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点从A地出发匀速骑车前往B地,7点到达两地正中间的C地, 2020年国考行测备考:重要的题目做三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很多人用全程路程来答也是一样的,答案的是返程一半路程等于另一半路程为等式,我用的是全程,也就是去和回的AB距离相等,设速度为V去,那么2V去为AB距离,返程时明显是上坡,而且时间返程一半路程用了2小时,也就是多用了一小时,所以V返=V去/2,返程一半,在原来的速度加一米每秒,返程后半路程等式:1.5(V去/2+1),所以最后等式为2V去=V去/2*2+1.5(V去/2+1),解得V去=6,路程2V去=2*6*3600=43200米=43.2公里。

[单选]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从A地出发匀速骑车前往B地,7:00时到达两地正中间的C地。到达B地后,小周立即匀速骑车返回,在10:00时又途经C地。此后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1米/秒,最后在11:30回到A地。问A、B两地间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40~50公里
B.大于50公里
C.小于30公里
D.30~40公里
正确答案:A
解析: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已知C为中点,6点出发,7点到达C,则8点到达终点;则返回过程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2小时,设速度为v;后一半路程所 用时间为1.5小时,速度为v+3.6(1m/s=1km/h),则有2v=1.5(v+3.6),解得v=10.8,则全程为4v=43.2。因此,本题选A。

借鉴上一位朋友的回答,V返回=10.8,S=2V返回+1.5(V返回+3.6)=43.2

假设全程为S,走完全程花了2小时,S=2V。返程时走了一半,花了2小时,返程虽为上坡路,但距离应该不变,为S/2,但花的时间变为了2小时,S/2=2V。可见前后两个V的速度是不等的,返回的“匀速”与出发的“匀速”不应为同一速度。
此解法将两个V直接等同,存在逻辑错误。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3,继续走,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

距离是7500米
解题过程如下:
首先乙的速度是甲的2/3,那么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乙走的路程÷甲走的路程=2/3
此时双方走的总路程就是AB之间的距离S, 所以甲走了3/5 S,乙走了2/5 S
即这个相遇点(设为M)距离乙的距离为(2/5)S
双方再次相遇时,双方走的总路程是3S,此时甲走了9/5 S,乙走了6/5 S
即这个相遇点(设为N)距离乙地的距离为9/5 S-S=(4/5)S
所以MN间距为4/5 S-2/5 S=2/5 S=3000
所以S=7500米
扩展资料解法过程
方法
⒈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⒉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⒊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⒋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例如:3+x=18
解:x=18-3
x=15
⒌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4x+2(79-x)=192
解: 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x=17

“重要的题目做三遍”首先必须知道何为“重要的题目”。所谓“重要的题目”通常包括近三到五年的行测国考真题、常考知识点经典例题、高质量考前模拟试题等。其次必须知道是做哪三遍。第一遍是粗做,第二遍是精做,第三遍是总结。此乃“做三遍”。
三遍缺一不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重要的题目做三遍”,一起来看例题。
【例】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从A地出发匀速骑车前往B地,7:00时到达两地正中间的C地。到达B地后,小周立即匀速骑车返回,在10:00时又途经C地。此后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1米/秒。最后在11:30回到A地。问A、B两地间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40~50公里 B.大于50公里
C.小于30公里 D.30~40公里
第一遍粗做。在三分钟之内去尝试解题。没做出来,也不要看解析。
第二遍精做,精做时需要深入挖掘一道题目的知识点,将自己的所有解题思路都写于纸上或记在笔记本上,包括正确与错误的所有解题过程,此事需要花较多时间去琢磨和思考。此题所包含知识点是行程问题,来回距离相等,可能会使用正反比。速度单位是米/秒,可能涉及到公里/小时的换算。然后在图上把图形画好,包括A到C到B,再从B到C到A标注出到达每个点的时间,算出每一段距离花去的时间。发现C到A本来需要2小时,变为了提速后的1.5小时,利用正反比求解出速度,再求出时间。做题时把所有的过程详细写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第三遍总结。这个时候去看解析,看与自己的方法有没有出入,比对方法哪个更简单,哪个更容易快速想到。以及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包括猜题方法。比如此题选项只要选择范围,这种题目最大的和最小的范围通常少有选择,所以猜测的结果在A和D之间。1米/秒等于3.6千米/小时。最快解法就是利用正反比,C到A段,时间比为2:1.5=4:3,所以速度比为3:4,中间提速1米/秒,原先速度为3米/秒=10.8公里/小时,按原速行驶需要4小时,路程在40~50公里之间,选A。最后再总结下此题,其实就是行程中的正反比问题,正反比问题的特点是有一量会相等或固定不变,另外两个量存在正比或反比关系。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练习过程中应当适当调整“做三遍”中精做和总结的部分,比如说精做,在片段阅读中,就需要记录文段的行文结构、内容类型、主旨句,正确选项正确的原因,其他选项错误或者无关的原因等,在逻辑判断中,就需要知道考题测查的是逻辑中的哪个知识点,如果是必然性推理,要记下推理规则和推理过程,如果是可能性推理,分别指出选项的加强削弱以及各自的原因等。总结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考生能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题目为何设置这样的选项,以及站在高于解析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题目的解析往往是给以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解答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也通常不是最优解答。总结的好处在于做题的人眼光高了,自然看待题目的方式就不同了,一个高级的看题的方式会使得解题事半功倍。
“重要的题目做三遍”可以帮助考试熟练掌握重点题型所考知识点。行测是做题与时间的博弈,需要快速的做题速度,而快速的做题速度又是建立在对知识点熟悉的基础上的。所以要想在行测考试中取得高分,中公教育建议各位考生“重要的题目做三遍”。


