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长大后的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长期的亲情缺失和教育缺失导致的心理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而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3、孤独无靠、亲情饥渴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4、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5、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杀母案就是一个社会的悲剧,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父母不在身边管教,同时由于爷爷奶奶灌输的母亲不好的思想,母亲就惨死在自己手上,而更心寒的是杀母之后还若无其事的去学校上课。另外还存在一些留守儿童被伤害事件,由于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以及疏于管理,留守儿童被伤害事件仍然频发,而伤害人多是周边的邻居或者亲戚。



留守儿童长大后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一,拒绝与人沟通,对他人漠不关心。

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致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二,情绪失控容易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

三,认知偏差,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赚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迷茫。

四,自卑。



1、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性格孤僻,因为长期的离开父母,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寡言、沉默和紧张,长期下去很容易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2、自控力差

由于缺乏良好的管教,很多留守儿童自控能力都很差,极易情绪失控,严重的可能还会有暴力倾向。

3、学习心态不良

留守儿童多数进取心不强,而且遇到学习难题也没人辅导,慢慢的就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监护人管理素质高,可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或许能够改善孩子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差

多数留守儿童性格都很孤僻,不喜欢与他人交流,独来独往,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想避免此情况发生,就需要监护人做好正确引导,多与他们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



留守儿童长大后的心理问题
没有安全感;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抑制你的情绪表露;不敢期待爱情,就像谷城的诗“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所有的开始”。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会有很大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童年留下的更像是埋在他们生活中的一颗隐藏的炸弹。
没有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尤其是来自母亲的安全感。所谓的安全感不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但当你受到攻击、拒绝和伤害时,你可以和你的母亲一起哭泣,并有一个治愈的地方。然后恢复并振作起来,并有勇气再次探索周围的环境。而不是由你的父母陪伴,独自向你的祖父母哭泣,或者蹲在角落里。从长远来看,他逐渐形成了一个敏感的性格。他做任何事都很小心,而且不爱说话。他总是把一切都记在心里。
作为一个从六个月到15岁离开父母的留守儿童,我觉得自己有太多问题。在心理沟通方面,我不信任任何人,不接近我的父母,也不相信有人会爱我。没有所谓最好的朋友。我心中最重要的人是奶奶。我和父母一起住了一年。我的心里总有一堵厚厚的墙。没有办法改变它。
下意识地远离父母
俗话说:“爱随时间而增长!”留守儿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了。他们对父母没有太多感情,也不知道如何与父母沟通。他们不能像破坏者一样,自然地对他们做一些亲密的事情。他们没有安全感,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觉得自己年轻时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那些渴望在独立后接受结果的人会无意识地远离他们。
我父母从小就出去工作,直到我大学毕业。我来到他们的城市工作。20年的疏远,对我来说,他们就像陌生人。只有道德约束告诉我,他们生了我,我应该孝顺他们。我试着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每周见面一次对我来说就像受苦一样。这就像完成一项任务。我不得不嘲笑他们,和他们一起吃饭,和他们聊天。每次我离开,就像从笼子里逃出来一样。我今年26岁。当我面对他们时,我仍然感到害怕、奇怪和无助,就像一个6岁的孩子。我想逃离他们。
下班后,他们总是说和我在一起很开心。我笑了,他们认为我同意了。积极购物和支付;支付工资,积极捐款;当他们生病并积极花钱时,他们会非常高兴,并称赞我的孝道。我总是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是的,这是我应该做的,但这不是我想做的。为他们花的每一分钱都让我心痛,但我不会说不,因为我只欠他们钱,不欠他们爱。

心理专家李玫瑾说过,留守儿童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最严重的会出现三种心理问题。

首先就是缺乏安全感,极度的自卑,总是感觉到自己是被抛弃者,有强烈的孤独感。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者爷爷奶奶,其他的亲戚朋友照顾,缺少父母的爱和陪伴,总是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得到父母关心和爱护,总是感觉到很自卑,很孤独。

这种状态很难交到朋友,也很难认真学习,培养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堕落。

其次就是对人不信任,自我封闭,性格孤僻,没有真正能够交心的同龄的朋友。

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也无法告诉自己的父母和朋友,长期的压抑,性格会变得特别的孤僻,很难与别人相处,最终导致很难适应社会,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思想极端,行为乖张,让周围人很难理解。

最后就是,许多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压抑,性格暴躁,很容易出现一些逆反和攻击的心理,凡事总喜欢动拳头,不会和人好好的沟通和交流,对这个社会和他人总是充满了仇恨和不满,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种孩子总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绝望,心里面对别人,只有愤怒和不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有可能会变成许多人都讨厌的样子,自私自利,顽劣不堪。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爱和陪伴是最重要的,父母尽量的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边,让孩子得到爱和安全感,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拥有正常的人格和思想。



