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洞探险会遭受什么样的情况? 到山洞探险要带什么注意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危险之一:迷路

迷路是洞穴探险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深入地下洞穴,缺少了路标和指引,也没有准确的参照物,一切都是未知的,就连洞穴有多长、多宽、多深可能都无法知晓,四周的黑暗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据统计,世界上所发生的诸多洞穴探险失踪事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迷路而造成的。

比如越南的韩松洞,它的容积巨大,可以容得下一座40层高的楼房,或者并列排放两架波音747飞机,号称是“世界第一巨洞”。1991年的一天,当地一位农民在丛林中遇到了暴风雨,情急之下钻到了一个山洞中躲避,竟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地下世界,但是洞内漆黑一片,仿佛地狱一般,他很想进去一探究竟,但洞口向下是一处十分陡峭的斜坡,从洞里传来的是呼啸的风声和咆哮的流水声,内心的恐惧使他望而却步,直到2009年来自英国洞穴研究协会的一群探险队员才真正揭开韩松洞的神秘面纱。据探险家描述,这里眼前是一片漆黑,只能靠头灯和手电筒摸索前进,看似步行只需要走20分钟的地方要花上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偶然之间会看到一片阳光射入谷底,这个像是天花板一样的开口就是地质学上常说的“天窗”。每一次看到“天窗”,都如同是从地狱回到人间。

水下洞穴探险更是极限冒险运动中的极限,不仅面临着耗尽氧气的危险,探险家们还可能会撞上洞壁,搅浑污泥,迷乱视线。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热带雨林之下的岩石中分布着成百上千个巨大的洞穴,其中有些绵延几十公里长,而且都充满着水,探险家们为了防止迷路,他们都是集体行动,并在前进的途中拉上一条绳子,只要顺着绳子走,就能原路返回。

危险之二:地下水位上涨


洞穴中时常会有地下河或者湖泊,只闻其声不见流水也是常有的事儿,这一步还是坚硬的岩石,说不定下一步就是深不可测的水潭。地下河的水位随着季节具有明显的变化,倘若遇到暴雨,一夜之间流水充满洞穴也极有可能。


2009年12月,法国7名洞穴探险爱好者进入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的一个洞穴内探险,当他们在到达地下700米处时,突然地下河水位上涨,其中的3人被切断回路,另外4人想方设法进行营救未果,然后急忙返回向外界求救。后来一家专业的救援队来到现场,潜水小组潜入洞穴,然后用炸药炸开一条通道,才终于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此次泰国的集体失踪事件,正赶上雨季,连日降雨形成的洪水灌入洞穴之中,水位升高的速度很快,造成部分洞穴积水,给失踪人员的生命造成了更大的威胁,也极大地增加了搜救的难度。


危险之三:危险生物


洞穴往往是很多野兽的栖息地,人类到洞穴中进行探险是擅闯野兽领地的行为,很有可能遭受攻击。美国著名的猛犸洞,号称是世界上最长的“地下迷宫”,当初它被发现就与野兽有关。1797年,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中部,一位猎人打伤了一头熊,结果那头受伤的熊反过来追击猎人,猎人慌乱之下急忙逃跑,躲进了一个山洞里,然后就发现了猛犸洞。后来的探险家在洞中发现了很多生命力顽强的生物,甚至还发现了几具古代印第安人的遗体,以及印第安人用过的火把、编织的草鞋以及他们在墙上画的壁画。

有些地下洞穴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山、有水、有生物。比如我国著名的广西大石围天坑,这里洞底有洞,洞中有河,洞中还有森林,其中不仅有桫椤、冷杉等珍贵植物,还有一些盲鱼、虾、蟹等水生生物,以及濒危物种鼯鼠等。

