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铅笔有多长电子教案 新北师大二年级下册 数学铅笔有多长 教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金箍棒的变化贯穿始终,运用估一估、量一量、数一数,使学生充分经历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他们感到分米和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再通过自学,从尺子上找,找单位间关系,身上的尺子这样的过程初步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同学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那你能从哪找到有关我的信息?现在我们算认识了吗?从不认识到认识这就是一种?缘分,既然这么有缘,那我就给你看一个好玩的东西。(拿出金箍棒演示)好玩吗?好玩在哪里?

师:现在请你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

师:到底有多长?老师这里有一把1米长的尺子,我们请它来量一量。先用金箍棒的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再看另一端所对准的刻度线,这是这根金箍棒的长度,刚好是?1米。

师:估计地很准。米是我们以前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m表示,我们还跟哪个长度单位也交过朋友呀?(厘米)用字母(cm)表示。那你还记得米和厘米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师:真厉害,谁能告诉我1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演示,食指指甲的宽)1米呢?(双手张开)

师:多神奇呀,我们身上藏着大约1米和1厘米的尺子

活动2【活动】探索实践,学习新知

1、认识分米

(1)师:刚才同学们估计了金箍棒的长度,请注意观察,金箍棒要变啦。现在它大约有多长?

师:我们还是请米尺来量一量,大家瞧,这把尺子上的每一格都是1厘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厘米,2厘米

师:照这样数下去,你们觉得怎么样?有什么好办法?(10厘米10厘米数)

预设:对了,10厘米10厘米的数,这比1厘米1厘米地数可简单多了,真聪明。看来在测量较长的物体却还不到1米时,10厘米的尺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师:其实10厘米在数学上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什么呢?

师:咱们先不着急下结论,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4页,翻看第一部分的内容,把你认为有可能的答案圈一圈,并举手示意。

请学生回答,读一读智慧老人说的话。

师:对了,同学们真会学习,分米,用字母dm表示,在数学上我们就把10厘米称为1分米,所以我们说1dm=10cm 

师:1分米等于10厘米,那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从你们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从哪到哪是1分米。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真厉害,都找到了1分米。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把放大了的尺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1分米,0-10厘米是1分米。

师:请你仔细盯牢这条线段,现在是多长?你是怎么想的?(1-11厘米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师:你不仅会观察,还会解释,真厉害。那现在呢?(明确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通过找一分米,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你怎么找,找足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金箍棒又开始变了,现在它有多长?(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现在呢?(2分米)为什么?谁来说。现在呢?(3分米、4分米、5分米)你又发现了什么?(0到几十厘米就是几分米)现在呢?(9分米)谁来说,仔细观察,你能告诉我1米里有几个1分米吗?所以我们说1米=10分米

师:说地真好,要想认识1分米,我们还要多角度了解它,想一想,我们的身上是不是也藏着大约1分米的尺子呢?

师:同学们真厉害,现在请你用一分米的尺子估一估你的数学书较长的一条边,再量一量(26厘米),估一估较短的一条边,再量一量,再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

2、认识毫米

师:不足1厘米,到底是多少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比厘米还小的单位可以用毫米。

师:真厉害,翻开书本34页第二部分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吧。

师:你发现了什么?对了,1厘米里的1小格就是1毫米,又认识了一个新单位。

板书:毫米,mm

师:1毫米到底有多大呢?咱们一起来认识它,请你从尺子上找出1毫米,和同桌说一说是从哪到哪。再找一段1毫米指一指。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找一找。(1毫米,2毫米……5毫米)

师:原来5毫米就是1厘米的?(一半)给你一段5毫米,你能画出1厘米的长度吗?那你能根据5毫米找到1毫米吗?5毫米里面有?(5个1毫米)

师:现在是?(10毫米,就是1厘米)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师:我们手上是不是也藏着大约1毫米的尺子呢?

