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西江月》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一、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下片给人们展示了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二、附原文如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简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三、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星,几点雨稀稀落落的下。曾经社林边的茅店,转过路口忽然见到了。
老师讲的……

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星,几点雨稀稀落落的下。曾经社林边的茅店,转过路口忽然见到了。

云影月失 暗星雨落。记忆里的小酒店 转过路口就能看见了

在天边有几颗暗淡的星星,几点雨稀稀落落的下在山前。还记得以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有家小酒店,过了溪上的小桥就出现在眼前。

老师说的......不知道准不准......

《西江月》下阕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描绘了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
我翘首遥望远方,只见天边只有七八颗星星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好象在朝我眨眼睛呢!这时,我感到凉风习习,衣服欲湿未湿,原来,这里已经飘起雨点了,还好雨不算很大,很舒服.我记得,从前我熟悉的一家建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现在却要七转八绕、过很多小桥之后才忽然见到.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满意望采纳!


#汪咸秒#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 - 作业帮
(18591967044):[答案] 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更衬托出夏夜的寂静

#汪咸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下片给人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18591967044): 描绘了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画面.一定要采纳我滴~ 谢谢

#汪咸秒#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 -
(18591967044): 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更衬托出夏夜的寂静

#汪咸秒# 西江月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18591967044): 写雨. 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 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汪咸秒# 辛弃疾的《西江月》的下片描写了怎么样的画面
(18591967044): 西江月(辛弃疾 宋)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汪咸秒# 西江月中词的下片向人们展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
(18591967044):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汪咸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该次下片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作业帮
(18591967044):[答案] 描绘了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画面.

#汪咸秒# 《西江月》词的下片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8591967044): 田园风光的画面

#汪咸秒# 西江月这首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
(18591967044): 描绘了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

#汪咸秒# 西江月的下片为人们展现了怎么样的一副图画 -
(18591967044):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描绘了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