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表现的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这道题我会!“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思是: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宋代·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渡 一作:度。)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船在吴江上飘摇,岸上酒楼酒旗飘摇,我那满怀羁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来消除了。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江风迅疾,落雨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型的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吴江:今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浇:浸灌,消除。

帘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吴江渡。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

渡:一本作“度”。

桥:一本作“娇”。

萧萧:象声,雨声。

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型的香。


如果只看文章的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南宋消亡之初,也就是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春元军破临安后,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以及伤国作者写下这首词。


既然说到这了,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评析一下这篇文章: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词人的愁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上片这五句,用跳动的白描笔墨,具体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这“江”,就是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即吴江。一个“摇”字,刻画出他的船正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一个“招”字,描写出江岸边酒楼上悬挂的酒招子正在迎风飘摆、招徕顾客,也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这两句都着笔于景物的动态。句中特别点出了吴江的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表现他的船已经驶过了秋娘渡和泰娘桥,以突出一个“过”字。这个渡口和桥都是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船经此处,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作者偏偏挑出这两个地名,这里透露出他触景生情,急欲思归和闺中人团聚,漂泊思归,偏偏又逢上恼人的天气。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并连用两个“又”字。表示出他对这“不解人意”的风雨的恼意。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是白描,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白描是为了渲染归情,用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来突出思归的心绪。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词人在词中逐句押韵,读起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现力。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言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一剪梅》这个词牌,有叶六平韵和逐句叶韵两种写法。作者采用了逐句叶韵的格式,读起来更加铿锵悦耳。他还充分发挥了这种格式中四组排比句式的特点,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节奏感。这都使它更像一支悠扬动听的思归曲,增添了它的余音绕梁之美。


最后,关于作者蒋捷,相信大家都不是很熟悉,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吧: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转瞬间就已经到了春天,樱桃树已经开花,芭蕉也已经长出了新绿。这句话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道理。

【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是宋末蒋捷的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

【原文节选】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

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洗掉身上的旅途痕迹呢?清脆的笙声铿锵有力,香气袭人。

流光易逝,容易让人失落,此时樱桃红艳,芭蕉绿茵茵。

【赏析】

这个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流光易逝,时光荏苒,容易让人失落,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把握当下。

【创作背景】

只看文章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得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解读。蒋捷所处的时代是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十分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蒋捷创作了《一剪梅·舟过吴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注释】

  • 樱桃和芭蕉都是非常常见的果树和植物,樱桃成熟时是红色的,芭蕉叶子是绿色的。

【生活启示】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生活启示:珍惜时间,抓住当下。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我们要把握好每一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当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反思,不要错过了身边的美好,也不要忘记那些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例如,当我们在为了工作奔波忙碌时,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要忽略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因为追求目标而失去了珍贵的友情和感情。总之,珍惜当下,努力成长,才能更好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意思是: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抓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发对年华消逝的慨叹。这种转眼间又春去夏来的感叹,包含了他对久客的叹息,包含了他思归的急迫心情,也包含着光阴似水的人生感喟。

出自宋末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为: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于南宋消亡之初,元十三年(1276年)春元军破临安,在此之后词人开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以及伤国的无奈而写下的。

思想主题:

上片起句既交代了时序,又点出“春愁”的主旨,表现出词人连绵不断的愁思。下片将自己羁旅在外的思归之情上升为对年华易逝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作者简介: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著有《竹山词》,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剪梅·舟过吴江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出自宋·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原句的意思是: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用“点”“染”结合的手法,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


#能子霞#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什么意思 -
(15874324336): 岁月流逝,时光不再,樱桃又红了,芭蕉也绿了(季节更迭)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能子霞# 绿了樱桃,红了芭蕉,是什么意思?
(15874324336): 这是一首思想词,从"何日归家洗客袍"的"客"中微 可以看出.通过颜色对比,写春日美景,又是一年春光,樱桃又绿,芭蕉又红,春景常来,而人未归乡.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作者羁旅在外的无奈愁苦和浓浓思乡之情.

#能子霞#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yp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谢谢!不要整句诗的意思
(15874324336):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了初夏的景致,也隐喻了春光易逝.所以这句话通常可以拿来比喻光阴荏苒,青春易老.

#能子霞#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陌上谁家少年郎什么意思
(15874324336):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了初夏的景致,也隐喻了春光易逝.所以这句话通常可以拿来比喻光阴荏苒,青春易老. 怅落天涯两茫茫,深知路长情亦长.回首花间起梦处,谁家陌上少年郎. 这首诗是从韦庄的词里面化来的.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天仙子(一) ... 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递去程千万里. 谁家陌上少年郎,就是陌上谁家少年郎,路上是谁家的少年郎.

#能子霞#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什么意思
(15874324336):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指的是时光的流逝

#能子霞# 流年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什么意思?而且出至哪里 -
(15874324336): 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全词用“点”“染”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流年容易把人抛”点出感叹时光流逝之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也是渲染.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一是倦游思归的愁,一是春光易逝的愁.

#能子霞#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所表达的是什么?
(15874324336):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无情,眼见得时光已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更是把韶华人生抛在后头,使人怅惘不已,心头泛起更浓的忧愁,以此有个性的感伤语气结尾,余韵缭绕,让人回味无穷. 联系到该词的写作背景,我们不难体味到作者所抒的“春愁”、“思乡”实际是道出了对国家的忧患之情.

#能子霞# 流年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什么意思?而且出至哪里? -
(15874324336): 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

#能子霞# 流光易睡,亡人皆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
(15874324336): 楼主您好, 这个大意是: 时光容易老去,那些逝去的人也很容易被遗忘, 时光催促着樱桃红了,芭蕉绿了.

#能子霞#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陌上谁家少年郎什么意思 -
(15874324336): 有没有什么语境啊? 如果是出自BL文里,就主要是为了拼凑优美的文字.意思是“时光流转,路上是谁家的少年?” 如若追溯到诗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和 “陌上谁家少年郎”,这并不是同一首宋词里的,是拼起来的. “红了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