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唇亡齿寒的译文 唇亡齿寒文言文翻泽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肙力)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翻译: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唇亡而齿寒, 虞、虢相救, 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 明日虞必随之亡

http://baike.baidu.com/view/9212.htm

唇亡齿寒文言文译文~

“唇亡齿寒”的典故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的故事。其后,在《吕氏春秋》和《韩非子》等先秦典籍中的中均有记载。而语文中“唇亡齿寒”的故事则出自《吕氏春秋·权勋》中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
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皂而著之外皂也。君奚患焉!”
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
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
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原文大意: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的璧玉和屈地的良马贿赂虞公,以便求他借道,一定可以得到允许。”
献公说:“垂棘的璧玉,是我先君的宝贝;屈地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假期虞国接受了礼物而不借道,怎么办?”
荀息说:“不是这样,他假若不借道给我们,一定不接受我们送的礼物。假若接受了礼物而借道我们,这就像把内府所藏的东西放到外府中去,也像把内厩中的马匹放到外厩中一样。您又有何忧虑呢?”。
献公允许了,于是派虞公用屈地的马送去充实虞国的宫庭,加送垂棘的璧玉,向虞国借路而攻打虢国。
虞公贪于宝物和良马想要同意。宫之奇劝谏道:“不能同意啊。虞与虢国就像牙床和面颊一样,牙床依面颊的保护,面颊也依靠牙床,虞与虢的形势就是这样。古人曾言‘唇亡则齿寒’。虢国之所以不亡是依靠虞国,虞国之所以不亡也是依靠虢国。假若借道给晋,那么虢国早上灭亡,虞国晚上也就灭亡。怎么能借道给晋呢?”
虞公不听,借给晋国道路。荀息伐虢,攻下虢国。返回时又攻打虞国,又获胜了。荀息拿着璧玉,牵着良马向献公报功。献公高兴地说:“璧仍是原来那样,只是马的年龄稍长了一点。”
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唇亡齿寒”的典故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的故事.其后,在《吕氏春秋》和《韩非子》等先秦典籍中的中均有记载.而语文中“唇亡齿寒”的故事则出自《吕氏春秋·权勋》中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
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皂而著之外皂也.君奚患焉!”
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
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
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译文如下: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的璧玉和屈地的良马贿赂虞公,以便求他借道,一定可以得到允许.”
献公说:“垂棘的璧玉,是我先君的宝贝;屈地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假期虞国接受了礼物而不借道,怎么办?”
荀息说:“不是这样,他假若不借道给我们,一定不接受我们送的礼物.假若接受了礼物而借道我们,这就像把内府所藏的东西放到外府中去,也像把内厩中的马匹放到外厩中一样.您又有何忧虑呢?”.
献公允许了,于是派虞公用屈地的马送去充实虞国的宫庭,加送垂棘的璧玉,向虞国借路而攻打虢国.
虞公贪于宝物和良马想要同意.宫之奇劝谏道:“不能同意啊.虞与虢国就像牙床和面颊一样,牙床依面颊的保护,面颊也依靠牙床,虞与虢的形势就是这样.古人曾言‘唇亡则齿寒’.虢国之所以不亡是依靠虞国,虞国之所以不亡也是依靠虢国.假若借道给晋,那么虢国早上灭亡,虞国晚上也就灭亡.怎么能借道给晋呢?”
虞公不听,借给晋国道路.荀息伐虢,攻下虢国.返回时又攻打虞国,又获胜了.荀息拿着璧玉,牵着良马向献公报功.献公高兴地说:“璧仍是原来那样,只是马的年龄稍长了一点.”
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人褚荔# 唇亡齿寒的含义 -
(18967474990): 唇亡齿寒的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

#人褚荔# 唇亡齿寒的原文 -
(18967474990):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

#人褚荔# 唇亡齿寒(短片)文言文翻译 -
(18967474990): 翻译: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祝你好运!

#人褚荔# 唇亡齿寒怎么翻译
(18967474990): 辅车相依: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人褚荔# 《唇亡齿寒》文言文翻译有谁知道? -
(18967474990): 晋献公持璧向虞国借道,以攻取虢国.虞国的大夫宫子奇向虞王进谏:“不能答应借道的请求.没有了嘴唇,牙齿会失去保障而感到寒冷.现在虞国和虢国就是这样的相依关系.我们应该救助虢国,这不光是道义的事,还有战略上的考虑.今天晋国灭掉了虢,明天必然会灭掉我们虞国的.” 虞王不听谏言,接受了璧,同意晋献公的借道要求.晋献公顺利攻取了虢国,果然像宫子奇预料的那样,回过头来灭了虞国.

#人褚荔# 《唇亡齿寒》译文 -
(18967474990):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

#人褚荔# 唇亡齿寒 译文
(18967474990): 您好! 【原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

#人褚荔# 唇亡齿寒 译文 -
(18967474990): 您好!【原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

#人褚荔# 《唇亡齿寒》的译文和道理 -
(18967474990):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

#人褚荔# 《唇亡齿寒》的翻译 -
(18967474990): 翻译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