师:大拇指的指甲厚度更接近1毫米,你看我们身上也藏有一毫米的尺子,多神奇呀。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那生活中都有哪些东西是1毫米的呢?一起来看看(图片展示)

师:毫米是一个这样小的单位,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和宽时很少用到,但在测量物体的厚度时却总能见到它的身影。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咱们又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现在你知道度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活动3【练习】梳理知识,综合运用

1、现在老师想在这张白纸上画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中的一个,你猜我会画哪条?为什么?

请你在白纸上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在1分米的线段里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在1厘米的线段里画一条1毫米的线段。看着这些长度单位,你有什么想说的?

2、长度兄弟排排站,怎么分辨谁是谁呢?

看板书,手指记忆法(大拇指相当于千米,食指相当于米,中指相当于分米,无名指相当于厘米,小拇指相当于毫米;然后手指叉开,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最大,表示千米和米进率是1000,其余四个单位叉开的都差不多,表示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改错

  长短各不同,本领一样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 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用 70 米 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 900毫米远。来到学校,我坐在 5米 高的凳子上,拿出 7厘米 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上语文课。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帮他改一改。为什么这样讲,能具体说说吗?

活动4【练习】小结

谁来说说看,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长度兄弟汇聚一堂了,谁愿意给这节课取个名字?

活动5【作业】作业

根据生活经验用这节课学到的单位写一篇数学日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课题】 铅笔有多长
【教案背景】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内容,实际上是《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厘米、米,以及简单的估测和测算。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千米、毫米和分米,掌握他们之间的简单换算,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为三年级上学期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体验和实际测量,认识并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议一议”、“找一找”等合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概念。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将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学和小组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为主,辅以练习、游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好吗?(略) 生:铅笔。
师:猜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请大家把桌上的铅笔拿起来,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算一下,这只铅笔有多长? 师:谁能说说这只铅笔大约有多长呢,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生:回答。 2.量一量。
师: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 生:用尺量。
师:下面我们就亲自用小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生:汇报结果。 3.说一说。
师:你们能用手表示一下10厘米是多长吗?那么谁还可以用另一种长度单位来表示呢? 生:分米。
师:对,这枝铅笔长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课件)
师: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分米。 师: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指名说。(课件:1dm=10cm)
生:齐读公式。 师:2分米等于几厘米? 生:2分米等于20厘米。
师:5分米等于几厘米? 80厘米等于几分米? 生:(略)
师:(出示课件:认识分米)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呢? 生:从0到10之间长1分米;从10到20之间长1分米„„(课件演示) 师:和同桌一起在自己的小尺上找一找吧! 生:同桌一起指出格尺上的1分米。 师: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师: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汇报。
生:齐读公式。 师:2分米等于几厘米? 生:2分米等于20厘米。
师:5分米等于几厘米? 80厘米等于几分米? 生:(略)
师:(出示课件:认识分米)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呢? 生:从0到10之间长1分米;从10到20之间长1分米„„(课件演示) 师:和同桌一起在自己的小尺上找一找吧! 生:同桌一起指出格尺上的1分米。 师: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师: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汇报。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请大家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宽、厚大约是几厘米,再用尺量一量,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测量、汇报。
师: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更精确,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生:毫米。 2.说一说。
师:1毫米有多长呢?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对,1个小格是1毫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mm来表示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是几毫米? 生:回答。(课件:10毫米就是1厘米)
师:谁能用我们数出的结果说一个等式来表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生: 1cm=10mm
师: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度。看看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生:汇报。 3.估一估。
师:请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再捏一捏、量一量。 生:汇报。
师: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生:汇报。 三、阶段小结 1.议一议。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 请你们四人小组观察米尺,一起讨论,看哪个小组的有新的发现。
生:汇报研究结果。(课件)
2.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42-43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闯关游戏。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来闯关。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7m=( )dm 3cm=( )mm 90dm=( )m 60cm=( )dm 2m=( )cm 800cm=( )m
2.画线段。我们要想准确地画出线段,在画之前,你想对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1)30mm (2)2cm5mm (3)1dm
3.判断对与错,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门的高度是2m( ); 文具盒长约25厘米 ( ); 一粒大米长2毫米( ); 小树高3分米( ); 小明的身高130cm( );
4.数学故事。他们俩谁说的对?
小亮说:这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三个曲别针的总长,所以他们一样长。 小红说:右面的木条比左面的木条长。
师:闯关游戏已经全部结束,老师祝贺大家闯关成功! 五、课堂总结
师: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然后请同学们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有多长。今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两个新朋友,还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后量一量,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比较接近1分米、1毫米,好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动机,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三点:
1、在活动体验中感知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找一找、捏一捏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例如在认识分米的时候,我事先为学生准备了长约10厘米长的铅笔放在学生的桌子上,让他们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是起到了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做到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感受。
2、在探究合作中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时,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首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此时,学生们的操作出现了问题:厘米不够怎么办?学生有了一种学习比厘米小的单位的学习需要了,最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通过数格子的方式知道了10毫米就是1厘米。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了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掌握了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3、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 电话卡、铅笔、书本和橡皮等,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让学生估测我们身边的生活学习用品,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
当然本课教学也有不足的地方:
1、每一个教学活动后都应该有一个小练习,这样便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发现小尺不是从0刻度开始量的时候,如何计算长度,教师强调的不够,如果能用课件展示一下,让学生一目了然,效果会更好。