长大后的留守儿童的苦恼和心理缺陷有哪些?~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哪些心理问题?这些家长都应该知道

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自卑,自暴自弃。由于他们从缺失父母的爱,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在学习也会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会自暴自弃。

  2、情绪失控,脾气暴躁。由于孩子在身心发育的时期,但是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加上意志薄弱,所以很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对周围的人都不信任,对陌生人总是产生敌对心理,也就很容易攻击别人。

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

  3、性格孤僻,内向。因为父母没在身边,所以无论在哪里受了欺负都不敢说,长期将这些事情积压在心里,时间久了,会造成心理障碍。

  4、学习成绩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有很多的题爷爷奶奶都不会,没有人辅导作业,孩子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跟不上班里的进度,孩子自然也就不爱学习了。

  5、不服管教。因为长期和父母分离,没有稳定的亲子关系,所以父母说的话孩子不愿意听,也不信任父母。 01

父母缺失,留守孩子多自卑、自暴自弃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爸妈离婚了,又都有了新家,安徽望江县9岁男孩小林(化名)只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1月20日,听说在外打工的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小林情绪低落。晚饭后,大家发现小林悬挂在厕所的横梁上,脖子上套着一种用来编织网兜的塑料绳。这一天,离春节只剩11天。小林已两年没有见过妈妈。

两年来爸爸没给过小林生活费。小林去要,爸爸说等他满18岁后一次性给。其他留守儿童的爸妈都会常常打电话给孩子,也会跟老师联系,但是小林都没有。

“留守”孩子最常遭遇的问题如下:

1、留守孩子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性格内向,有什么事自己承受,总觉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差,很难与人沟通;

2、有的留守孩子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甚至仇视父母,不想读书;

3、留守孩子的父母大都通过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致使孩子浪费钱、乱花钱;有的大把花钱去买吃买穿,有的到网吧玩游戏,有的通过吸烟、喝酒甚至打架等等不正常、不正当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

4、留守孩子多数不服管教,因为长期于父母分离,没有稳固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父母管教孩子不听;老人想管也管不动,或者根本就更加溺爱孩子,造成孩子霸道、自我中心的个性;

留守孩子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中,因为缺失父爱母爱,他们成为了一群“心灵孤儿”,爷爷奶奶照顾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如果你的孩子无奈“留守”,希望你能做到:

1.争取多跟孩子见面,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

2.如果实在见不了面,就多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聊聊,问问他们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家的温暖。

3.逢年过节回不了家,能否把孩子接到身边小聚。

02

跟孩子缺乏沟通,容易让孩子恋上网络

我们经常能够在新闻中看到某青少年因上网过度,累倒或丧命网吧的事情,这已不是偶然事件。有研究发现,有两种孩子容易沉迷网络:

1.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

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这类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多半与父母关系存在较严重的冲突。

2.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

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其实孩子过度迷恋网络,根源就在于一直以来在家庭中和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匮乏。这样的家庭中,由于沟通匮乏,父母虽然一直在孩子身边,也如同“不在场”。因为如果现实世界够精彩,没有谁会去虚幻国度里找寄托。如果孩子平日里能够被父母“看见”、“理解”,就不会需要到游戏中去寻找认同。

所以,面对网络控的孩子,首先父母要找一下孩子钟情于电脑游戏的原因。是因为平时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太少,还是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交流少,或是孩子的交际圈太过单一?如果孩子的生活内容单一,游戏的伙伴少,或是跟父母交流的时候得到的回馈不是说教就是斥责,那么孩子只能通过电脑游戏丰富自己的生活。

其次,父母应该对“网瘾”有正确和科学的了解,不要对孩子正常的上网活动横加阻挠,因为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正确引导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正在增强,无端的指责会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绪。不如跟孩子约定好游戏长度和频次,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同时带孩子去接触更好玩、更新鲜的外部世界。

03

用物质满足去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霸道、极端

有这么一则曾经震惊所有人的新闻:

母亲三次易嫁。不管日子多么艰难,对儿子总是百般溺爱,养成了他任性、自私、懒惰、暴戾的脾气。儿子向母亲要钱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后来发展到要不来钱就殴打母亲。终于有一天,借不到钱的母亲羞愤交加把命赔给了他……母亲服毒自尽后,16岁的少年哭得死去活来,但全村没有一个人同情他,而是自发涌到村委会,要求把他送进公安局。

溺爱孩子的父母,惯常做法就是只会用物质去满足孩子,却未能从情绪、情感上“看见”孩子。了解上面这个案例背景后就可以知道,这个母亲由于婚姻的不幸,而对孩子有诸多内疚。年幼的孩子最开始的各种任性、自私,其实更多出于来自家庭变动引发的不安、愤怒。可惜,母亲一味用物质去满足、讨好孩子,却从未与孩子进行过真诚的心理上的交流。

所以,母亲自己亲手养出了一个魔鬼,并且最后死于这个魔鬼之手。到底谁是凶手,谁能说得清?

