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关于友谊的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蔺相如与廉颇

在战国时期,赵国属于有道之国。

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大。

主要内靠大臣蔺相如以德治国,管理国事。

外靠大元帅廉颇,英勇善战,保卫国土。

人民才过上太平日子、安乐生活,百姓无不感激赵王用人英明。

那时侯,赵国在邯郸建都,内有蔺相如,外有廉颇,一文一武,忠心耿耿,尽心尽责,成为赵王左右两翼。

历史鉴证:“君无良臣国运衰,将无良友吃败丈。

”这话千真万确,蔺相如生为一代名相,主要是胸有大志,海量待人。

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事,宁愿委屈自已,也不肯让国家受到一点损失。

所以,人们称:为海相。

廉颇大将生性好强,由于屡建战功,战胜齐、魏、燕等国,战功卓著,被任命为上卿,自以为功劳盖世,骄满朝岗。

蔺相如原来只是赵国宦官缪贤的家官。

赵惠文王时,得到了楚国的和氐璧,秦昭王知道后,送信给赵王,愿意拿15座城邑换取宝玉。

赵国君臣怕秦国欺骗,又惧怕秦国的武力,久久拿不定主意。

缪贤举荐了蔺相如,赵王就派他捧着宝玉到了秦国去。

秦王在章台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把宝玉献上秦王十分高兴。

蔺相如见秦王没有割让15座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宝玉上有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一看”。

秦王就又把宝玉交给他,蔺相如后退几步,靠着殿柱,愤怒地说:“我看到大王没有诚意将城邑交给赵国,所以我又把宝玉收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就把宝玉和我的头一起在柱上撞个粉碎!”秦王怕他撞破宝玉,连忙答应割城给赵国。

蔺相如又要求秦王斋戒五日,在朝堂上设大礼接见,才献上宝王。

秦王知道无法强取,只好假意答应。

蔺相如料定秦王一定会违背诺言,便派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打扮成为老百姓,从小路把宝玉送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后,蔺相如又对秦王说:“秦国历代国君,素来不坚守盟约,现在秦强赵弱,如果秦国真有诚意,就先割让15城邑给赵国,赵国不敢留下宝玉得罪大王。

”秦王见无法骗取宝玉,只好作罢。

蔺相如回国后被任命为上大夫。

过了两年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进行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不打算去赴宴。

廉颇、蔺相如认为赵王不去,就表示赵国软弱胆小。

这时,才赵王决定赴会,由廉颇、蔺相如跟随前往,廉颇一直送到边境处。

在渑池宴会上,秦王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说:“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弹一回瑟吧?”赵王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立即记下了这件事。

这时,蔺相如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的音乐,我献上瓦缶请秦王为赵王敲一敲。

”秦王很生气,不答应。

蔺相如捧着瓦缶上前,跪在秦王面前请他敲,秦王仍不肯。

蔺相如说:“你如果不敲,我就在这五步之内,拿我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

”秦王的侍从要杀蔺相如,蔺相如大声呵斥,侍从们都溃退了。

秦王不得己,只好敲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便回头招呼赵国史官也记下了这件事。

秦国的大臣要求赵国拿出15座城邑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相对地要求秦国拿出都城咸阳向赵王献礼。

一直到宴会完毕,秦王始终无法压倒赵国。

这时,廉颇巳在边防布署了大量军队,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王回国后,晋升蔺相如为上卿,这时廉颇有点不服,再加小人吹捧,廉颇一时与蔺相如对立起来,不可开交,处处找蔺相如的麻烦。

蔺相如出巡走大道,廉颇大道阻拦,蔺相如绕小道行,廉颇小巷档道。

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只好委屈求全,回府不出。

在此种情况下,不少官员向蔺相如敬言说:“你身为一品臣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受这么大耻辱,知情者,知你是高风亮节,不知情者,会认为你有短处,怕廉颇抓你的把柄子。

你一二三、三二一再次宽让,廉颇更会得风扬碌珠。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蔺相如坚持稳定不动摇,以和为贵,善待一切,委屈求全,顾全大局。