《铅笔有多长》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长度测量单位的内容,是涉及到分米、毫米、和千米的新知识。对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要通过设计测量等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实际体验,构成表象,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充分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知道有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是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四、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五、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10厘米长的彩带、8.3厘米的彩带 六、教学流程设计
情境导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总结反思——课后延伸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猜谜语: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铅笔)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课件出示两只铅笔。
(1)师:这样的小小谜语果然难不倒大家!今天课堂上来了好多新老师,同时,也来了两只铅笔朋友,他们两个要比比谁更高,你能帮帮它们吗? 学生交流想法,判断哪只铅笔更长。
(2)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出现了分歧,那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两只铅笔谁更长谁更短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比、尺子量的方法。
(3)师:看来方法可真多呀,那么今天咱们就来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铅笔有多长。(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两只铅笔长短,激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学会用比、量等方法来进行物体间长度的比较。) (二)、探索新知——24分钟
1、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以及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1分钟 师:咱们在测量长度单位时,都必须要用上长度单位,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生:米、厘米
师:米和厘米之间又什么关系吗? 生:1米等于100厘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于学生之后学习新知识进行联系。) 2、认识分米——10分钟
(1)估一估,这只绿色的铅笔有多长?——30秒
师:为了方便大家估计测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跟绿色铅笔一样长的纸条,请你拿出来,在测量之前,老师想请你们为这只铅笔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 (2)测量验证——1分钟半
师:要想知道铅笔到底有多长,仅仅靠估一估还不行,还得拿出尺子进行量一量。你知道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注意到测量时应要对起,从0刻度开始等等细节。并组织学生进行测量。 (3)汇报测量结果——10厘米 (4)介绍分米——2分钟
师:同学的速度真快,一下子测量出了这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瞧,智慧老爷爷有话要对我们说呢。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智慧老爷爷“这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也可以说这根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师:智慧老爷爷告诉了你什么新知识?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咱们的10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也就是1dm=1cm. (引导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加深印象。) (5)感知1分米的长度——3分钟
师:通过刚刚智慧爷爷的介绍呀,都知道了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你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吗?(组织同桌两人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请生汇报。(预设:从0刻度到10刻度,从1刻度到11刻度,从5刻度到15刻度) 师小结:只要我们能在尺子上找到10厘米,就能用1分米来表示。 师: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到这么多1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建立起1分米的概念后,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方法表示出1分米有多长,建立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 (6)了解米和分米的关系——2分钟
师:刚刚同学们都测量出这绿色的小彩带的长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么,如果两个这样的绿彩带链接起来,是多少?3个呢?10个呢?(10分米还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呢?)
教师演示:老师手中是重叠的1分米的彩带,现在将它慢慢展开,1、2组的同学1分米1分米的数,3、4组的同学10厘米10厘米的数。
总结发现:10分米=100厘米=1米,也就是说1米=10分米。(板书)用字母表示1m=1dm。 3、认识毫米
(1)测量第二只铅笔的长度,说说你的测量结果。——1分钟
师:刚刚咱们对绿色的铅笔进行了测量,学习到了这么多新的知识。想不想知道红色的这支铅笔要带给咱们什么惊喜呀?请你拿出尺子,量一量,这红色的铅笔到底有多长。 生:这只铅笔的长8厘米多一些、8厘米再多3个小格。。 (2)介绍毫米——2分钟
师:咱们在用厘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不能正好读到几厘米,有时会多出几个小格,这是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毫米”。向这样的一小格表示1毫米(结合课件具体介绍),那么比8厘米再多出3小格就是3毫米。 (3)观察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2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尺子,找一找1厘米中间有几个这样的小格。有什么发现


