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体包括什么? 我国法律的主体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我国,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包括国家、机构和组织以及公民。

扩展资料: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1.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

  2.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客体。它是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没有法律关系的客体作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因此,客体是构成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

  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在一定条件下依照法律或约定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人们之间利益的获取或付出的状态。

参考资料:法律主体_百度百科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扩展资料: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此处所说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将法人等“人和组织”类推为法律主体。至于法律主体是否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就应当承担义务或者责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普遍的认识是,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但也有学者认为,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者仅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人,也应当是法律上的主体。

从人生存于法律之中而言,的确找不到一个仅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人;但是,从特定的权利角度而言,享有权利是否就一定伴随着某种特定的义务和责任,这倒也未必。例如个人享有隐私权,这种“自我封闭式”的权利就不一定非得对应某种特定的义务。

在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不同与法律主体。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法律主体是很广的一个概念比如国家是法律的制定主体,公民和法人是法律的承受主体。
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主体不一定相同!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公民等是主体,刑事法律关系中公民。法人、国家、都是主体。

你好

既然被股东购买,那就是信用社把这个债权转让给了股东,通知你后就生效,这样只有这个股东才能向你要钱。

经济法律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
(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2)、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它们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
3.国家。


#殷志侧# 有谁知道法人是什么意思呢?法律主体和法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
(18346756319): 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由公司承担.法人代表是指根据法律,其行为被视为法人的行为,其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权利和义务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法人不是人而...

#殷志侧# 会计主体跟法律主体有什么区别?各是什么?可以的话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
(18346756319): 会计主体包括法律主体.所以你常会见到一句话“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这是因为法律主体必须要求该主体具有法律上独立主体的资格,而会计主体不要求.比如一家公司是法律上独立的主体,是法律主体,同时它也要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主体;但这家公司的某个部例如销售部,它不是法律上主体(不能以“销售部”的名义去法院进行诉讼,只能以公司名义),但它每个月要进行销售方面的会计核算,是会计主体.

#殷志侧#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对吗?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好吗? -
(18346756319): 不对,法律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法律主体包含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经济法中的内容.

#殷志侧#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范围包括什?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范围包括什么
(18346756319): 答案:B 参考理由: 6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 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殷志侧# 请问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 -
(18346756319): 法律关系主体:指参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目前我国法律关系主体通常是 公民(自然人) 法人(包括企业法人和机关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国家.

#殷志侧# 民法上的“人”是指民事主体,包括哪些 -
(18346756319):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民事主体.

#殷志侧# 考试知识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18346756319): 1,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选ABC

#殷志侧#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范围有哪些?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范围有哪些
(18346756319):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 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此处所说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将法人等“人合组织”类推为法律主体. 在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不同与法律主体.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殷志侧# 会计法律关系的主体只包括独立核算的单位 错在哪 -
(18346756319): 法律主体就是有独立法律人格的法人等单位,比如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它作为一个法人(法律主体)肯定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但是,如果这家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在外地另成立一个下属的分公司,那么这家下属分公司按照法律规定是没有法人资格的,它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它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要由它所属的那家股份有限公司来承担.但是,这家分公司却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要按照会计法与公司章程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并定期编制、提交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会计假设同样适用于这家分公司.所以,一个法律主体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却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殷志侧# 怎么理解会计中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法律主体是什么意思? -
(18346756319):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从企业来说,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