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路程的概念是有一段算一段也就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100m,而位移的概念是从初位置指向魔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的大小=0,平均速度=位移/时间=0
2.前5秒内平均速度大小=15m/5s=3m/s
后三秒平均速度=(5/3)m/s
全程8秒平均速度大小=(15+5)/8=2.5m/s
3.生活中的平均速度和物理中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生活中的平均速度实质上就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路程除以时间,而物理中的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举例说一列车从某站出发到某站又回来,若用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度就是零了。根本描述不了车运行的快慢。所以算列车在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我们用路程除以时间,而不是位移,所以V=1080km/14h=77.14km/h=21.43m/s

1.
路程=100m
位移=0
全程平均速度=0
2.
前5秒内平均速度大小=15m/5s=3m/s
后三秒平均速度=(5/3)m/s
全程8秒平均速度大小=(15+5)/8=2.5m/s
3.
不相同,铁路线不是直线,铁路线长度不等于位移的大小。
用 位移/时间
平均速度=1080km/14h=77.14km/h=21.43m/s

1。距离= 100米
   位移= 0分(因为它移动到起点)
   平均速度= 100/66.64
                 = 1.50060024(米/秒)
2。在5秒,平均速度= 15 / 5 = 3(米/秒)
    3秒钟后,第五= 5 / 3 = 1.67(米/秒)
   在8秒,平均速度= 20 / 8 = 2.5(米/秒)
3。这是不一样的,因为距离不同,流离失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铁路可能不直。
    平均流速= 1080至1014年= 1080x1000/14x3600 = 21.4(米/秒)

路程=100m,位移=0m,v=s/t=100m/66.64s=1.5m/s

前5秒v=15/5=3m/s;后3秒v=5/3m/s
平均v=(15+5)/8=2.5m/s

物理学中的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同生活中列车平均运动快慢程度是不一样的,铁路线长度往往大于总位移长。故生活中列车平均运动速度大于物理学中所理解的平均速度。
列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路程/时间=1463/14=104.5KM/h

路程100M 位移0 平均速度 100除时间
3M/S 5/3 5/2 单位不写了
不同

高一物理题~

这个题目是考查你对做功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答案是A是没有问题的,下面看解析:
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并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移动一段位移,那么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概念中有两个关键点:一、物体必须受到力;二、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产生位移。
现在分析这个题目:
①、斜面向左匀速移动,那么物块也是匀速的,假如物块受到斜面对它的总用力,它肯定会有加速度,那么它就是加速运动了,很显然斜面此时对物块没用作用力,所以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此选项正确
②、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物块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还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如果斜面向上匀速移动,那么此时物块也匀速向上运动,说明此时物块不受到合外力作用没有加速度,这是因为斜面对物块向上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果,显然物块受到向上的总用力,而且向上移动了位移s,根据做功公式:G=FS 牛顿第二定律:F=ma 所以做功为:mas
又此时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向上的加速度大小就是g,所以做功为:mgs。此选项正确
③、这个选项对照①,这个就是在水平方向上,因为斜面对物块有力,而产生了加速度a,并且移动了位移s,根据②中写的做功公式可以知道斜面对物块做功为:mas。此选项正确
④ 、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移动,说明物块也如此运动,在②中分析可知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共同做用,此时它们产生的合加速度是a,也就是两个力共同做功是mas,而重力做功是mgs,所以斜面做功应该是:总功减去重力做的功,即mas-mgs=m(a-g)s 所以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选A。
写的真累!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的话继续问,我再补充说明!

重力对物体的冲量 P = sqr(2mE)= mgt , 带入t = 2s,求得 E = 100焦耳。
平均功率为 E/t = 100/2 = 50瓦特。
末速率 V = P/m = mgt /m = gt = 20 。 瞬时功率 = mgV = 100瓦特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t=2v0/g 5t=2v0/g'(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两式相比 易得g'=g/5=2m/s^(-2)...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动量是矢量,在平抛运动中,水平方向的动量不变,竖直方向的动量增加,增加量为gt,方向竖直向下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目 -
(19163508218): 两个答案1 上方15m用公式 V0^-V1^=2gs s1=15m 那么 20^-V1^=300 V1=10m/s 所以经过的时间 (20-10)/g=1s2 下方15ms2=-15m 那么 20^-V1^=-300V1=10√7...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1)t=0.5ss=vt=20*0.5m=10m(2)就是这个梯形面积,s2=(0.5+4)*20/2m=45mps,图的纵坐标错误,应该是V/ms^(-1)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3万6千公里. 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R2^3/T2^2=R1^3/T1^2(式中^表示次方) (R+h)^3/(1天)^2=(60R)^3/(27天)^2 解得: h={(1/27)^(2/3)*60-1}*R=(17/3)R(取地球半径R=6400K...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转速越大就是之指角速度越大,通俗点讲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转的圈数越多.而线速度还与半径有关,在同一圆盘上,半径越大的点 线速度越大.对上面的话可以这样解释:同样转速的机器,一个半径小一个半径大,...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s1=1/2gt^2,s1=45m,代入得t=3s,所以乙球下落了2秒,s2=1/2*10*4=20m,甲从下落到落地共经历了4秒,s3=1/2*10*16=80m,所以甲追上乙时离地面有35m,乙同样也离地面35m,所以乙从下落到落地总共55...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首先受力分析(条件有限,口述):竖直方向,重力G、支持力Fn水平方向,牵引力F、摩擦力f(固定)由于汽车不断匀加速,合力 F合 为一固定值,牵引力也不变(F-f=F合),其实际功率P随速度v在不断变大(P=F...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设刹车后加速度为a,第一秒末速度为v1,第二秒末速度为v2,则有v1=v0+av2=v0+2*a,第二秒内的位移是s=v2^2-v1^2前两式代入第三式,得2*v0+3*a=2*s解得a=-2m/s^2(注意)设汽车刹车后t秒停下,则v0+a*t=0解得t=...

#庞君修# 高一物理题 -
(19163508218): 加速度等于作用力/物理质量则a=f/m=2.75*10^6kg*10(此为g)/2.0*10^5kg=13.75机械能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