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识题库100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小学语文常识题库的100题如下:

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谁?

2、《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还是王安石?

3、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是柳宗元还是贾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

5、《赤壁赋》是苏轼写的吗?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鹳雀楼》中的诗句吗?

7、《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白居易还是李白?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哪首诗的诗句?

9、《七步诗》是曹植写的吗?

10、《过故人庄》的作者是孟浩然还是李白?

1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出自哪首诗?

12《题西林壁》是苏轼写的吗?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哪首诗的诗句?

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王勃吗?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首诗的诗句?

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哪部著名小说?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

18、《满江红》的词作者是谁?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20、《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李白吗?

2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哪首诗的诗句?

22、《春夜喜雨》是杜甫的哪首著名诗?

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24、《登高》是杜甫的诗吗?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26、《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远芳指的是什么?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哪首著名诗?

2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30、《游子吟》的作者是孟郊吗?

31、《背影》是朱自清的哪部著名散文?

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33、《小池》是杨万里的著名诗作吗?

3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35、《悯农》的作者是李绅还是李白?

3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名言?

37、《桂林山水》是陈淼写的吗?

3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哪首诗的诗句?

39、《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指的是什么?

40、《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古原草指的是什么?

41、《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指的是什么?

4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指的是什么?

4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指的是什么?

44、《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指的是什么?

45、《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指的是什么?

46、《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著名词作吗?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4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著名诗作吗?

49、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是哪首诗的诗句?

50、《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是指什么?

51、《墨梅》是王冕的著名诗作吗?

5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哪首诗的诗句?

53、《竹石》是郑燮的著名诗作吗?

5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哪首诗的诗句?

5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什么?

56、《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指的是什么?

57、《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指的是什么?

58、《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远芳侵古道指的是什么?

59、《夏日绝句》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指的是什么?

60、《枫桥夜泊》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指的是什么?

61、《七步诗》中的煮豆燃豆萁比喻什么?

62、《过故人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指的是什么?

6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64、《悯农》中的粒粒皆辛苦是指什么?

65、《秋思》中的欲作家书意万重指的是什么?

66、《长相思》中的夜深千帐灯指的是什么?

67、《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指的是什么?

6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辅三秦指的是什么?

69、《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指的是什么?

70、《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指的是什么?

71、《石灰吟》中的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什么?

72、《墨梅》中的朵朵花开淡墨痕指的是什么?

73、《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指的是什么?

7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指的是什么?

75、《少年闰土》中的看瓜刺猹指的是什么?

7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碰壁指的是什么?

77、《猫》中的蹭来蹭去是指什么?

78、《鸟的天堂》中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79、《爬山虎的脚》中的一脚一脚往上爬指的是什么?

80、《落花生》中的父亲的话指的是什么?

81、《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指的是什么?

82、《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哪五位战士?

83、《小英雄雨来》中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指的是什么?

84、《金色的鱼钩》中的鱼钩指的是什么?

85、《灯光》中的灯光指的是什么?

86、《桥》中的桥指的是什么?

87、《穷人》中的穷人指的是哪些人?

88、《凡卡》中的乡下指的是哪里?

89、《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纹丝不动指的是什么?

90、《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指的是谁?

91、《只有一个地球》中的地球指的是什么?

92、《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被捕指的是什么?

93、《为人民服务》中的完全指的是什么?

94、《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放射性元素镭指的是什么?

95、《一夜的工作》中的审阅指的是什么?

96、《月光曲》中的月光曲指的是什么?

97、《石灰吟》中的若等闲指的是什么?

98、《竹石》中的咬定指的是什么?

99、《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安西指的是哪里?



~


#鄢路详# 小学语文知识题
(18251196998): 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古人四兄弟从小到大排行次序:伯,仲,叔,季 歇后语: 矮子坐高凳 ---- 够不着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 自顾不暇 擦胭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炒咸菜放盐巴---- 太闲(咸)了 厕所里挂个钟---- 有始有终 (有屎有钟) 正常的情况下,一天中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的时间分别在 ----下午5~7时最高 清晨2~5时体温最低,

#鄢路详# 语文类常识题
(18251196998): 家父改为令尊; 拜读本身的意思是充满崇敬与敬佩的心情去读别人的文章,而你前面已经谦虚地用了“涂鸦之作”,表达了你的文章类似随笔,随感,不是精雕细琢写出的经典,所以前后是矛盾的,建议可以将“拜读”改为“指点一二”可能会更好些. 敬启改为亲启.

#鄢路详# 语文知识练习题
(18251196998):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文字属于对人物的肖像(或外貌)描写,其中,句中肿的与通红之间的关系属于补充说明关系,构成了动补短语

#鄢路详# 语文文学常识题
(18251196998):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个不确定 2.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3.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也常被称为“过渡性的诗人”

#鄢路详# 一些语文文学常识题 -
(18251196998): 1.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

#鄢路详# 语文知识题 -
(18251196998): 1:结实,柔软.2:精细,粗糙.3:卑贱,伟大.4: 顽固,妥协.

#鄢路详# 语文常识题.
(18251196998): B(同为宋朝)

#鄢路详# 语文常识题!!! -
(18251196998): 1.《山坡羊·潼关怀古》 表达主旨的一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 写出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乐而忘返,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不毛之地(寸草不留,赤地千里) 两面三刀(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纷至沓来(接踵而来,络绎不绝,纷然而至,车水马龙) 并行不悖(双管齐下,并驾齐驱,各行其道)

#鄢路详# 几个语文常识题
(18251196998): 1所做方法优异 窍门 2比喻一些不正之风 歪门 3比喻十分内行 班门 4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 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6 断代体史书 7 科普作品 8 著名的戏曲作品 9 编年体史诗 10 纪传体史书 11 文体理论和评论专著 12 水文地理专著 13 日记体游记

#鄢路详#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题 -
(18251196998): haishui,chao,zhao zhao,chao ,zhao chao zhao luo fuyun,zhang changchang zhang chang zhang,chang xiao 我学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