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反应问题 初三关于化学反应的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碱和碱反应 一般不能,高中有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但是这里的氢氧化铝应该看作酸【因为它是两性氢氧化物】。
2碱和盐反应 一般要符合“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者“强碱制弱碱”生成新盐+新碱,前者如: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后者如:NaOH + NH4Cl = NaCl + NH3·H2O 以上两条都不符合可以认为不反应。
3酸和酸反应 初中认为一般不能,高中有氧化性酸【如HNO3】与还原性酸【如H2S】的反应,初中不会遇到。
4酸和碱反应 一般认为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不会与像碳酸这样浓度不可能大,而且很弱的酸反应。
5酸和盐反应 要求盐能够溶于这种酸,并且生成的盐是沉淀或者是强酸生成弱酸,生成新盐+新酸。比如BaSO4 + HNO3就不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生成的盐是沉淀】;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分解为CO2 + H2O)【强酸生成弱酸】。
6盐和盐反应 一般要符合“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者“难溶的制更难溶的”生成两种新盐。前者如NaCl + AgNO3 = AgCl↓+ NaNO3 后者如AgCl + KI = AgI + KCl【初中一般遇不到】;如NaCl + K2SO4 就是不反应的。

这是反应规律,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初三:碱和碱,酸和酸,不反应。
2:得到新的碱和新的盐
5:得到新的酸和新的盐
6:得到两种新的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学习:需要把握三条主线即可:
一、酸的通性
二、碱的性质
三、盐的性质
一、酸+酸=不反应(初中阶段暂时这样认为,高中会深化到氧化还原的酸+酸的反应)
酸+碱=盐+水(此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
酸+盐=新酸+新盐(反应的条件是:产物中有水、气体或者沉淀中的某一个即可)
二、碱+酸=盐+水
碱+碱=不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反应条件:1,反应物均可溶于水;2,产物必须有沉淀)
三、盐+酸=新酸+新盐(条件如酸+盐)
盐+碱=新碱+新盐(反应条件如上)
盐+盐=新盐+新盐(反应条件:1,反应物均可溶于水;2,产物必须有水或者沉淀)
以上是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酸碱盐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当加强练习,灵活应用,熟练于心。

1不反应,因为都有氢氧根无法复分解。但是有极特殊的两性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锌,他们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钠等)反应,因为他们遇到强酸显弱碱性,遇到强碱显弱酸性。
2反应,盐碱反应生成新盐新碱(必须是可溶性的反应物)
3反应,某些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反应,这个没有规律,有些能反应,比如王水中的盐酸和硝酸反应生成氯化亚硝酰和氯气和水,再比如氢硫酸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沉淀、二氧化硫和水。
4反应,任意的酸和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5反应,但是弱酸不能制强酸。生成新酸和新盐。
6反应,生成新盐(反应物必须可溶)。
但是所有的反应,只要是复分解(3的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的不是复分解),就得满足生成弱电解质,就是初中常说的沉淀气体水。

绝对原创  哼哼~~打了好长时间呢  我宝贵的复习时间啊

你说的要反应都应该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只要没有酸存在都要在溶液中进行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如果遇到了可以与离子结合成沉淀或水或气体的离子,它们就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从而使反应进行。(如:氯化钡溶液中有氯离子和钡离子,硫酸铜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若两种溶液混合,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就会相遇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析出,溶液中剩下氯离子和铜离子,成为氯化铜溶液,反应完成。)

1碱和碱不反应  碱是金属离子加氢氧根离子,溶于水,不会结合成沉淀或水或气体,所以不反应

2碱+盐==盐+碱  如: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物都溶于水)

3酸和酸不反应

4酸+碱==盐+水

5酸+盐==酸+盐

  分两种:带碳酸根的盐与酸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盐  如: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其余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不溶于水的盐  如:氯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钡

6盐+盐==盐+盐  如:硫酸铜和氯化铜的反应(反应物都溶于水)

下面是物质的溶解性表:



