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课堂实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 前言】有余数的除法是位于三下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较后面的部分,是对除法竖式运算理解模式的一个完型,这堂课整体是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和主持者。

【课前准备】何老师提前两天就把前测单发了下去,由于是在郑州龙美上课,课前才收到学生的前测单,发现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的意义建构还不是很好。课前5分钟,课堂单就被发了下去,学生热火朝天的开启了数学旅程。

【第一板块课前复习】

由于是借班上课,何老师先和“青鸟”班的学生做了两条约定,一是拍手即把手里所有东西放下,立马坐正;二是当有同学问题回答的特别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约定好后,何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了课前复习的答案,学生的热情都很高,在对答案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算账,何老师很快的接受了这个有趣的名字,并利用其更顺利的开展课程。

【第二板块课堂例题】

一、算理讨论。

全体一起读题与要求。(读完题后学生立马开始在课堂单上写下了自己的想法,何老师在下面巡视,发现有很多的同学都遇到了困难)

何老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解,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解释。

生:一共有256张照片,每页可插满6张,翻译过来就是6张可插满一页,所以除以6,6比2大,所以我们借上5,商4写在十位上,四六二十四,算账,拉个横线,十位上还剩下1,不够,所以把6拉下来,变成16,二六十二,算账,还余4个。

接着写出了横式。“256÷6=42……4(页)

师:这里好像有些问题,咱们先放下,讲的声音非常清晰、干脆,把掌声先送给他。

(其他同学都非常真诚的给予了响亮的掌声。)

生:刚才他说最接近16,三六十八也最接近16。

生:18比16大,不能除。

师:我觉得他刚才讲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百位上2不够除,在十位上商,怎么从十位上借的?

生:不管商几都比200大,所以不能在百位上商。

师:为什么要从十位上商?

生:因为在十位上商,可以进十满百。

生:如果是百位上就有千位了,就无法除了,如果是十位,可以满了后就剩一个十。

师:讲的我都懵了,咱们再来想一想,百位上我们判断他是绝对不够除的,那把2和5结合起来是25个什么?

生:25个十。

师:非常棒,25个十除以6的时候从哪里商?

生:四六二十四,从十位商。

师:24个?

生:24个十。

师:十位除结束了没有?25个十减24个十还剩?

生:1个十。

师:那余了的1个十比除数小了没有?

生:小了。

生:把6拉下来变成16个一。

师:然后用16个一干什么?

生:除以6。

师:商多少?

生:2。

师:刚才有人说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好像18更接近16?但是18好像已经怎么?

生:18超过16了。

师:所以只能商2。二六十二。

师:我们用横线表示这一步已经算结束了,然后?

生:余4。

师:这个4表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何老师示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生:还剩下的4张。

师:为什么能余下?4张能不能插满一页?

生:不能。

师:我们一页能插满几张?

生:6张。

师:我们继续讨论,刚才那位同学出现的那个问题,42表示什么?怎么带单位呢?

师:42表示一共插满了42页,4表示插满42页还剩下4张。

经过这一部分的激烈讨论,学生基本上已经理解掌握了竖式计算的算理。

二、算法总结。

何老师把填空变成了疑问句,学生都争着抢着做第一个谁出答案的,就这样一问一答的总结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学生的整体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三、有余数除法各部分关系讨论。

何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竖式中每个数在题目中表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发现学生对份数和每份数的概念理解上有些不清晰。

何老师让学生读题“每页可插6张照片,可插满42页。”试图让学生再一次理解题意来辨识份数、每份数。

师:每份数就是每多少一份对不对?那份数是什么?

生:平均分成几份。

师:那么,每几个插一页?

生:6个。

师:插了几页?

生:42页。

师:那么到底哪个是每份数?

生:42。

师:真的42是每份数吗?

师:那6是份数还是每份数?

生:6是每份数。(有几个学生喃喃自语道)

师:题目上清清楚楚的说每页可插6张照片,也就是说每几个一份?

生:6。

师:每6个一份,你们居然说6不是每份数。到底是不是?

生:是。(超级洪亮自信)

经过这一部分的讨论,学生对份数、每份数的理解加深。

何老师将题目分解做了一个形象的动画,根据各部分在题目中的意义关系来讨论除法各部分关系。

师:份数、每份数、不够一份的数、总数之间的关系在图中能不能看出来?

问题一出来只有几个同学是知道的,其他的同学有些懵,所以何老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在下面巡视,时不时和学生交流进行点拨。

生:份数×每份数+不够一份的数=总数。

生:42份,每份6个,和不够一份的4个加 起来就是总的256。

边讲何老师帮忙在PPT上圈出来,下面的同学经过讲解+画图基本上都懂了。由此很顺利的得出来了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师:这个同学说的非常好!那现在我们来根据这个数量关系验算这个竖式,写在例题的右边。

学生一起说了验算的过程,边说何老师边在黑板上写下来。何老师又统计了学生的正确率。(大部分的同学均做对举起了手)

师:刚才后面有个同学发现乘法和除法好像有点关系,有什么关系?

生:反过来了。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两个乘数对应了什么?

生:商和除数,得到的积是被除数。

师:两个数相加,得到的是什么?(边说,边画)

生:和。 

师:用乘法验算是把除法的这个过程怎么样一遍?(用手势提醒)

生:逆推了一遍。

四、单位讨论。

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思考,这几个单位有什么不一样?看谁的思考能力比较强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生:有份数还有个数。

生:个数÷个数=份数……个数。

师:说出来了一点。我在我们晨山学校也上过这节课,一个同学是这样说的,老师,我发现三个“个”意思都一样,表示一个一个的,份表示一份一份的,他是这样说的。

师:老师再问个和例题无关的问题,如果256张照片平均分成6份,那每份?

