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辛弃疾的字是弃疾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一个叫去病,一个叫弃疾;

一个是西汉大名鼎鼎的天才将领,一个是南宋文武双全的将领&词人;

一个鲜衣怒马喊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个血气方刚吼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然而,隔着一千年的岁月,同样拥有开挂般起点的两人,却最终走向了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不同结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感受下两位大佬的同与不同

名字都照着取,还说没缘分?

弃疾、去病,这么对仗押韵的名字,敢说不是有意为之?没错,辛弃疾得此妙名,全拜霍去病铁杆粉丝的祖父所赐。换做现在,辛家祖父绝对是个CP头子,这么情侣感的名字也亏他想得出来。

霍去病堪称一代战神,17岁封冠军侯、漠北之战封狼居胥、六战匈奴未尝一败,成为中国历代武将的最高追求!有这么一个偶像在前,辛家祖父心想:取和霍将军类似的名字沾沾光,说不定孙子真能像他一样神勇,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勋呢?

不知道和这个名字有没有关系,辛弃疾的前半生跟霍去病非常相似。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知道他的名字,但其实,辛弃疾的名片,排在第一位的是南宋将领,第二才是词人。

和霍去病曲折的身世有点神似,辛弃疾看似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官宦之家,祖父辛赞在金国官至朝散大夫,然而,表面的富贵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下济南,辛赞因为宗族人口众多及钱粮缺乏等原因,没能及时脱身南迁。就是这一次延误,加上日益严格的边境检查,想要再次逃归南宋已再无可能。为了一家老小能吃到口饱饭,他被迫在金国任职,违心屈身敌国,内心痛苦不堪。却因年老体衰,恨无机会能拿起武器与金人决一死战。于是,他把期望寄予到了年幼的孙子身上。

宋人在金兵的铁蹄下受尽屈辱

从辛弃疾懂事开始,长辈们就告诉他:“我们是汉人,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能因为现在生活安逸,就忘记了国仇家恨。”不仅如此,辛赞还身体力行,带着小辛弃疾登高望远,眺望南宋河山,告诉他曾经那段屈辱的历史,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抗金救国的种子。加上他在金国北地长大,曾亲眼目睹了汉人被金人奴役欺凌下的屈辱,更是让他的性格变得嫉恶如仇,自带一股“荆轲”般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他自幼习武练剑,像霍去病一样,立下了恢复领土、报国雪耻的志向。那时,他同样也才十几岁。

拼勇气和战斗力,我不会输的

很多人相信取名字是一种玄学,会影响一个人的运程。别人不敢说,辛弃疾却好像真的继承了霍去病身上开挂的战斗力。

他21岁那年,金国君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并不断压榨生活在北方的宋人。这可把一身热血的辛弃疾给气坏了,聚集两千人马就加入了老乡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明刀明枪地在后方和金国对着干。没多久,他惊人的战斗力就显现出来了。

在战场上大展身手的辛弃疾

当时,辛弃疾有一个好友义端和尚。那个乱世里,和尚已不再待在寺庙里念经敲钟了,而是带着数千兵马打战。他被辛弃疾说服,也归顺了耿京的大部队。然而,人心隔肚皮,谁能想到这个义端和尚,法号中有个“义”,本人却是个不义小人。

一天晚上,他竟趁着辛弃疾没防备,偷走了耿京的帅印,连夜逃向金营邀功。罪犯逃之夭夭了,耿京只好以“人是你引荐进来的,你也有责任”为由要军法处置辛弃疾。像老辛这么坦荡的人哪里受得了这股子冤枉气,立马带兵快马加鞭一路狂追,竟顺利截住了逃跑的人马,手起剑落砍下了义端的光头。最后他不仅没受到重罚,还因为火速追回叛徒在军中被传为美谈。

这还不算什么,第二年他奉命代表起义军和南宋朝廷联络,在返回途中突然听说:耿京被贪图金人赏赐的叛徒张安国所杀,好不容易聚集的起义军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散。这把辛弃疾给气得,发誓要杀了张安国为耿京报仇!他根本不管自己现在手里到底有多少人马,带着区区五十人就冲向了几万人的敌营。当时张安国与金兵将领正在府中饮酒,辛弃疾带着一众人马怒冲进去,二话不说,就将其五花大绑,挂在马上疾驰而去。边跑还边喊,“我们的十万大军已经杀过来了,大家不要再跟着金狗干了,跟我一起回归南宋吧!”听到辛弃疾的呼喊,不明所以的吃瓜小兵都动摇了。最后,上万名张安国带来的义军都跟着他走了。速度之快,金兵根本没来得及反应。等到回过神来,再也追不上了……

50人硬刚5万人,还擒获敌军首领,这不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是什么?凭一己之力,把五十人带出了五万人的阵仗,可不是真正的勇冠三军么!

