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18课第五题怎么写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R版18课《将相和》第五题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在括号里填上读音相同的字。
(璧)玉 墙(壁) 躲(避) 手(臂)
(距)离 (拒)绝 (巨)大 火(炬)
2.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上“√”。
将(jiāng jiàng√)相(xiāng xiàng√)和
允诺(nuò√ ruò) 胆怯(què qiè√)
上卿(jī qīng√) 击缶(fǔ fǒu√)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一读到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我就会想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
(3)文中加点的“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从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文中加点的“理直气壮”是“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的意思。从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中,我感受到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沉着果断的性格特点。
(4)提出你你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并把讨论得出的答案写下来。
我的问题:为什么蔺相如坚持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
讨论得出的答案:蔺相如想争取时间,把和氏璧送回国。
5.读课文片段,展开想象,把人物的对话写下来。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答:廉颇:真对不起,我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全大局,导致将相不和,深感惭愧!请大人责罚!
蔺相如:廉将军请起!廉将军言重了。今日你来,足见你肝胆赤诚,光明磊落。相如愿与将军坦诚相见,共同捍卫赵国的利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第五大题~

廉颇登门请罪,一见到蔺相如,便跪倒在地,说:“将军,鄙人愚笨,不明白您的用心良苦,请您原谅!”蔺相如一看,连忙扶起廉颇说:“快请起,我可承受不起啊!”廉颇听了,十分感动,说:“我是个大老粗,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竟至于赵国而不顾,而将军您面对我的错误有着宽广的胸襟,给予我包容,而我却如此的卑贱......”“您也别太自责了,感谢将军理解我啊!我们以后就一起保卫赵国吧!”“恩!谢谢将军原谅我!”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蔺相如自荐携璧赴秦,察知秦王无诚意,亲试油鼎,大义责秦,完壁归赵。秦昭襄王又设宴渑池,请赵王赴会,蔺相如伴随王前往,席间秦王借鼓瑟辱赵王反被相如所辱;秦王索赵城又遭蔺驳斥。廉颇接应,赵王安然回国。赵王封蔺相如为相,廉颇不服,屡次相辱,相如避之。后,廉颇知情,悔悟,负荆请罪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蔺相如自荐携璧赴秦,察知秦王无诚意,亲试油鼎,大义责秦,完壁归赵。秦昭襄王又设宴渑池,请赵王赴会,蔺相如伴随王前往,席间秦王借鼓瑟辱赵王反被相如所辱;秦王索赵城又遭蔺驳斥。廉颇接应,赵王安然回国。赵王封蔺相如为相,廉颇不服,屡次相辱,相如避之。后,廉颇知情,悔悟,负荆请罪


#季江亮# 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回顾拓展八第五大题怎么做 -
(13693355904): 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呆了( )分钟,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季江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8课生字我会写 -
(1369335590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8课:《将相和》 赵(zhao第四声)赵氏 璧(bi 第四声) 完璧归赵 召(zhao第一声) 召见 诺(nuo第四声)承诺 怯(qie第四声)胆怯 瑟(se第四声) 鼓瑟 拒(ju第四声)拒绝 诸(zhu第四声)诸位 荆(jing第一声)荆条

#季江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18课【将相和】读后感,还要结合本班事例【这个随便写吧】各位高手帮帮我!!急啊! -
(13693355904):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

#季江亮#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第49页怎么写?急急急急 -
(13693355904): 是人教版的吗?1.(1)2、5、7、九分之七(2)4、2、2、七分之二2.十五分之十一、十九分之十三、十一分之二、十五分之二、九分之十、三分之二3.十一分之五、十一分之六、十一分之十 十分之七、二分之一、五分之四4.十五分之七+十五分之四=十五分之十一5.十八分之十三减去十八分之十一=九分之一(平方米)6. (1)4 (2)5 如果不是的话就得找别人喽

#季江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的分大段及段意 -
(13693355904): 第一部分(第一到五自然段)写童年夏夜生活在母亲的歌谣中是多么美妙,激发了我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部分(第六到13自然段),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与智慧.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母亲是启蒙老师,奠定了我飞向诗歌的王国的基础

#季江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十六课《桥》第5题急! - 作业帮
(13693355904):[答案] (1)在文中用“——”线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答:在语文课堂作业本上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 (2)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本文采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有时甚至一...

#季江亮#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作业本第5题的第6小题怎么写
(13693355904): 第五题的第一部分是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季江亮# 人教版(浙江)数学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28页第五题和第三题怎么写?特急! - 作业帮
(13693355904):[答案] 3. 7=七分之四十九 9=四分之三十六 16=一分之十六 1=十二分之十二 3=八分之二十四=五分之十五 6=八分之四十八=九分之五十四 5. 五又八分之七=四又八分之十五=三又八分之二十三=二又八分之三十一=一又八分之三十九=八分之四十七 六又十分之...

#季江亮# 练习与测试五下语文18课内容搜索 -
(13693355904): 一1.gǎn zhǒng liù jiē二1.我的体会是:小作者很喜欢祖父.2.我的体会是:小作者可真顽皮.3.我的体会是:小作者可真自由!不受任何拘束.三答:我同意,因为这两句意思都差不多.发展练习一1.偷采白莲回 浮萍一道开2.侧坐莓苔映身 怕得鱼惊不应人3.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4.忙趁东风放纸鸢二1.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都放在心上.2.(2)∨3.(画句自己画)答:衬托出了爷爷平日很辛苦.4.答:上学路上,“我”突然看到爷爷的辛苦,从此长大了.

#季江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本p49页第五题 -
(13693355904): 假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加了辅助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附加面积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解:设梯形的高为x,加辅助线,形成一个底边为10CM的平行四边形,那么上边的辅助线的长度为10 - 8=2CM,根据三角面积公式 面积=底*高/2 所以 24=2*x/2 因此 x=24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为 面积=(上底+下底)*高/2=(8+10)*24/2=18*12=216 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