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艺术特色

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这是她的诗的最显著的特点。她的诗空灵,奇幻,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又深沉,豪放,旷达,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富有哲理性,很耐读。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的极美,清新,易懂。

【诗歌赏析】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

1、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2、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3、第三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4、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

一、独具匠心的意象组合,大同小异的乡愁主题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表达主题相同,均寄托了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那种挥之不去的对故土和家人深深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作者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的时间变化为线索,在四个不同的时期,各选取了四个不同的表示乡愁的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的组合,化抽象为具体,含蓄而富有张力,构成一部动人的“乡愁系列片”,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缠绕心间、难以言尽的乡愁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小时候”的乡愁,由“小小的邮票”牵系,那是母子分离后,儿子对母亲浓烈的思念之情,邮票虽小,但母子情绵长;“长大后”的乡愁,由“窄窄的船票”寄托,那是夫妻分离后,丈夫对妻子强烈的相思和挚爱之情,船票虽窄,但夫妻情深。“后来的”乡愁由“矮矮的坟墓”体现,那是悲痛的生离死别后,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现在的”乡愁由“浅浅的海峡”承载,那是深沉的思乡念国情怀,它饱含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沧桑,是诗人心灵的呼唤和对祖国统一的无限期盼之情。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爱交融为一体,给予了乡愁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

二、别出心裁的结构形式,各显其妙的构思之美

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这两首诗的结构形式可谓各领风骚,各显其妙,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别出心裁。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句式整齐,结构严谨。全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且句数相同,字数相同,节与节、句与句之间均衡对称,富有统一美与和谐美。但每节内部又流动活泼,灵活多变,长短句相互交错,体现了句式的参差美。此外,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又采用了复沓手法,“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句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加之叠词的巧妙运用,给整首诗营造了如怨如诉,低回怅惘的氛围,好似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充满了旋律美和音韵美。席慕蓉的《乡愁》一共三节七行,第一节“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写出了乡音的清新缭绕;第二节“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写出了乡情的怅惘迷蒙;第三节“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写出了乡愁的永恒不变。全诗句式长短交错,灵活有致,浓淡叠加,富有跳跃感,形散而神聚,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参差美。

三、精妙绝伦的比喻手法,异曲同工的创作之妙

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这两首诗,均运用准确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可谓精妙绝伦、逼真传神。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作者化抽象、无形的乡愁为有形、可感的四个具体事物,揭示了四种不同的心态,生动地突出了乡愁之深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比喻成“邮票”,这是因为作者少小离家求学,与母亲书信往来,邮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长大后,作者将乡愁比喻成“船票”,这是由于生活的奔波,作者离乡背井,与爱人聚聚离离,于是乡愁寄托在来来往往的“船票”中。后来,作者将乡愁比喻成“坟墓”,这是因为生死离别,天隔一方,一方矮矮的坟墓,隔断了作者与母亲的相见,这样的离情别绪不得不令人断肠。现在,作者又将乡愁比喻成了“海峡”,由小到大,化“个人的故乡之思”为“台湾海峡人民的家国之思”,浓浓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席慕蓉的《乡愁》一诗,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将“故乡的歌”比喻成“一支清远的笛”,笛声清扬悠远,常被用于抒发幽思之情,由歌而笛,使乡愁的欲说还休之感更加鲜明逼真。将“故乡的面貌”比作“模糊的怅惘”,又仿佛是“雾里的挥手别离”,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的淡忘,作者对故乡的“在”之世界是模糊而怅惘的,以比喻将抽象的主观感受化为可观的具体,生动而又传神。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一比喻抒发了情深似海的愁绪和怀念怅惘的情感,更加充分表现了“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具活力。


