们擅长想象,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浩瀚的宇宙。你给他一首想象的帆船,他就能在思想的宇宙中遨游。

特别多,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专业大类大致有: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0504 艺术学
拿第一类说,这也是大家印象中“最文学”的方向,就有诸如文学理论、文艺批判、美学与文化研究,应用语言学、语言类型学,汉语语法、古汉语、现代汉字、词典词汇,各朝代文学、诗词、宗教文学等等等等,你随便上一个大学网站研究生院,看看他的博士专业目录就可以


#况志阁# 醉翁亭记的翻译和作者 -
(15829859929): 作者 欧阳修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

#况志阁# 醉翁亭记的译文 -
(15829859929):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在它西南的那些山峰...

#况志阁# 醉翁亭记原文? -
(15829859929):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

#况志阁# 醉翁亭记译文 -
(15829859929): 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况志阁# 醉翁亭记 -
(15829859929):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况志阁# 《醉翁亭记》翻译 -
(15829859929):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

#况志阁# 醉翁亭记 翻译 -
(15829859929): 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况志阁# 醉翁亭记翻译 -
(15829859929):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

#况志阁# 游丰乐醉翁亭原文及翻译 -
(15829859929): 一入清流关(2),人家有竹,树有青,食有鱼,鸣有鸲鹆(3),江南之意可掬也.是时辛丑觐还(4),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5),趣令视事(6),风流一阻.癸卯入觐(7),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

#况志阁# 《醉翁亭记》课文翻译 -
(15829859929):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