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兴和比都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七律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望采纳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律诗是什么?~

什么是绝句和律诗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所著的七言律诗


#申饺狡# 有关八句律诗的格式 -
(13397767501): 律诗形式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

#申饺狡# 律诗的规则有什么? -
(13397767501): 讲究对仗,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并词性相同 有平仄之分(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字数对仗:1.3.5不论2.4.6分明

#申饺狡# 律诗的概念是什么? -
(13397767501): 有五言和七言 有八句(4个句号.绝句有2个)组成的押韵诗

#申饺狡# 唐代格律诗格律上有何要求?你认为这些格律的目的是什么? -
(13397767501): 这个很复杂,简要说下:1、律诗中间的两联是要对仗的,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律诗的每一联的上句和下句在平仄上要求相反,原则上是每个字都要对,但是实际操作时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只在第二,四,六个字相反.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律诗的每一联和下一联的对应句在平仄上要求相反,与下下联的要相同.也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如:“国破山河在”与“感时花溅泪”与“烽火连三月” 基本的就是这些.

#申饺狡# 古诗各写六联是什么意思? -
(13397767501): 解答 “联”是指律诗中两句之间的关系说的,律诗一般是八句,两句为一联,共分四联.一、二两句为第一联,又叫首联;三、四两句为第二联,又叫颔联;五、六两句为第三联,又叫颈联;七、八两句为第四联,又叫尾联.

#申饺狡# 律诗的四联分别叫什么 -
(13397767501):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 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 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 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其中“颈联”“颔联”要对偶!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申饺狡# 律诗的意思 -
(13397767501):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①撑②小艇③, 偷采白莲④回. 不解⑤藏踪迹, 浮萍⑥一道⑦开⑧.诗词注释: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④白莲:白色的莲花.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诗词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申饺狡# “八句律诗”的格式是什么? -
(13397767501): 格式是:每首诗的每句都必须是八个字. 1. 律诗: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