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民族风俗习惯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民族风俗习惯的成语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风土人情
[拼音]fēng tú rén qíng
[释义]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例句]那位男演员在开始拍电影前悉心研究了那个地区的风土人情。

成语都是形容词,应用了成语的表述,都不属于“描写”

风土人情;
伤风败俗;
随乡入乡;
移风易俗;
有伤风化;热肠古道
不知道这样回答是否满意?

描写民族风俗习惯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抱素怀朴
成语解释: 素、朴:指事物的自然状态。借指民风淳厚,人心安定。
出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汉郊祀歌》:“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翻译:更改混乱和不正的民风,将不正当的民俗更改,百姓在国家安定兴盛时,保持淳朴的本质而安居乐业的景况。
2、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成语解释: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翻译:有谚语这样说:“函谷关以西出武将,函谷关以东出丞相。”
3、民淳俗厚
成语解释: 民风质朴敦厚。
出自: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者。”
翻译:在东边大海的小城里,听说民风质朴敦厚如同山东省邹县、鲁县一样。
4、百里异习
成语解释: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出自:晏子《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翻译: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千里而殊俗:指风俗不同的远方。
5、化民成俗
成语解释: 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出自:《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翻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供参考。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通风【亦称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民风民俗,风土人情
百里异习
下面给你一些复制的资料吧
最佳答案 采风问俗——风:歌谣;俗:风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风土人情——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改俗迁风——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伤风败俗——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随乡入乡——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习俗移性——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未能免俗——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移风易俗——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热肠古道——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比户可封——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极重难返——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绝国殊俗——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披发文身——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染风习俗——谓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入境问俗——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伤化败俗——败坏教化和风俗。
时殊风异——时:时代。风:风俗。殊、异: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也不同。
树俗立化——树立风俗教化。
谇帚德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无兄盗嫂——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相沿成俗——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遗风旧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遗风馀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遗风馀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一民同俗——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祝发文身——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比屋而封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毁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移风改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移风革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移风易尚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遗风余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遗风余习——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同“遗风余俗”。
遗风余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欢迎交流,谢谢阅读!


#晁厘满# 描写风俗的成语 -
(17898488509): 是“风俗人情” 拼音: fēng sú rén qíng 简拼: fsrq 近义词: 风土人情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风俗习惯等 解释: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出处: 唐·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晁厘满# 关于“风俗”的词语有哪些? -
(17898488509):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安于故俗】:俗:习俗,习惯.受成规旧俗所限.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变风改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风易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古易俗】:改变传统的法...

#晁厘满# 描写民俗的成语!!急用!要成语啊,3个 -
(17898488509): 太多啦~~ 例如:观风察俗 (观察国风民俗.)化民易俗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入乡随俗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入国问俗 (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移风易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革风易俗 (改变风气和习俗.) 调风变俗 (犹言移风易俗.) 采风问俗 (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风:歌谣;俗:风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晁厘满# 关于风俗习惯的成语有那些呢?传统风俗习惯...多多益善Thank
(17898488509):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纳西族风俗(附:纳西族图片)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民族风俗与习惯 点击:2671 2006-10-12 17:09:45纳西族风俗习惯——纳西族简介 纳西...

#晁厘满# 描写习惯的成语 -
(17898488509): 【安其所习】安于自己所习惯的事物.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安于所习】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

#晁厘满# 描写传统的成语 -
(17898488509): 【变古易俗】: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变故易常】: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发扬光大】: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格于成例...

#晁厘满# 描写习惯的成语 - 作业帮
(17898488509):[答案] 【安其所习】安于自己所习惯的事物.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安于所习】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

#晁厘满# 描写习惯的成语 -
(17898488509):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安于所习】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不服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不习水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主故常】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晁厘满# 描写传统的成语 -
(17898488509): 【变古易俗】: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变故易常】: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发扬光大】: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格于...

#晁厘满# 形容乡村俗气的成语 -
(17898488509): 答--满园春色---原野青绿---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潺潺流水---牛马成群---欢歌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