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衰变的本质各是怎么样的? 衰变的本质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β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

俘获K层电子叫K俘获,俘获L层的叫L俘获,其余类推。通常,K俘获的几率最大。在 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

2、α衰变:

α衰变,又名阿尔法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核衰变);发生α衰变时,一颗α粒子会从原子核中射出(附注:α粒子,又名阿尔法粒子,即氦-4核,⁴₂He,即一颗由2颗质子和2颗中子组成的原子核); α衰变发生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4个单位,其原子序数也会减少了2个单位。

3、伽马衰变﹝γ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反应时放出伽马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不是粒子)。由于此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

扩展资料: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这些放射出的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 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

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该核素的原子核数目会逐渐减少。衰变至只剩下原来质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该核素的半衰期(half-life)。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几微秒到几百万年不等。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变为新核的现象。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

若在dt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为dN,它必定正比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目N,显然也正比于时间间隔dt .衰变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是物质特有的性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β衰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γ衰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α衰变



1、β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

2、α衰变

α衰变,又名阿尔法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核衰变);发生α衰变时,一颗α粒子会从原子核中射出; α衰变发生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4个单位,其原子序数也会减少了2个单位。

3、γ衰变

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反应时放出伽马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不是粒子)。由于此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

扩展资料:

衰变

1、衰变速度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度有的很快,有的则很慢,它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对于一定的放射性物质,其衰变速度是恒定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度完全不能因外素加以改变。各种放射性同位素都有有自己特定的相对衰变速度,相对衰变速度即为衰变常数。

2、衰变定律

通过对大量原子核进行研究,发现所有的放射性物质其原子核数目随时间t的变化都遵守一种普遍的衰变规律。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数随时间作负指数函数而衰减,这就是衰变定律。

实验表明,在时间dt内,放射元素衰变的原子核数dN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N以及dt成正比。dN=-λNdt。式中λ是比例恒量,叫做衰变恒量,表征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式中出现的负号是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目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的。

3、衰变规律

放射性衰变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遵从量子力学的统计规律,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放射性核,发生衰变的时刻完全是偶然的,不能预料,而大量放射性核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衰变规律是十分确定的。

设t=0时刻的放射性核数为N0,t时刻放射性核数为N,则指数衰变规律为N=N0e-λt,式中λ称为衰变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的衰变概率,它反映了放射性核衰变的快慢。λ值越大,衰变越快;反之则相反。

实际中常用半衰期T1/2或平均寿命τ来反映衰变的快慢。半衰期是放射性核衰变掉一半所需的时间;平均寿命是指不同核衰变有早有晚,完全是偶然事件,对于全部核的寿命取平均得平均寿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衰变



三种衰变的本质:

1、阿尔法衰变本质:

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

原子核进行一次阿尔法衰变后,电荷数减少2,新核在周期表上的位置要向前移动2格。

2、贝塔衰变的本质:

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电子,核的质量数不变,但核电荷数增加。

原子核进行一次贝塔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新核在周期表上的位置要向后移动1格。

3、杠码衰变本质:

当一个原子核发生α衰变或者β衰变时,生成的新原子核有时会处于激发态,这时,新原子核会向低能级发生跃迁,同时释放γ粒子。

扩展资料:

1、衰变规律: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质量数守恒(注意不是质量守恒)、电荷数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2、衰变方程: 

α衰变:AZX→A-4Z-2Y+42He 

β衰变:AZX→AZ+1Y+0-1e

3、两个重要的方程:

23892U→23490Th+42He 

23490Th→23491Pa+0-1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α衰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β衰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γ衰变



第一种是α衰变,它是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核通过放射出一个α粒子,而变成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在进行α衰变时,放出一个α粒子,并且原子序数减去2,质量数减去4,成为原子序数比它小2的原子核.其中,衰变前的原子核称为母核,而衰变后生成的原子核称为子核。

第二种放射性衰变是β衰变,它的特点是原子核的原子序数改变而质量数不变.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在β+衰变中,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而成为中子,同时原子序数也减去1。

第三种放射性衰变γ衰变往往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而产生的.原子核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后一般处在激发态,这时就会发生γ衰变,使原子核跃迁到基态,同时放出一个高能光子。

扩展资料

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变化规律

⑴质能守恒:这是最基本的。如果原子在衰变过程发生质量亏损,则亏损的质量可依据E=mc^2来计算产生的能量。

⑵质量数守恒:原子衰变是一个原子核变成一个或几个原子核(α粒子即氦核)。原子衰变过程中虽然有质量亏损,但衰变前后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等均不变。

⑶电荷守恒: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核中的质子和核外电子带有电荷,在衰变过程中这个电荷也守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衰变



