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把德莫克利特称为夸克幽禁的形而上学之父对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夸克幽禁”与物质是否无限可分
在物质结构理论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提出的种种粒子假说中,以夸克模型提出的哲学问题最为突出。由美国人盖尔曼于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设定一切强子都是由更基本的夸克组成。本来这一假说就突破了曾经较长时间人们认为强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因而称为“基本粒子”的静止观点,但是,由于高能物理曾在较长时间里还没有像在原子中分出自由电子、中子、质子那样,把夸克从强子中分出来,也没有实验证明“自由夸克”的存在,多数物理学家据此断言“夸克”是被“幽禁”起来了。更有人由此认为,所谓“夸克”只是抽象的数学点,而不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实体,“基本粒子”不能再分。于是在哲学上就提出了物质究竟是否无限可分这样一个尖锐的哲学问题。如果承认物质不能无限可分,就等于否认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永恒性,导致物质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
(1)夸克模型虽然在解释等多的新型粒子的特性方面(如生成、湮灭、散射、衰变等)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它同其他基本粒子模型一样,毕竟还是一种科学假说,有待于科学实验进一步证实。在高能物理尚未完全弄清微观粒子内部的真实关系前,我们没有理由凭着一个夸克假说就对哲学上物质无限可分性观点轻易地产生怀疑和动摇。
(2)对“夸克幽禁”,60年代以来由于加速器能量的探测器性能的突飞猛进,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逐步发现了强子确有其内部结构。无论用电子还是中微子轰击核子。实验结果都显示出核子内有点状粒子结构的迹象。既然实验表明强子内部有其特异的性质和结构,那么一旦清楚地认识了它,掌握了其内部特殊的运动规律,就必然能够找到特殊方法把比强子更为基本的东西释放出来。事实上,随着有关强子结构的复合模型的显著改进,六种夸克的预言,到1995年基本都被证实了,高能物理界甚至还提出了有没有比夸克和胶子场更基本的东西的问题。人们越来越坚信“基本物质并不基本”,不仅强子可分,轻子和层子也是可分的。
(3)对物质无限可分性要作辩证理解。物质无限可分性作为哲学命题,是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物质不灭和转化的物质观相联系的,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哲学内容。有人简单片面地认为,一讲物质无限可分,就是指某种简单的物质总可以分割成更小更简单的物质实体。诚然,对具体事物的量的分割,“日取其半”,总有极限,不可能“万世不竭”。但是,由于自然界的物质无限众多的复杂多样性和联系发展的无限性,各种物质及其形式都存在着特定的运动形式,具有质和量相统一的特定的界限,因此,物质的可分性也必然存在着无限复杂的多样性。物质无限可分性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量的分割,也不仅指物质内部要素和结构层次的不可穷尽性。
突飞猛进的自然科学要求哲学向前发展,这就必须时刻关注着科学前沿的新发现,并从它们所提供的材料中作出哲学的研究和概括,以发挥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作用

科学家们把德莫克利特称为夸克幽禁的形而上学之父对吗
你好,楼主,科学家们把德莫克利特称为夸克幽禁的形而上学之父是对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对古希腊早期素朴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


#却希战#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朴素唯物主义 -
(13836642131): 机械唯物主义 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证据是将物质归结于原子的组成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不能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

#却希战# 德谟克利特的唯物原子论属于哪种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的唯物原子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证据? - 作业帮
(13836642131):[答案] 机械唯物主义 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证据是将物质归结于原子的组成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不能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

#却希战#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原子组成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作业帮
(13836642131):[答案]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首先,其所在的时期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属于古代;其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而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

#却希战# 怎样理解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
(13836642131):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以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从古希腊哲学思想中发展起来的.由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发展起来的原子论学说,不但是以后的唯物主义,...

#却希战# 从希腊哲学史的视野来看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究竟有何意义? - 作业帮
(13836642131):[答案] 原子论是形而上学个体的研究对象. 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形而上学不好把握“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是一种短命的个体.与亚力士多德与巴门尼德的个体不是一回事.

#却希战# 德谟克利特的认识二元论思想是什么?
(13836642131): 二元论的思想贯穿了德谟克利特哲学体系的始终.他区分了知识的两种基本类 型: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然后又阐述了两种伦理观:享乐主义与幸福论,以及两 种对实在的认识:现象的实在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实在.现象的实在指我们 关于表象的知识,而形而上学的实在则指那些关于实在客体的知识,即关于客体的真的本质的知识.形而上学的实在,指的是绝对,而不是相对,是关于存在的知识 或者对象的本质的知识.德谟克利特为哲学史上两种针锋相对的学说拉开了序幕, 这两种哲学就是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与相对主义密切相联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却希战# 德谟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正确吗
(13836642131): 哲学问题不应简单的以对错涵盖,要辩证的去思考.而且这是赫拉克利特说的.他把... 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

#却希战# 「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
(13836642131): 形而上学是研究终极现实的哲学,如果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打个比方,万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里面是什么,原子,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核和和外电子,然后一路切割到夸克,切不动了,那么问题来了,夸克是谁创造的?科学解释不动了,这时信徒们开心死了,立马跳出来说,神创造的,那么,神又是谁创造的? 一句话就是,一路why到“底“,这个“底”就是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 你的问题里本身——「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本身就包含着部分答案不是吗?

#却希战# 德谟克利特认为应该如何获得快乐?
(13836642131): 在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之中,形而上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而伦理学的目 标就是获取幸福,也就是获得心灵的健康、平静的状态,达到满足.德谟克利特认 为享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