失意时,品一品偶像吧

经过以少胜多、勇捉张安国的那场战役后,辛弃疾一战成名。然而那时才二十五岁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后来不仅没能像霍去病一样再创战绩,最终为国收复失地,洗刷曾经宋人遭受过的耻辱,甚至连带兵打仗都成了奢望。

他回归宋廷后,宋高宗赵构也曾大力赞许他的英勇行为,想许以朝廷重要官职,然而,保守势力跳出来横插一杠子,硬是把他挤到了地方,做了个江阴签判。就这样,辛弃疾开始了在南宋的从政之路。

可惜,这条路比他想象中要曲折太多。从小在金人奴役下的北方长大,辛弃疾对南宋朝廷的尿性并不了解,以为反抗入侵打得那么有气势,肯定是有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毅力和决心了。没想到,这丫居然是个怂货!他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抗金报国,不停地向皇帝进言,写了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老百姓都纷纷为他点赞,朝廷却跟个睁眼瞎似的装作看不见,最后直接把他给禁言了。

好在辛弃疾的抗摔打能力也是极好的,既然你不让我打仗,那我就做出点政绩给你瞧瞧。他一个猛子扎进了地方繁杂的公务中去,无论把他调到哪个地方任职,他都能干得十分出色。然而,现实并没有善待他。一方面,朝廷不让他再拿剑杀贼、北伐收复失地,完成他一生的夙愿;另一方面,因为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和豪迈倔强的性格,在官场处处受人挤兑,升迁更是困难重重。

挑灯看剑:剑快锈,志未消

极度苦闷之际,他以笔为剑,写下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喝醉后在灯下看着自己曾经杀敌的宝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抗金的义军部队中,但他“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宏愿,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了。

凭栏远眺,辛弃疾想到无人懂自己的抗金大志悲伤不已

登高望远时,又发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哀叹,和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报国心事无人知,北伐雪耻无知音。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上台,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却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想起了给自己取名“弃疾”,希望能像霍去病一样为国家收复河山的祖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要像霍将军一样建功立业,已再无可能了……

写完这首词后,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六十八岁,在铅山接到朝廷再次起用他为枢密都承旨时,他已经病重到下不了床的地步。最终在满腔的不甘和悲愤中,大喊着“杀贼!杀贼!” (《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霍去病封狼居胥——短暂20年就获得了古代军人的最高荣誉

辛弃疾和霍去病,不仅是情侣名,两人还都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过人的作战能力和万夫莫敌的勇气。但比起霍去病来,老辛还是少了一分运气。

“归正人”的身份让他无法像皇后是姑妈、舅舅是将军的霍去病一样,在官场如鱼得水、尽情施展抱负;也没能遇到如信任霍去病一样开疆拓土的君主,征伐四方,痛击北方敌人……

霍去病英年早逝,人生只有寥寥二十载,却无限延长了生命的宽度,千里突袭直捣匈奴王庭、封狼居胥一举打败匈奴,像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大汉朝的天空。而辛弃疾,在懦弱的南宋朝廷下,即使有恢复中原的爱国宏愿,也只能看着岁月流逝、白发徒增,却无能为力……

~


#闵饼闻# 辛弃疾名字号的由来..级!!! -
(15344407371): 先推荐辛弃疾简介: http://www.quanyo.com/xinqiji/news/20/2005-8-9_13305860786.html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言官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闵饼闻# 辛弃疾号是什么意思 -
(1534440737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闵饼闻# 辛弃疾的字是什么好事什么 -
(15344407371):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闵饼闻# 辛弃疾字什么,号什么 -
(15344407371):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闵饼闻# 辛弃疾的字是什么 -
(15344407371):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闵饼闻# 辛弃疾字什么? -
(1534440737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闵饼闻# 辛弃疾字什么? - 作业帮
(15344407371):[答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齐名,...

#闵饼闻# 辛弃疾为什么改字幼安别说什么小时候生病,希望平平安安之类的.人家原字坦夫,据说后来是模仿霍去病的“去病”改字的幼安.求文化人指教 - 作业帮
(15344407371):[答案]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闵饼闻# 辛弃疾为什么自号稼轩居士 -
(15344407371): 1.因为「稼」诉说了辛弃疾对於农民的关怀,「轩」则有多层意思,一是老年归隐的代表意义,再者「稼轩」也表示辛弃疾与农民同在、自己耕耘之感同身受的意思.「轩」本指古代一种有遮棚的车子,后泛称一般车子.如:「华轩」、「朱...

#闵饼闻# 辛弃疾生活背景是怎样的? -
(15344407371): 早年经历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辛弃疾[2].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