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检测 对联平仄检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对联平仄检测方法有两种
1、传统的的查广韵、唐韵、切韵等韵书判定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2、根据现代的普通话的拼音声调一二三四声判定平仄,一般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如:
上联:万里春波绿(仄仄平平仄)
下联:三千月色清(平平仄仄平)
拼音:
shàng lián : wàn lǐ chūn bō lǜ
xià lián : sān qiān yuè sè qīng

对联平仄的检测就是根据对联中字的音调来判断对联是否和韵。现在汉语(普通话)拼音方案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符号分别用-/∨﹨表示(轻声不标)。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对联平仄规则~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对联平仄检测方法有两种
1、传统的的查广韵、唐韵、切韵等韵书判定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2、根据现代的普通话的拼音声调一二三四声判定平仄,一般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如:
上联:万里春波绿(仄仄平平仄)
下联:三千月色清(平平仄仄平)
拼音:
shàng lián : wàn lǐ chūn bō lǜ
xià lián : sān qiān yuè sè qīng


#况歪玛# 对联平仄声区分是怎样的?
(15737183882): 平仄声区分顾民思议就是根据子的音调来区分上下联.一般的看一副对联中的最后一个字,最后一个字是四声或者是三声的话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二声或是一声的话是下联.比如这幅对联“春风吹绿门前柳、康泰一家生百福”,柳为三声,福为一声,所以“春风吹绿门前柳”为上联,“康泰一家生百福”为下联.

#况歪玛# 诗词对联平仄,重字,尾字韵目查询程序V4.1 -
(15737183882): 圆圆曲 【作者】吴伟业 【朝代】清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

#况歪玛# 诗词对联平仄重字尾字韵目查询表 -
(15737183882): 净土清幽

#况歪玛# 如何区分对联的平仄声?
(15737183882): 对联最后一个字要是一二声调就是平声,是下联,要是三四声就是仄声,是上联

#况歪玛# 怎样分辨对联的左右联 -
(15737183882): 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音,也就是第三声,第四声 下联是平音,也就是第一二声

#况歪玛# 对联中什么是仄声,什么是平声?怎么区分的?区分上下联有多少方法? -
(15737183882):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况歪玛# 帮忙确认一下此对句平仄问题?对句:桃李采摘感师意卷帘 - (今:平
(15737183882): 回答: 1)在遵循今韵的情况下,我读“桃李采摘感师意”的平仄确实是“平仄仄平仄平仄”.首先它有个毛病,是犯孤平.在不考虑孤平的情况(假设“采”字换成了其他平声字),句子的平仄是:“平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平仄类型在律诗里常出现,可理解为“六(“师”的位置)拗五救”.“师”字出律. “平仄平平仄平仄”参看: 对联里是否要引进“平仄平平仄平仄”,要看各位朋友的理解,不强求. 2)句中无两平相连者,为孤平.参看:同上. 3)烦请粉丝兄把食古老师的原话的地址贴出来,我要看上下文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个人觉得“师”字并不是“不得已出律”.文学素养积累不够,辞藻不能够自如运用,自然就会被平仄所羁绊.

#况歪玛# 对联教学要点与注意事项 -
(15737183882): 对联要不要讲平仄?这个问题和旧体诗词是否要押韵?一样,让人啼笑皆非.陈寅恪先生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曾论及对子题的诸多功能,其中就包括检测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这一条,而且认为这一条最为重要.可证对联非讲平仄不...

#况歪玛# 对联的平仄 -
(15737183882): 从先秦的对偶句发展到汉、南北朝时期的赋、骈俪,文人们逐渐感觉到音律在赋、骈文中的神奇作用,人们开始对对偶声律注重考究.后来,沈约、刘勰声律说的出现和传播则是对联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刘勰对音律说得比较清楚生动,他主...

#况歪玛# 古人对联的平仄怎么判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孤、直:在古音里是仄声.那其他字怎么判断呢? -
(15737183882): 看声调吧…我记得阴平阳平都是平,上声去声都是仄…就是不知道记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