在洞穴中被蛇或者被蝙蝠咬到实在是太常见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德洞穴,是由120个不同的洞穴组成的洞穴群,阴暗、潮湿的洞穴环境非常有利于蝙蝠的生存。在其中一个洞穴里,竟然生活着大约40万只墨西哥无尾蝙蝠。每当夜幕降临时,它们成群结队地飞出洞穴去寻找食物,然后再依次返回巢穴,犹如旋风一般,如果亲眼目睹这样的场面不知你会有何感想?蝙蝠常常带有多种病毒,一旦被感染,短时间内往往无法合理医治,倘若这些病毒被带回到洞外人群中,还有可能造成更广泛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危险之四:缺氧窒息

2013年,意大利的考古学家在希拉波利斯古城的一面墙壁旁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洞穴入口,洞口一直向外冒气。根据古希腊学者斯特拉博的记载,这里有一个“地狱之门”,里面充满了如同浓雾一般的蒸汽,任何动物进入这个洞口都会立即死亡。考古学家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地狱之门”,因为他们发现事实真的如同文献中记载的那样,几只飞鸟试图靠近这个洞口,结果都倒地死亡。其实,这些所谓的有毒气体只不过是二氧化碳,它们来自于地下温泉,是从富含碳酸钙的温泉中不断地释放出来的。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它易于下沉聚集,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体呼吸,甚至造成窒息,此类事件层出不穷。2017年11月29日,南宁市武鸣区某村4人一同进山寻宝,其中1人通过一条狭窄的石缝爬入某洞穴,然后又利用绳索下滑到了60米深的地下,可是之后再也没有上来,其余3人急忙营救,仍无济于事。后来消防队员赶到现场,但洞中复杂的地形条件和缺氧环境严重阻碍了救援行动,等消防队员进入洞穴接触到被困人员时,该被困人员已经窒息死亡。

据一些资深洞穴探险家说,洞穴中有时候还会存在有毒的气体,比如氨气,通常为大量蝙蝠的粪便堆积之后发酵所形成,臭气熏天还不是大问题,过量的氨气会造成人体慢性中毒引起呼吸道疾病,这才是最可怕的。

危险之五:温度和湿度异常

通常而言,地下洞穴得不到光照,多为阴暗潮湿的环境,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正因为洞穴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使之成为航天员训练的理想场所之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6-7月,我国航天员叶光富代表中国赴意大利撒丁岛,和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四国的其他5位航天员参加了欧洲空间局组织的洞穴训练任务。据叶光富介绍说,洞穴中阴冷、潮湿,温度常年维持在14~15℃,湿度维持在99.9%,让所有人都感到不适,很多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被冻醒。毫不夸张地说,洞穴里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恐怕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的。

极端情况下,也会有少数洞穴出现高温现象。2000年4月,北美洲墨西哥奇瓦瓦市的采矿工人正在奈卡矿地下300米深处挖掘巷道时,突然有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走进其中竟然看到这里到处长满了“利剑”,长的超过人的身高,短的也有几十厘米,都是半透明的柱状物,置身其中就像是走进了一座水晶宫殿,其实它们都是天然形成的石膏晶体。矿山主管决定立即改变巷道的方向,以免对洞穴造成破坏。不仅如此,该矿业公司还在洞口安装了铁门,严禁任何人进入其中。尽管防守如此严密,还是未能挡住洞穴对人们的诱惑,有一个工人通过一处狭窄的缝隙偷偷钻进了洞里,遗憾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欣赏一下这里的美景就失去了知觉,晕倒在洞里,等到后来被发现时已经不幸死亡。原来,这里虽然景观壮美,但不适宜人类长久滞留。因为洞里非常炎热,热量不断地从下面的岩浆中散发出来,气温高达至58℃,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人只能忍受大约10分钟的时间,所以每一次进洞都有中暑的风险。

危险之六:无通讯信号

洞穴内一般都没有手机通讯信号,一旦遇险很难发出求救信号,这就需要特别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一个人单独去探险!

