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难倒了全世界(3)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四: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由德国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于1859年提出。它是数学中一个重要而又著名的未解决的问题(猜想界皇冠)。多年来它吸引了许多出色的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1901年Helge von Koch指出,黎曼猜想与强条件的素数定理等价。现在已经验证了最初的1500000000个素数对这个定理都成立。但是是否所有的解对此定理都成立,至今尚无人给出证明。 黎曼猜想所以被认为是当代数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数学和物理结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大前提下被证明。大部分数学家也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确的(约翰·恩瑟·李特尔伍德与塞尔伯格曾提出怀疑。塞尔伯格于晚年部分改变了他的怀疑立场。在1989年的一篇论文中,他猜测黎曼猜想对更广泛的一类函数也应当成立。)克雷数学研究所设立了$1000000美元的奖金给予第一个得出正确证明的人。

历史研究

黎曼1859年在他的论文中提及了这个著名的猜想,但它并非该论文的中心目的,他也没有试图给出证明。黎曼知道ζ函数的不平凡零点对称地分布在直线s = ½ + it上,以及他知道它所有的不平凡零点一定位于区域0 ≤ Re(s) ≤ 1中。 1896年,雅克·阿达马和Charles Jean de la Vallée-Poussin分别独立地证明了在直线Re(s) = 1上没有零点。连同了黎曼对于不非凡零点已经证明了的其他特性,这显示了所有不平凡零点一定处于区域0 < Re(s) < 1上。这是素数定理第一个完整证明中很关键的一步。 1900年,大卫·希尔伯特将黎曼猜想包括在他著名的23条问题中,与哥德巴赫猜想一起组成了希尔伯特名单上的第8号问题。同时黎曼猜想也是希尔伯特问题中唯一一个被收入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千禧年大奖数学难题的。希尔伯特曾说,如果他在沉睡1000年后醒来,他将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黎曼猜想得到证明了吗?[1] 1914年,高德菲·哈罗德·哈代证明了有无限个零点在直线Re(s) = ½上。然而仍然有可能有无限个不平凡零点位于其它地方(而且有可能是最主要的零点)。后来哈代与约翰·恩瑟·李特尔伍德在1921年及塞尔伯格在1942年的工作(临界线定理)也就是计算零点在临界线Re(s) = ½上的平均密度。 近年来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清楚的计算大量零点的位置(希望借此能找到一个反例)以及对处于临界线以外零点数目的比例置一上界(希望能把上界降至零)。

五: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与质量间隙是理论物理中规范场论的一道基础问题,必须在数学上严格证明杨-米尔斯场论存在(即需符合构造性量子场论的标准),亦要证明它们有质量间隙,即模型所预测的最轻单粒子态为正质量。2000年,克雷数学研究所悬赏各一百万元的数学七大千禧年难题,其中一道题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同质量间隙。

背景 我们所知多数非凡(nontrivial)--即有相互作用--的4维量子场论皆有cutoff scale的有效场论。因多数模型的beta-函数是正的,似乎大多数这类模型皆有一支Landau pole,因我们完全不清楚它们有没有非凡紫外定点。故此,若每一scale上皆定义有这样的量子场论[注 1],它只可能为单纯的自由场论。 然而,有不可交换结构群的杨-米尔斯理论(无夸克)例外。它有一种性质称为渐近自由,指它有一单纯的紫外定点。因此,我们可以寄望它成为非凡的构造性(constructive)四维量子场模型。 不交换群Yang-Mills理论的色禁闭性已有符合理论物理严谨性的证明,但未有符合数理物理严谨性的证明[注 3]。基本上,换言之,过了QCD尺度(或者这里应称为禁闭尺度,因为无夸克),那些色荷粒子被色动力学的“流管”连着,所以粒子间有线性势(“弦”张力x长度)。所以胶子之类自由贺粒子不可能存在。若没有这些禁闭效应,我们应见到零质量的胶子;但因它们被禁闭,我们只见到不带色荷的胶子束绑态——胶波。凡胶波皆质量,所以我们期望质量间隙。 格点规范场论的结果令不少工作者相信,这个模型真的有禁闭现象(由Wilson圈的真空期望值的下降的“面积规律”(area law)看出),但这项结果还没有符合数学的严慬性。

上一页 2 /4 下一页

~


#尹陶治# 世界八大数学难题是什么? - 作业帮
(19324825660):[答案] 世界上八大数学难题(看似简单) 1.哥德巴赫猜想:1个偶数可分为2个质数相加《本题未解》(本题被誉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陈景润证明了1个偶数可分为1个质数加上2个质数相乘,俗称1+2) 2.费马猜想:任意自然数abc,当n大于2时,a的n次方...

#尹陶治#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谁也做不出来 -
(19324825660):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P/NP问题 P/NP问题是在理论信息学中计算复杂度理论领域里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它也是克雷数学研究所七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P/NP问题中包含了复杂度类P与NP的关系.1971年史提芬·古克(Stephen A. Cook)和Leonid Levin相对独立的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即是否两个复杂度类P和NP是恒等的(P=NP?). 复杂度类P即为所有可以由一个确定型图灵机在多项式表达的时间内解决的问题;类NP由所有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验证解是否正确的决定问题组成,或者等效的说,那些解可以在非确定型图灵机上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出的问题的集合.很可能,计算理论最大的未解决问题就是关于这两类的关系的:

#尹陶治# 世界上数学10大难题是什么?
(19324825660): 难题”之一:P(多项式算法)问题对NP(非多项式算法)问题 难题”之二: 霍奇(Hodge)猜想 难题”之三: 庞加莱(Poincare)猜想 难题”之四: 黎曼(Riemann)假设 难题”之五: 杨-米尔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难题”之六: 纳维叶-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 难题”之七: 贝赫(Birch)和斯维讷通-戴尔(Swinnerton-Dyer)猜想 难题”之八:几何尺规作图问题 难题”之九:哥德巴赫猜想 难题”之十:四色猜想

#尹陶治# 世界上最难得题是什么 -
(19324825660): 数学之最:世界上最难的23道数学题1.连续统假设1874年,康托猜测在可列集基数和实数基数之间没有别的基数,这就是著名的连续统假设.1938年,哥德尔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和世界公认的策梅洛–弗伦克尔集合论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1963年...

#尹陶治#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是什么?
(19324825660): [56]数学家千禧年大奖千禧年大奖难题(MillenniumPrizeProblems),又称世界七大数学难题,是七个由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ClayMathematicsInstitute,CMI)于2000年5月24日公布的数学猜想

#尹陶治# 世界上最难得数学题 -
(19324825660):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能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尹陶治# 世界最难的数学题是什么? -
(19324825660): 最简单:1+1=? 最难: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素数的和,简写为1+1,可不是那些道听途说的人说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的弱智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无人证出,人们将它弱化为如下猜想,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m个奇素数的积与n个奇素数的积的和,人们的目标就是减小m与n值,直到m=n=1.目前最好的成绩是由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的,他证出了1+2.

#尹陶治#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有哪些 -
(19324825660): 规尺作图三大难题: 1.三等分任意角. 2.倍立方体,即作一个体积是给立方体体积2倍的立方体. 3.化圆为方,即作出与给定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尹陶治#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 -
(19324825660): 1.连续统假设1874年,康托猜测在可列集基数和实数基数之间没有别的基数,这就是著名的连续统假设.1938年,哥德尔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和世界公认的策梅洛–弗伦克尔集合论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1963年,美国数学家科亨证明连续假设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