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为什么没并入历史 历史上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是不是真的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所谓的“虞”也称“虞夏(舜)”或“有虞氏”。说到“虞夏”就不得不提到“唐尧”,因为这俩基本上是一块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合称为“唐虞”。就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期”。

《论语·泰伯》:“ 【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此外,在《墨子·明鬼》、《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其实,很好理解, 唐尧的代表人物是【尧】,虞舜的代表人物是【舜】,正如夏朝的开创者是【禹】(也有说是从启开始),这三个人单独说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是放在一起您肯定熟悉,不就是尧舜禹嘛。

所以,唐尧和虞舜代表的是夏禹之前的时期,由于许多古文献中又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于是在民国时期就有学者呼吁:“给‘有虞氏’一个地位。”

然而,有记载不代表就算是一个朝代,就目前来说就是夏王朝的存在,证明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在夏之前的朝代呢?不过,这当然不是不承认虞为一个朝代的理由。

为什么不承认唐虞或虞为一个历史朝代?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不承认唐虞的存在,而是不承认它们作为一个正统的王朝存在!原因有三:

其一:虽然古文献中不少有关于唐虞也好,虞夏也好的记载,但是,毕竟不是主流,主流的还是以夏为起点。就是同样在《论语》中也是以夏为起点。

《论语》中的名篇:

子知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什么意思呢?子知问:“在周之后会怎样呢?”

孔子说:“殷商承袭夏朝礼制,继承的和剔除的是知道的,周承袭殷商的礼制,承袭了多少也是知道的,在周之后的朝代也是这样,对于周朝的礼制肯定也会有所继承,这样的话就不难推测后世会怎么样了。”

从这篇可以看出孔子也是支持夏、商、周三代说的。

此外,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它确定的是啥?夏本纪!可不是“唐虞本纪”,也不是“虞夏”本纪!

其二:原本关于夏、商的记载就很少,还是后面发现了甲骨文后,商朝的地位才稳固了。然而,关于夏朝,目前也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文献资料。并且,在有了现代考古学之后,讲究“二重证据法”,也就说光有文献还不行,还要与考古发掘相辅助。二者,缺一不可。

其三:其实,不被承认的又何止一个唐虞,在历朝历代更替中,有多少短命王朝或非正统王朝不被承认?很多吧。比如王莽时期,人家可是当了皇帝的,一样也不能算是一个单独的朝代啊,还有南宋、北宋之间,据说也有一个,但是也是不被纳入正史的。如果,随随便便一个时期都能纳入正史,那么中国的朝代可就多了去了。

没有阴谋,也不是刻意隐瞒,只是没有将虞朝划为(正统)王朝的范围。

太早了,唐尧和虞舜、夏禹都算是部落时代,还没有形成国家的概念。而且缺乏具体佐证。
严格来讲,直到商朝才有完整的国家概念。

我觉得应该是没有足够多的证据,能够证明历史上的这些时代存在,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虞舜是存在,这个应该是一个问题,并不能够依据史记上面的一段记载,就能够证明历史上证实存在这些时代,更多的应该依靠一些考古学方面的一些证据。

都说夏朝前面还有虞朝甚至还有好几个朝代那为什么没有历史记载?~

没发现专门的记载书籍文件也没有遗址,也许淹没在历史的战乱中了。
只有侧面的描述,左传,国语,韩非子等书中提到过这个朝代

虞朝[1] ,又称虞舜王朝,与唐尧建立的唐朝,并称唐虞[2] 。《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刊发王树民同志的学术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
有虞王朝
虞朝,是唐尧死后建立的王朝,他继承了唐尧时期的一切政治遗产,包括人才的任用和国家的体制,都是延续着唐尧时期的制度。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大禹之功”,“天下明德皆自大禹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
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
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方国或部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

良渚古城
名。古史传说中著名的圣王舜,就是有虞部落的首领。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古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现今通行的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以夏朝的建立作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不但使虞非朝代说的影响空前扩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说与虞属原始社会说的合一。这样一来,我们在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时就不得不回头对虞非朝代说的论据重新作一番验证了。


#柴高骆# 虞朝前面有几个朝代或者部落还有一个朝代是辽是不是因为这是虞朝前面
(18485131136): 辽是与宋并存的大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中是独立成册的.你说的那个朝代没有听说过.中国人被外族入侵的历史从不以此为耻.反而当成自己的历史沾沾自喜.所以不存在认为是国耻不记载的问题.

#柴高骆# 中国最早时代是什么时候 -
(18485131136): 各种类人猿,是考古发现的最老记录. 旧石器时代,是已知考古发现的最早人类时代. 三皇五帝是神话时代. 虞朝是已知被记载的朝代,但不是信史. 夏是已知最早的信史朝代.

#柴高骆# 历史上,在夏商周之前有没有朝代? -
(18485131136): 应该没有,史书记载夏朝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 而之前的都只是部落,并不算是朝代

#柴高骆# 那个朝代是最早诞生了? -
(18485131136): 你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是:虞朝(虞朝在夏商周的前面)这个神秘且不为人知的朝代便是虞朝里的.在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却是记载了很多关于虞朝的,而《韩非子》中更是提到了虞夏两千年,这是说两个朝代一共存在了两千年,但是我们都知道的夏朝只存在了四百多年,所以正是说明了虞朝是存在了一千六百年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王朝?是神话还是上古时代?

#柴高骆# 中国历史上有个虞朝你知道吗 -
(18485131136): 知道啊,有这种传闻,可是,问题是就连夏朝的历史,由于过于神话色彩和缺少实质的证据,在考古界都是不被认可的朝代,更别说夏朝之前的了,就算有,也应该是部落性质的吧.

#柴高骆# 请看完详细说明后回答问题:如果夏朝之前有朝代,那么黄帝王朝和虞朝哪个合适? -
(18485131136): 历史无法完全复原 很多都是以前的传说 因为各地的差异难以肯定 夏朝之前的话应该是黄帝

#柴高骆# 尧舜禹时期是什么朝代?是虞朝吗?
(18485131136): 尧舜禹的的时期是不能称之为朝的.他们不是天子,而是各个部落共同推举的联盟首领,他们和其他部落之间不是君臣之间的那种从属关系,而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联盟关系.的当然了,推举他们首先是因为他们所领导的部落实力强大(武功),二是因为他们比较聪明,会做人(高德).

#柴高骆# 夏朝之前有没有朝代,是不是虞朝? -
(18485131136): 这只是一种学说罢了 考古学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能够找到证明虞朝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不像夏朝商朝那样,都是有很明确的文物来佐证自己的存在的,这也是人们愿意承认夏商朝而不承认之前的朝代一样. 虞朝之说的论点如果确立、确认,那么中国的历史通称就要改变.“中国上下五千年”就要改为“中国上下六千年”,“五千年华夏文明”就要改为“六千年华夏文明”.如果如此,那么,永济历史的现今的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柴高骆# 谁知道虞朝的详细历史!?补充:夏朝之前的!尚书开篇为虞夏书!
(18485131136): 春秋时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