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十二律,具体内容有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五音与十二律并非是并列关系。

中国传统音乐是以中国五声性调式音乐体系为主的,宫、商、角、徵、羽谓之五音,相当于简谱里的12356。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五个音为基础组成的调式。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ti)和#4(fis)相当,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十二律则是由三分损益法所生成的律音,是中国五声性调式的根本。三分损益法则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损益变化的说明如下:

从甲截去三分之一,得到乙的长度,那么甲、乙二者的长度比为:3:2;

把乙加长三分之一,得到丙的长度,那么乙、丙二者的长度比为:3:4;

按照这个方法循环做下去,大约七次后得到的“辛”,其长度约为甲长度的一半。

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称为十二律。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为律吕。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将十二律吕按照频率从小而大顺时针排成一个圆周:黄锺、大吕、太簇、夹锺、姑洗、仲吕、蕤宾、林锺、夷则、南吕、无射、应锺。应钟之后又转回黄锺位(清黄锺)。则顺时针位置相隔八(真正“间隔”的是6个)的两个音在一起“和谐”称为隔八相生。

黄锺生林锺,林锺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锺,应锺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锺,夹锺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仲吕又生黄锺(清黄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所以,五音是调式的骨干音(或者说是体现),十二律是调式所包含的音律,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在核心。



五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十二律分别是无射、应钟、夷则、南吕、蕤宾、林钟、姑洗、仲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

五音12律,具体内容是:五音:宫商角徽羽;12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继兵临终遗泽南吕无射应钟。

五音是宫、商、角、徵、羽。十二律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


#戈穆芳# 五音十二律,十二律是哪些? -
(13935471646): 你说的很笼统,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答案. 传统的五声调式,宫 商 角 徵 羽 即(简谱)1 2 3 5 6 古筝上的弦就是这样排列的. 我不知道你说的十二律是那些? 如果问的是律名的话,分别是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据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这是何承天的新律,已经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 现在十二平均律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等分. 就像钢琴上黑白键构成的那样.

#戈穆芳#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那么12律是啥 -
(13935471646): 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早在公元前522年(即周景王二十三年),周景王想铸造钟,就向他的名叫州鸠的乐官询问有关音律问题,州鸠讲了关于律和数的关系,并列举了十二律的名称.此事记载在《国语》一书中,《国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约为公元前5世纪.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关于十二律的计算已经相当精确了. 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如下.如果假设黄钟是现在钢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的则依次向上升半音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

#戈穆芳# 音律中的五音十二律是指哪五音,哪十二律? -
(13935471646): 中国例用五声音阶,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 ================================ 把一个八度用三分损益法细分为十二个半音. (括号内为对应西方音名)黄钟(C)、大吕(C#)、太簇(D)、夹钟(D#)、姑洗(...

#戈穆芳# “五音十二律”中的“十二律”指的是哪十二律? -
(13935471646): 中国古代音乐节奏采用三分损益法分为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就是现在的1`2`3`5`6`),后来发展到七声(也就是现在的1`2`3`4`5`6`7`).后来为了合乐和旋宫的需要,当时还确立了十二律制,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也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十二律.

#戈穆芳# 中国五音律?
(13935471646): 五音十二律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是五声音阶.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Fa)和“变宫”(Si),形成七声音阶,因为当时“三分损益法”,已经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五音: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 十二律又分为: --阳声六律--黄钟、太簇约等于简谱--1、2;姑洗、蕤宾、耒则、无射.3、#4、#5、 --阴声六吕--林钟、南吕、约等于简谱--5、6;应钟、大吕、夹钟、中吕.7、#1、!2、3 --七律:宫、商、角约等简谱:1、2、3;变徽、徽、羽、变宫、宫.4、5、6、7

#戈穆芳# 中国古代的音律都是什么 -
(13935471646): 希望对你有帮助 音律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1 2 3 4 5 6 7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

#戈穆芳# 五音十二律 分别是那五音?那十二律?
(13935471646):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是我国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戈穆芳# 中国古代的五音十二律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来历?) -
(13935471646): 先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并没有音高概念,后来才逐步建立超音高概念,并且给予按音高顺序排列的每个音一定的名称.所谓「五音(声)」,就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加上变徵、变宫便是「七音」.关於五音、七音与现代唱名的对应关系, 五音 宫 商 角 徵 羽 七音 宫 商 角 变 徵 羽 变宫 所谓十二律,是指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它们是用来确定音阶首音的音高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定调.假若黄钟相当於C,则古代十二律与现代十二个半音的对应关系:

#戈穆芳# 关于秦时明月中的八音盒五音十二律 -
(13935471646): 五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与五脏相配:脾应宫,肺应商,肝应角,心应徵,肾应羽.也分别与五行对应: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百度百科上有详细的解释...

#戈穆芳# 五音十二律中十二律的名称
(13935471646):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