用物质去溺爱孩子,在父母对待留守儿童身上也比较常见。出于内疚,父母往往会通过金钱上的满足去企图弥补孩子。然而,这种物质上的宠溺只会惯坏孩子的“胃口”,扭曲亲子间的关系,让孩子认为父母和孩子,不过就是“供给和索取”。长此以往,不仅会毁了孩子的人生,父母也脱不了干系。

04

对留守孩子行为问题的过度干预,有可能激发青少年犯罪

留守儿童在靠近青春期之时,各种问题就是接踵而至。比如学习问题,乱交朋友混社会小团体问题,喜欢撒谎或者偷偷摸摸的问题……这些孩子的行为问题在刚出现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激起父母的紧张和过度的批评指责。可惜,父母越是批评、指责或者妄图惩罚孩子,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就越严重。

因为留守孩子原本对于“父母不陪自己”“抛弃自己”内心早有经久积累下的创伤。父母的不包容行为只会愈发激起孩子的愤怒和反叛。如此,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朝着父母所贴的标签方向去发展。而被贴上了不好标签的孩子,很容易为了寻找认同和自我价值感而聚在一起,形成亚文化群体。这样的亚文化群体,常常倾向于做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事来,严重的就形成了犯罪。

所以,当留守孩子逐渐长大后,发现了一些行为问题,父母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但是行为上需要谨慎处理。减少立刻要说教、说服或者压制孩子的做法,不轻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多陪陪孩子,听听孩子心理的想法,多去看孩子身上的优点。严重的问题,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支持。


#孙查功# 您认为“留守儿童”群体会出现哪些问题?
(15951141828): 缺少管教,以后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孙查功#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 -
(15951141828): 一、情感缺失.有调查表明,有70%的留守儿童是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由于留守农村的老人有大量繁重的劳务,同时又和孩子有代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顷诉的对象.再者他们又很少和在外的父母联...

#孙查功# 农村留守儿童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放假回去看孩子,发觉孩子都不怎?
(15951141828): 会孤僻,偏激,不善沟通.要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意思到父母是爱他的,就算是在外面打工,也要每天跟孩子打个电话,不能光问孩子有没有学习,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成长,在家的时候就多陪陪孩子

#孙查功# 是不是留守孩子都有心理疾病 -
(15951141828): 不能说留守孩子都有心理疾病,但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确实要比其他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要高,我曾经做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也有心理健康的,但有问题的留守儿童也很多,我的调查结论是67%有问题,还有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比其他儿童严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人,特别是父母的关心和关爱,不少留守儿童存在“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2、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3、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孙查功# 隔代教育里成长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 -
(15951141828):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感情上和父母疏远,隔代教育,爷爷奶奶或姥爷姥会溺爱他们,造成不良后果.2、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知识跟不上,在学习上不能很好的给予辅导.3、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孙查功# 留守儿童,对孩子生理和心理有什么重大影响 -
(15951141828): 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缺乏亲情,人格发育不健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亲情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缺少足够的关心和教导,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所以许多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等缺陷.二是学校教育与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脱节.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在家,失去家庭监督,导致孩子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蒙骗临时监护人,在孩子电话与家长联系时欺骗家长.我乡有个别孩子打电话给远在他乡的父母撒谎说学校要交什么什么钱,一个星期要从家长那里骗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钱,用来乱花,助长了孩子的坏习惯.

#孙查功#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有什么?
(15951141828):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孙查功# 留守儿童会有些什么心理问题? -
(15951141828): 1.留守孩子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性格内向,有什么事自己承受,总觉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差,很难与人沟通; 2.有的留守孩子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甚至仇视父母,不想读书; 3. 留守孩子的父母大都通过...

#孙查功# 留守儿童心理是什么样子,长大后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人,对吗 -
(15951141828): 对的吧,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除了对扶养我长大的外公外婆

#孙查功# 留守儿童在父母回家还得不到关爱长大了会有什么心理障碍 -
(15951141828): 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对人冷漠 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和他人沟通困难,没有集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