据《南宁晚报》报道,2013年3月22日,南宁市马山县有3位村民出于好奇而结伴走进某山洞探险,不料其中一位在洞内将右脚扭伤无法动弹,可是山洞内没有任何通讯信号,同伴们尝试了一个多小时的自救失败后,只好让其中一人原路返回跑出山洞求救。后经当地消防队员全力救援,才将受伤的村民安全送回地面。由此事件可想而知,如果是单枪匹马去探险,受伤之后谁能及时赶到救援呢?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2014年6月8日,德国著名的洞穴探险家约翰•韦斯特霍伊泽与两名同伴前往著名的里森丁洞穴,该洞穴距离地面1000多米深米,总长约19.2公里,是德国已知最深和最长的洞穴,但内部结构复杂,没人知道内部的具体状况。然而,在探险过程中,这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竟然被落石击中,严重受伤无法行走。无奈之下,其中一名同伴历经10个多小时的攀爬重新返回地面求救。后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和克罗地亚5个国家共出动728名救援人员,包括专业洞穴探险者、医护人员和直升机机组等,历时12天,花费200万欧元(约和1700万人民币)才将其救出,被称为“史上最贵救援行动”。

其它

除了以上最显著的危险因素之外,探险中还可能面临洞穴坍塌、被狭缝卡住、饮用水缺乏等情况。总而言之,洞穴探险危险重重,总会有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因此,洞穴探险不是简单的游玩,可不能说走就走,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地质学和生物学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丰富的野外求生知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即便是专业的探险家仍有可能遭遇不测,更何况是普通驴友。所以,如果你对洞穴探险有强烈的好奇心,一定要跟随专业团队,或者参加已经对外开放的旅游项目,走那些相对成熟的探险参观路线。请大家谨记三点:不逞强、不冒险、不单独行动。



可能会迷路吧,也可能会遇到些猛兽或者受伤吧,甚至可能会感受到窒息,缺氧等等突发情况。这就是我的建议,望采纳谢谢!

断水断粮,生病

到山洞探险会遇到什么状况?~

缺氧和迷路是最主要的危险吧。
有个火把也好,可以知道氧含量,还能吓跑危险的动物。
先告诉外面的人你们进去了,约定时间还没出来就有人营救,不然等死……
量力而行,不要太激进。

安全帽:安全帽的种类很多。攀登用的合成树脂做的安全帽,最适合于洞穴探险。在选择安全帽时,不仅要求强度高,而且要求受冲击后有良好的吸收性,可以减轻头部的震动。头灯:头灯比手灯和电筒都好,可以解放双手。头灯的光源,最好是电池。若使用碳化物式光源,应配备点火器。如果想观察地下在厅的全貌,据笔者体会,五节手电筒较理想,它照射的距离比头灯要远好几倍。为了安全,随身携带几支蜡烛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照明;二是帮助检查洞里氧气是否充足。
探险服:可保护身体免遭锐利的岩角或碎石擦伤。服装料子最好是坚固,防水的棉布,既可以防止擦伤,又能防潮。
长筒胶靴:主要用于地下河,地下湖中作业,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手套:棉纱手套和橡胶手套各备一双。
食品:在洞内用的食品,其需要量要看停留的时间而定。若时间短,带上几块巧克力,饼干之类和水果就足够了;如需在洞内停留数日,那就要带压缩饼干。
标签或路标:洞穴是错综复杂的。为了不致迷路,凡经过一个交叉洞口,应在洞底或洞壁上划出路标或留下标签,这一点千万不可疏忽。否则,易进不易出,造成麻烦或不安全。
探险绳:应用尼龙制品,要求拉力强,便于携带,其长度每根在30米左右为宜。
急救药品:洞穴探险,或者科学考察,难免会发生擦伤,扭伤,骨折等外伤。随身带点消毒纱布,绷带,消毒药棉,解痛剂,止血剂,好得快喷雾剂等常备药物,可应急需。
地质锤,罗盘仪,放大镜:这三件简便的考察工具,是专业人员常备物品。一般旅游者,可以不必携带。
下降及攀登:洞穴的形态各式各样,不是高就是低,七上八下崎岖曲折。在高差两米以内的情况可以跳下;若超过两米,或垂直爬上两米,就要求掌握下降或攀登技术。如果狭窄的垂直洞穴,仅有人体可进的宽度,可用手攀岩壁,两脚分开踏壁;或背靠一壁,手攀另一壁,进行攀登或下降。如果溶洞较宽,人手无法达到另一壁,或无踏脚之处,可用辅助绳攀登或下降。把绳子按适当的间隔打上结,也可以用升降器进行升降或下降。如果坡度很陡,可使用悬垂下降技术,或者利用装配式的梯子或绳梯,金属丝梯。但要记住,使用金属丝梯或绳梯时,必须加有安全绳,以利他人给予必要的保护;同时,在金属梯平行的安全绳上,安装攀登器,也是确保自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舒英浦# 探洞的一些注意事项有哪些? -
(18576872908): 世界知名洞穴探险爱好者、英国红玫瑰洞穴俱乐部创始人之一艾琳·林奇认为,洞穴探险是一项富有冒险色彩的休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集体创造性的运动,而且每个探险队员必须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独立”意味着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术...