【出处】当代 席慕蓉《乡愁》,收录于《席慕容诗选》


【原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作品赏析】

席慕蓉的这首《乡愁》写得清爽缠绵,清爽缠绵中又透着淳厚。

远离家乡的人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像思念中的亲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现在眼前一样,故乡的声音、故乡的容貌时时萦绕在游子的脑际。诗人将诗意赋予这种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诗中写故乡的声音是清远的笛音,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是故乡明。在古诗月夜思乡的意象中增添了牵魂摄魄的清丽悠远的笛音。与清远的乡音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乡的容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这正是诗人对人们情感的准确把握,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愈是熟悉的、了解的、亲近的,往往愈不容易一下子说出其容貌来。那种仿佛在云里雾里的模糊感觉更牵动人们的情思。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节。看到月亮,就仿佛听到故乡的声音;想在记忆的屏幕上看清楚故乡的容貌,故乡却隐隐约约、朦朦胧胧。这就是乡愁,这就是被声音和容貌牵动起来的、梦萦魂绕的乡愁,不离不散的乡愁。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席慕蓉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词、吕学东作曲、姜丽娜演唱《故乡的歌》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奖。



席慕蓉有一首写乡愁的诗: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千百年来,故里情是华夏儿女亘古不变的心结,而故乡是一个人生命最初的底色。每个有故乡的人,身上都或多或少保持着故乡赋予的那份坚韧和秉性。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从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不禁生起浓浓的游子思乡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客居洛城的李白,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触动了他怀念故乡的愁情。
古时交通并不便,鸿雁传书也很慢。人们无论进京赶考,赴任做官,或是四处漫游,多地辗转,总免不了到处漂泊。
没有如今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他们一旦离家远行,伤感之情自然更甚几分。正如那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下子把天下游子们的心事都道尽了。
当游子回乡,贺知章的心底是落寞和惆怅,周密的心里则是欢欣和激动。那么,谁笔下的远归,触动了你的乡思?

黄秀贤这首诗 结尾,“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一句充分表达人的“思想之情”不会因为年华的失去而渐渐消失,相反却是永远鲜活的。 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食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
3.“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2.合适,这里的故乡的面貌不仅仅指故乡的面貌,也只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说不清道不明。模糊一次说明作者已离开故乡太久,故乡的面貌不知已有什么变化。而怅惘说出了作者想家而不能回的惆怅。
3.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加,永不相忘。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颗没有年轮的树”和“永不老去”表明作者对家乡思念从离家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存在且很强烈持久,这句话表明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作者的思乡感情永远不会消失,表达了她浓浓的思乡情绪,她很想回到大陆


#皮注霄# 《乡愁》一首诗内容和意思 -
(15118274920):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

#皮注霄# 乡愁阅读答案 - 作业帮
(15118274920):[答案]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

#皮注霄# 赏析席慕容的《乡愁》 -
(15118274920): 席慕蓉在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皮注霄# 席慕容说,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徐光忠说,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席慕容说,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 作业帮
(15118274920):[答案]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我在这里.而你在梦里

#皮注霄# 思乡的名句以及赏析 -
(15118274920): 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主题的辐射阅读“乡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文学作品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乡愁》就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作,诗人余光中深刻表达了游子心中都相似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家国之恋,意蕴优美,读来甘香如饴.

#皮注霄# 仿写句子.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仿句:乡愁是_______________ - - 作业帮
(15118274920):[答案]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来阐述对乡愁的理解,喻体要具体形象,能够表现乡愁的特点.答案示例:一杯陈年的老酒/永远甘醇.

#皮注霄# 席慕容的《乡愁》写的是什么内容? - 作业帮
(15118274920):[答案] 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容的...

#皮注霄#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的意思是什么 -
(15118274920): 乡愁,就是不论你离家多久、多远,都会有乡愁.所以没有年轮.

#皮注霄# 《乡愁》的那一句写得最好? -
(15118274920):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三节)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皮注霄# 如何理解席慕容的《乡愁》赏析一下啊,快啊!
(15118274920): 【席慕容的《乡愁》】【诗歌全文】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