1、β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轨道电子俘获。

2、α衰变

α衰变,又名阿尔法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核衰变);发生α衰变时,一颗α粒子会从原子核中射出; α衰变发生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4个单位,其原子序数也会减少了2个单位。

3、γ衰变

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反应时放出伽马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不是粒子)。由于此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

扩展资料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这些放射出的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 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

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该核素的原子核数目会逐渐减少。衰变至只剩下原来质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该核素的半衰期(half-life)。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其特定的半衰期,由几微秒到几百万年不等。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变为新核的现象。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衰变



三种衰变的本质各是怎么样的?~

补充下,衰变是两种,射线是三种。
三种射线: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衰变
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就变成新的原子核.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规律: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质量数守恒(注意不是质量守恒);电荷数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2、衰变方程:
α衰变:AZX→A-4Z-2Y+42He
β衰变:AZX→AZ+1Y+0-1e
3、两个重要的方程:
23892U→23490Th+42He
23490Th→23491Pa+0-1e
说明: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一般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进行的,即衰变模式是:α+γ,β+γ,没有α+β+γ这种模式!

半衰期是由于,原子内部能量的释放,通俗的讲就是能量的消耗,但是这能量本身不会产生,那是从哪来的呢,从本身而来,爱因斯坦的第一方程,也就是E方程,质量转变成能量,也就是说原子的能量消耗通过消耗本省,而原子消耗后就是衰变,就像核能一样


#惠邱骨# β衰变的实质是什么?
(17224985372): β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中子数(10n)转化为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惠邱骨# α衰变 、 β衰变 和γ衰变,分别包含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当中哪几个? -
(17224985372): 1. 目前物理学界公认,世界存在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简称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在宏观世界里,能显示其作用的只有两种:引力和电磁力. 2. α衰变 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

#惠邱骨# α衰变的原理是什么 -
(17224985372): α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计算表明,α粒子和子核之间的库仑势垒一般高达20兆电子伏以上.如前所述,α粒子动能比库仑势垒高度低得多,按照经典力学,由于库仑势垒的阻挡,α粒子不能跑到核外,根本不可能发生α衰变.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能成功地解释 α衰变的产生机制.根据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α粒子有一定的几率穿透势垒跑出原子核.

#惠邱骨# 什么是放射性衰变(详细点) -
(17224985372): 这类问题要领有两个:质量数(左下标)守恒(左右相等)和电荷数(左上标)守恒. γ粒子是光子,电荷数、质量数都是零,不能用上述方法确定,中学题目除非告诉你额外条件否则不会让你判断.还有中微子也是这样的粒子,但中学里不要...

#惠邱骨#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有什么特点? -
(17224985372): 与时间有关系,公式t=0.693/K. 半衰期公式(ln2=0.693), 另一个是lnAt-lnA0=-Kt, lnAt是经t时间后衰变后的量,lnA0是原来的量,k是化学反应速率常数,t是时间.

#惠邱骨# 原子的衰变...... -
(17224985372): 核衰变是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射线和能量,最终转化为其他稳定核素的过程.放射性核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根据核素的性质可能放射出α射线、 β射线、γ射线以及俘获电子等. 由於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

#惠邱骨# β衰变是什么组成的 -
(17224985372): β衰变中,原子核发生下列三种类型的变化: X→ Y+e-+-ve(β-衰变) X→ Y+e++ve(β+衰变) X+e-→ Y+ve(EC) 式中X和Y分别代表母核和子核;A和Z是母核质量数和电荷数; e-、e+为电子和正电子,-ve、ve为反电子中微子和电子中微子. 三种类型释放的衰变能分别为 Qβ-=(mx-mY)c^2 Qβ+=(mx-mY-2me)c^2, QEC=(mx-mY)c^2-wi 式中mX、mY分别为母核原子和子核原子的静质量;me为电子静质量;wi为轨道电子结合能;c为真空光速.

#惠邱骨# 放射性核衰变有哪几种形式 -
(17224985372): 放射性核衰变的类型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三种,分别放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衰变 放射性核素放射出α粒子后变成另一种核素.子核的电荷数比母核减少2,质量数比母核减少4.α粒子的特点是电离能力强,射程短,穿透能力较弱. ...

#惠邱骨# 1.能量会衰变吗? 2.如果会,怎么衰变? 3.为什么会衰变? -
(17224985372):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 decay).从定义上看,能量是不会衰变的

#惠邱骨# 什么是放射性衰变平衡 -
(17224985372): 当放射系中各中间成员衰变掉的量与生成的量相等时,即各成员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不变时,我们就把这种状态称为放射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