#彭顾尚#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测期中试题 一、 填空题:1、一个火柴盒长4厘米,宽2.5厘米,它的棱长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测期中试题一、 填空题:... - 作业帮
(19350931740):[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火柴盒长4厘米,宽2.5厘米,高1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30)厘米. 2、用铁丝做一个棱长5厘米的... (√) 2、围成长方体(不含正方体)的6个面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最多有4条棱长度相等....

#彭顾尚#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练习一第五大题第一小题下面是淘气所在学校的操场平面图.如果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你能求出操场实际面积吗梯... - 作业帮
(19350931740):[答案] 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的上、下底和高,再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彭顾尚#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册中56页第7题家庭总动员的标准答案?如题:7.家庭总动员(1)数一数你家人的脉博1分能跳几下.妈妈:( ) 爸爸:( ) 我... - 作业帮
(19350931740):[答案] 1、脉搏的每个人都是80几下左右, 2、看你客厅多大了,5秒可以了吧 3、看你课文多长了,有感情的朗读3分钟,没感情的几十秒 4、快的100下左右,慢的50、60下

#彭顾尚#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应怎样复习 - 作业帮
(19350931740):[答案] 努力复习

#彭顾尚# 求文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测试题 - 作业帮
(19350931740):[答案] 倍数和因数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在36÷3=12中,( )和( )是( )的因数.在3*9=27中,( )是( )和( )的倍数. 2、24的所有因数有( ); 从小到大写出5个15的倍数( ). 3、7是7的( )数,也是7的( )数. 4、在15、18、...

#彭顾尚#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第四单元测试卷附加题的答案甲和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5:4. 悬赏分: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7 天 22 小时 甲... - 作业帮
(19350931740):[答案] 甲的原价格=90/(8-5)*5=150(元) 乙的原价格=90/(8-5)*4=120(元)

#彭顾尚#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9页包装如图的长方体纸盒,你准备选择下面哪一种尺寸的包装纸 -
(19350931740): 长方体纸盒表面积: S=(10*8+2*8+10*2)*2=232 (1)包装纸面积=29*8=232 (2)包装纸面积=30*18=540 (3)包装纸面积=85*3=255 包装不是剪裁,虽然(3)面积符合要求,但其短边只有3,无法包装10边和8边,故首先排除. 方法一: 如果将10边...

#彭顾尚# 初中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都学什么 -
(19350931740): 上册 第一章勾股定理 第二章实数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章置的确定 第六章一次函数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下册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章分解因式 第三章分式 第四章相似图形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六章证明(一)

#彭顾尚# 北师版和苏教版有什么区别
(19350931740): 第一,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还是苏教版,口算都是它们必考的题目,而且考... 这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里暂时没有的其他的知识点呢,基本上就是相同的,加减乘...

#彭顾尚# 二年级上学期北师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
(19350931740):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