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什么 哲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9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两者密不可分。
唯心主义的错误是离开物质谈运动,所以常会创造出神仙鬼魂等纯意识的形象;
形而上学是离开运动谈物质,比如看不到河水的流动,就会刻舟求剑。

唯心主义是离开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是离开运动谈物质。

什么是人文哲学~


#况秀袁# 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在哪里? - 作业帮
(14714176249):[答案] 唯心主义哲学没有看到运动和物质的紧密结合的关系,有的脱离运动说物质 也有脱离物质说运动的,所谓的“绝对静止”也是没有正确认识这点的原因(PS:书中有关章节具有更为细致的解释,可以更好地帮助你,高中政治问题 尤...

#况秀袁# 如何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 作业帮
(14714176249):[答案] (1)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A.运动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只讲运动不讲物质犯唯心主义的错误,只讲物质不讲运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

#况秀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471417624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辩证的唯物论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况秀袁# 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14714176249):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论断.运 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它是一切物质形态存在的方式,是物质的固有 属性,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 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 本属性,是一切具体物质实体的存在方式.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运 动之中,不存在无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设想没 有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两种观点都是 错误的,其要害在于割裂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联系.

#况秀袁# 下列各选项中,能全面地说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是 - 作业帮
(14714176249):[选项] A.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唯心主义 B.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况秀袁# 马哲中物质与运动的定义 -
(14714176249):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况秀袁#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 A.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不可知论观点 - 作业帮
(14714176249):[答案] 形而上学观点

#况秀袁#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并指出唯心主义运动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主要错误. - 作业帮
(14714176249):[答案]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况秀袁#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 作业帮
(14714176249):[答案] 【识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之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

#况秀袁# 单选: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 - 作业帮
(14714176249):[答案] 选择 B 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