有一天,秦军前来侵犯赵国领土泽州大地,赵王立刻下旨,火速派廉颇大元帅领兵出征。

廉颇连夜启程,发兵泽州。

在路上心里想,时机来了,如果蔺相如敢在粮草后勤上发难,宁愿丢了泽州,也要和蔺相如说个高低,有蔺无廉,有廉无蔺。

他没想到蔺相如先行一步,亲自出马,来在泽州大地莒山脚下,将粮草备足备妥,对营坊安排的停停当当。

廉颇领大军到此后,见蔺相如在此接迎供侯,禀然大悟,深感自愧不如。

他亲自用战刀,在莒山砍下几把荆条,背在肩上到蔺相如勤后住地,跪在帐蓬门外——负荆请罪!并高声呐喊:“傲则误国,罪该受刑……。

”蔺相如明白廉颇一片赤胆忠心,立刻走出帐蓬,将大元帅扶起,让进内屋,热情接待。

从此留下《将相和》的美名传遍全国。

据传言:东莒村是蔺相如的故里,原叫蔺家庄,自从廉颇负荆登门请罪后,蔺相如为了让后人吸取教训,懂得和则贵的道理,才把蔺改为莒,其意草头下两个口,上下一心,互相宽让,才能成就大事。

故安排后人自己死后,一定葬在廉颇负荆之树下。

所以,蔺相如的坟墓葬在莒山顶上。

从此这座山,叫:莒山。

蔺家庄叫东莒村。

当地人们为了记念蔺相如,在莒山的正顶修下了蔺相如祠堂庙,每年阴三月十八日,庙会三天,以表记念。

~


#缑畏毅# 历史上有关于友谊的简短典故 -
(17720088016): 杨角哀和左博桃的杨左之交,已死全义,非常惨烈:燕国名士羊角哀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共往投奔.路遇风雪,衣薄粮少,左伯桃并衣粮于羊角哀,自入空树死.羊角哀入楚为上卿,备厚礼葬左伯桃.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诉说被墓邻滋扰,不得安息,醒后即拔剑自刎,急赴九泉去护故人.后世遂称友谊深厚者为“羊左”、“羊左之交”.

#缑畏毅# 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故事 -
(17720088016): (格子整理)古今中外友谊故事 01、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

#缑畏毅#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关于友谊的典故,你能给大家衣讲吗 -
(17720088016):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缑畏毅# 中国古代的友谊事例 -
(17720088016): 《三言二拍》里有很多.如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高山流水).孝心方面如二十四孝故事.网上有很多.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http://www.tingbook.com/Player/198-1.html 二十四孝故事: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5-03/08/content_2666176_1.htm

#缑畏毅# 有关友谊的历史典故小故事250字左右 -
(17720088016): 管鲍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

#缑畏毅# 中国古代反应朋友之间的友谊的故事有哪些
(17720088016): 夸父:最佳长跑运动员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长跑运动员,夸父势必凭借其“辉煌”战绩而载入史册.夸父从小便患有癫痫性脑膜炎,十分怕黑.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一...

#缑畏毅# 历史上名人的友谊故事 200字 - 作业帮
(17720088016):[答案] 最有名的莫过于钟子期、伯牙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的内容和演奏时的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结拜为兄弟.并约定一年以后...

#缑畏毅# 关于历史上反映朋友之间的友谊故事标题,5个 - 作业帮
(17720088016):[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钟子期伯牙蔺相如与廉颇羊角哀和左伯桃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

#缑畏毅# 关于友谊的历史故事 -
(17720088016): 一、管鲍分金 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的还不错,可是有人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已欠的一些债,哈哈!这钱还没入帐就给花了,现在会计上的名词...

#缑畏毅# 历史上有哪些朋友之间的友谊是自然形成的典故?希望是比较有名的故事 - 作业帮
(17720088016):[答案] 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叔齐伯夷饿死首阳山,管鲍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