#舒英浦#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山洞探险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
(18576872908): 汤姆在洞中迷路了,原因是他想和贝奇两个人去探索没人去过的地方,结果和大家走散迷路.他们开始很乐观,汤姆坚信他能找到路,结果越走越远.他们忍受饥饿和恐惧,汤姆小小的“结婚蛋糕”也没有起到缓解饥饿的作用;在寻找出路的时...

#舒英浦# 洞穴探险需要的装备及注意事项 -
(18576872908): 洞穴探险装备 1、服装:考虑当地的气候和洞内气温、水温,以轻便简洁为原则,不需要太考虑服装的防水,因为洞内的湿度接近饱和,防水面料会阻碍汗水和热量的快速排出.可以使用兼顾耐磨和透汗的TC材料的连体服.服装颜色鲜艳有利...

#舒英浦# 洞穴探险怕什么 -
(18576872908): 怕蝙蝠,黑暗,未知的世界.

#舒英浦# 恶劣天气对探险有何影响 -
(18576872908): 户外防雷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三是避开高大独立的物体;四是去除各种导电物体. 1..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后很快...

#舒英浦# 在峡谷探险要注意些什么? -
(18576872908): 1――尽量不要在没有固定的岩石上,站立着弯腰伸手去拉下面和你体重相当的的人;要身体向后,手的拉力尽量贴近腿的蹬力作用线,或者身后有粗树或人手可以固定自己;或用段绳索. 2――尽量不要两个人手握手,从下往上拉人;要彼此...

#舒英浦# 到溶洞探险为何不能用手电筒照明?求化学解释
(18576872908): 判断氧气含量的情况,如果氧气变低的话,火把的火焰会变小,当氧气很低的时候会熄灭,所以当火焰变小的时候你就要开始走出去山洞了.还有就是山洞的温度比较低可以起到取暖的作用.还可以躯赶一些暗出的鸟虫动物等,起到保护我们的作用.谢谢

#舒英浦# 到山洞探险要带什么注意什么? -
(18576872908): 头灯 20m绳索 钩子 口哨(小喇叭) 比较厚的衣服 打火机 火柴 手电筒 匕首 1.5m长左右的结实木棍或钢管 太阳镜(出洞口时用,眼睛怕阳光) 注意蛇 鞋要高帮的已免崴脚 实物要比计划多备出一天的

#舒英浦# 参加洞穴探险活动需要带哪些装备? -
(18576872908): 安全帽:安全帽的种类很多.攀登用的合成树脂做的安全帽,最适合于洞穴探险.在选择安全帽时,不仅要求强度高,而且要求受冲击后有良好的吸收性,可以减轻头部的震动.头灯:头灯比手灯和电筒都好,可以解放双手.头灯的光源,最好...

#舒英浦# 山洞探险需要配带什么装备? -
(18576872908): 攀登绳是出洞和求援的必须品,安全扣配合攀登绳使用或者伞绳,伞绳是保护探路人员失足安全,可同时配合攀登绳使用.巧克力食物是保证探洞人员的热量和体力,必需品.手电,信号灯,荧光棒,手电使用中白光的,在户外探洞容易分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