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是什么 请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规定的小学数学"综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扩展资料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共分四个学习领域:数学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每个学段均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正反比例和探索规律;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内容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学习内容有:统计、可能性;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的学习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的陈述技术 数学课程按照“学习领域+学段”陈述标准,共分四个学习领域:数学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http://www.lspjy.com/showtopic.aspx?topicid=14153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义务教务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为~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

计思路---关于学习内容之四: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

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

设计思路---关于实施建议

为了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标准》分别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以及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课程内容,《标准》在相关部分提供了一些案例。以上内容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濮诸梵# 如何培养小学生小学数学的推理能力 -
(19511503734):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一点有关推理的知识,是《课标》指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

#濮诸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标准 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
(19511503734):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像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濮诸梵# 概率与统计教学,中小学有什么差异 -
(19511503734): 在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内容分成四大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统计与概率,而且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内容.说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

#濮诸梵# 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
(1951150373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思维中尽早树立随机意识和统计观念,学会运用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随机现象,以更加适应纷繁...

#濮诸梵# 1.小学数与代数内容第一学段包括哪些内容? - 作业帮
(19511503734):[答案] A.数的认识 B.数的运算 C.常见的量 D.式与方程E.正比例\反比例 F.探索规律2.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主线... 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

#濮诸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 -
(19511503734): 小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指标,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指标上的发展,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也促进其综合应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直接影响着学生...

#濮诸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模体现在哪些教学中 -
(19511503734): 数学模型是对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概括或近似表述的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公式和理论都是由现实世界的原型抽象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狭义地理解,数学模型指那些反映了特定问题或特定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是相应系统中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块学习领域,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的能力.这些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数学模型.在小学阶段,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概念系统,算法系统,关系、定律、公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