#郟堵方# 甲步行由上午6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 ... -
(17644228483): 甲用11小时到达,每小时行全程的1/11 乙用5小时到达,每小时行全程的1/5 甲先行了4小时,行了1/11*4=4/11 乙每小时比甲多行1/5-1/11=6/55 乙出发后4/11÷6/55=10/3小时追上甲 即是在下午1时20分追上甲

#郟堵方# 甲步行上午6点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b地,乙骑车上午10时从a地于下午3时到b地,乙什么时候追上甲的? - 作业帮
(17644228483):[答案] 如果总距离设为1千米, 那么甲的速度就是十一分之一千米每小时,乙是五分之一千米每小时.就是解方程 (x-6)/11=(x-10)/5 得x=13又1/3 也就是下午一点二十时,乙追上甲

#郟堵方# 甲步行上午6点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b地,乙骑车上午10时从a地于下午3时到b地,乙甲步行上午6点从a地出发于 -
(17644228483): 甲行驶了5+12-6=11 小时 乙行驶了3+12-10=5 小时 甲比乙早10-6=4 小时 所以乙追上甲的时间是:4*5÷(11-5)=10/3 即下午 10/3+10-12=4/3= 一点二十分

#郟堵方# 船从A地到B地顺流6小时,由B地到A地逆流8小时.小船从早晨6点由A地出发顺流到B地时,发现一救生圈在途中掉落在水中,立刻返回,1小时后找回救生圈.... - 作业帮
(17644228483):[答案] 若船按水流速度由A地漂流到B地需要几小时,求出水流速度、AB距离即可. 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km/h, 水流速度是y km/h, 则: 6(x+y)=8(x-y) 6x+6y=8x-8y 2x=14y x=7y AB=6(X+Y) =6(7y+y) =48y 即若船按水流速度由A地漂流到B地需要48小时.

#郟堵方# A地到B地全是下坡路.爸爸步行,上坡速度是4千米/小时,下坡速度是6千米/小时.如果爸爸从A地到B地行了4小时,那么,他从B地返回到A地要行多少小时? - 作业帮
(17644228483):[答案]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所以上坡和下坡的时间比是6:4=3:2 4/2*3=6小时

#郟堵方# 从A到B是下坡路,从B到C是平路,从C到D是上坡路.小张和小王步行速度分别都是:上破每小时4千米...... -
(17644228483): 设AB为X,CD为Y X/6+Y/4-Y/6-X/4=9/60 得Y-X=9/5 9/5÷6+BC/5÷5=4BC/5÷5 得BC=5/2 丫的刚漏看条件…… X/6+4CD/5÷5=1 X=3.6 Y=5.4 总路程11.5 绝对简单了…手机发的很辛苦诶

#郟堵方# 已知A、B两地间的道路,有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的是下坡路.骑自行车走下坡路比走上坡路每小时多走6千米 -
(17644228483): 设上坡速度x,下破速度x+6, A到B的上坡路程y,下坡路程36-y, 列出方程y/x + (36-y)/(x+6) = 8/3 y/(x+6) + (36-y)/x = 7/3 解得x=12,y=24.

#郟堵方# 从A地到B地是上坡路,从B地到C地是下坡路,某同学自A地途径B地到C地,立即再沿原 -
(17644228483): 解:设走上坡路用X小时,那么走下坡路就用y=(X-0.5)小时......换元法 X+(X-0.5)=3.5 X+X-0.5=3.5 2X=4 X=2 答:走上坡路用2小时.

#郟堵方# 上午6时甲步行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B地,上午10时乙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是在什么时 -
(17644228483): 解题过程:设乙是在x时追上甲的 ,从A到B的路程为y.所以 甲步行的速度为:y/11,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y/5 即:y/11*(x-6)=y/5*(x-10) 所以 x=40/3 也即是 乙是在下午1时20分追上甲的

#郟堵方# 上午6点甲步行从a地出发,于下午5点到达b地,上午10点乙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于下午3点到达b地, -
(17644228483): 甲用时17-6=11小时 乙用时15-10=5小时 甲速度:1/11;乙速度:1/5.(以全程为单位1) 解:设乙用X小时追上甲1/5X-1/11X=(10-6)1/11 X=10/3 用了3分之10小时,即3小时20分,所以乙是在10+3小时20分=13时20分 祝学习进步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