生:42张。

师:这里的42成了什么?

生:个数。

师:6呢?

生:份数。

师:最后又余下了4个,是个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把单子后面的习题做好交上来。(悠扬的下课铃声响起,刚好结束课程)

【后记】课后我们进行了大教研。

干老师:首先,新问题中出现时的玄机问题。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其中的“还剩多少张?”不应该出现,为什么?大家思考一下。

李老师:让学生以为还是原来的题目。

高老师:就给一种暗示了。

干老师:对,我们新问题出现啊,都是大有玄机的,别看这是一个小问题,我们以后让学生遭遇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懵。然后呢,你应该先是用已有的模式分析问题。请问,什么叫已有模式?

干老师:已有模式在乘法里是:单位数×份数=总数,在除法里是:总数÷单位数=份数/总数÷份数=单位数,所以你的模式就变成了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而且每个单位是什么?

赵老师:这样就不会绕了。

干老师:应该是用已有的模式让学生完成,而不是老师完成。接下来就让学生列式计算,每个同学讲原理。总数是256,被平均分,每6个6个的分,然后边走一步立个规则,边走一步,立个规则,边走一步,完了,剩了一个4,这个是啥东西?怪物出来了!我们把它砍了?就变成了我们如何处理这个4的问题,余数的概念就出来了。这就叫做算式巩固之中,你看我们在巩固以前的算式,使用它,出现了新模式,新模式添加上去,算不清的,比每份数小的,叫余数。除法竖式的新规则就出来了。接着就是我算得对吗?如何验算?验算又叫逆运算,但是逆运算就难了,为什么?多了个余数,所以首先我们理解模式先要改变,那个理解模式就是余数是怎么来的,通过图示,份数×每份数+余数=总数,对不对?

赵老师:就丰富了之前的那个模式,就变了。

干老师:如果用除法来表示是什么?其实有两种形式,完成了一种建模,所有的变式都是逆运算,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这达成理解模型的互逆,然后所有的关系完成。这节课下面的课其实就是包括课外练习都是巩固练习,但是这节课就两处:理解模式的完型——份数、每份数、余数,用除法表示,用乘法表示,都要和除法各部分名称相联系,两个要一并出现。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出现一个总数,这个总数就是一个模式,把乘除统一起来,完全统一起来,所有的命名都统一起来,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全部瓦解,彻头彻尾的全部打通,整个意义都理顺了。

赵老师:用总数就是他的完型,把前面的合而为一,都是在讲份数、每份数。

干老师:你讲单位那时候,这节课学生要是不熟悉,其实也很简单,你这有点浪费时间了,我们看看哪几个单位是相同的?总数、余数和每份数单位一定相同,而份数单位不同,乘除中永远有一个单位不同,加减中单位相同,这是辅助的,不是最重要的,让这个模式更加清晰一些,一以贯之。引导学生的时候,学生出不来,老师这时候如何引导,这其实是一个经验问题,如果说是铺垫式问题,哪些相同,哪些不同?问题一下就解决了。你发现了什么?

赵老师:你把式子往那一写,一观察一追问,就出来了。

李老师:有时候你把那句话换个表达方式人家就懂了。

赵老师:其实把干老师刚才说的那些列成问题你这节课就有味道了,这节课算法总结什么的都是死东西,原来是你来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竖式呈现出来,呈现的过程就是刚才干老师说的份数、每份数、总数关系模型,然后再一追问,如何证明你答案的合理性,把那几个问题换一下,那这节课整个就不一样了。

经过干老师的梳理,我对这节课的建模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明确这节课的目标,也就是重难点,着重的去突破,方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遭遇问题,聚焦问题,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新的模式。还有一个冲破了我以前的偏见,对于挑战,我原来以为只有优秀的、思维好的才可以给挑战,传统意义上差的学生就不能给挑战,因为会让其知难而退,但不是这样的,“差”的学生更应该有挑战,但是不是那种做不出来的挑战,是努力可以做出来的,这样他就会成倍获得成就感,从而对数学感兴趣。

~


#父洁凤# 有余数的除法 - 怎样让孩子理解有余数的除?怎样让孩子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18491883355): 一是:提前把教材看好; 二是:结合教参找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难点是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我先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17÷4=4……1 我们前面做过这样的题,就是“最大能填几,5*( )

#父洁凤#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18491883355):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应注意: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余数概念2、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规律与方法

#父洁凤# 小学六年级数学新课堂上册第三页聪明小屋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599已知商是十五余数是十二求题目中的除数是多少 - 作业帮
(18491883355):[答案] 599-15-12=572 (572-12)÷(1+15)=35

#父洁凤#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特别注意商和余数后面的()
(18491883355): 个位数

#父洁凤# 24除以9等于几余数几平均分给9人二年级下册笫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
(18491883355): 24【个数】除以9【人数】等于2【每人二个】余6【剩下六个】

#父洁凤#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
(18491883355): 除数:(184-148)÷4=9148÷9=16……4

#父洁凤# 小学数学 有余除法 -
(18491883355): 1个1993÷7余数是52个1993÷7余数是43个1993÷7余数是0 ……3个一循环1993÷3=664……1 所以1993个1993÷7的余数与1个1993÷7的余数相同,是5 所以A÷7的余数是5

#父洁凤# 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含义)
(18491883355): 有余数的除法是指整数除法中含有被除数未被除尽的部分,且余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除数之间(不包括除数)的整数.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一个数除以另...

#父洁凤# 琪琪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把除数237错写成273,这样商比原来多?
(18491883355): 273-237=3636÷4=9237÷9=26……3答:这道题的除数是26,余数是3.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