1 ,3不能 , 2生成新碱和新盐,条件:两种皆可溶.4生成盐和水,无条件.5生成新酸和新盐条件:强酸制弱酸.6生成两种新盐条件:两种皆可溶

初三化学反应的问题~~

是D答案

一Z啦!
由质量守恒可知
X+ 12O(氧) - 6C 12O + 12H 6O
其中 X一定有 6C 12H 6O 排除A
72(C)+96(O)+12(H)=180
排除C
72(c):12(H)=6:1
排除B

验算D
C ~ 40%
—— :——
180 ~ 100%
解出c=72

72 ~ Z
—— : ——
180 ~ 100%
解出Z=0.4=40%

其中不必管X是什么物质、什么化学式
应该不比你老师说的少了吧。。。。

酸碱反应优先,
如果是酸和活泼金属反应,活动性在前面的金属先反应(K,Ca,Na可与水反应)
如果是金属与金属盐反应,活动性弱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淳瑾柳# 初三的化学问题
(17267185380): 楼主你好: 1.紫色石蕊遇到盐酸会变红 2.氢氧化钠不能作二氧化碳的干燥剂,否则会导致其变质. 3.设硫酸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98 2 X 0.1g 98/X =2/0.1g X=4.9g 所以4.9÷50=9.8% 答:质量分数为9.8% 谢谢.本人初三.

#淳瑾柳# 初三化学问题 -
(17267185380): 有三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2KClO3==2KCl+3O2】向甲中加入1克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气体)】向乙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催化】,丙中什么也不加.然后同时加热,则产生气体最多的是【甲...

#淳瑾柳# 初三化学问题
(17267185380): 1,刚生成的不是盐酸,是氯化氢(HCl),但由于氯化氢易溶入水,所以就是盐酸了,标准的而说要叫氯化氢的水溶液,所以不用“↑”了 2,肯定有啦!碳酸氢钙加热生成碳酸钙和碳酸,由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合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CaHCO3==CaCO3↓+H2O+CO2↑(注:CaHCO3 的3应该写在O的右下角,H2O里的2也应该写在H的右下角,CO2里的2同样也是写在O的右下角)

#淳瑾柳# 初三化学问题
(17267185380): 1.首先这个反应前后的溶液体积是有变化,但是相对于质量的变化体积的变化基本可以忽略,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溶液增重,体积可以看作没变,故密度变大(而且实际上反应中溶液中会溶解一定量的CO2,这也使溶液密度变大) ...

#淳瑾柳# 初三化学问题
(17267185380): 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接触,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白色固体,所以会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向石灰水中吹 跟上列发生的反应一样 所以变浑浊 在...

#淳瑾柳# 初三的化学问题
(17267185380): 金属活动性:Zn Fe Cu Ag 所以一定有的固体是Ag,Ag最先被置换出来——Cu、Fe只能是“可能存在”,而Zn不可能存在 溶质:Fe2+、Zn2+、NO3- 注意Ag+、Cu2+都有可能被完全置换出来,所以不能写 Fe+2AgNO3=Fe(NO3)2+2Ag

#淳瑾柳# 问一道初三化学问题 -
(17267185380): 2HCl+CaCO3=CaCl2+CO2(气体)+H2O73 100 111 44 50 X Y X=55.5 Y=22所以溶质为55.5g 而溶液为59.5-22=37.5g(盐酸的量不对)溶质比溶液的量都大亲题...

#淳瑾柳# 问几个初三化学问题 -
(17267185380): CuSO4 因为它是蓝色的 2 硝酸钡 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3然后是硫酸钾 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4剩下的就是氯化钾了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由于Cu不与酸反应,只有Fe反应...

#淳瑾柳# 初三化学问题.
(17267185380): 1.中和反应.比如酸与碱的反应 2.燃烧,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淳瑾柳# 初三化学的问题 -
(17267185380): 反应物的量不同,其实反应条件已经改变了,即使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相同.而反应物的量改变在一定范围内,反应不会发生变化,生成物的量会有改变;一旦反应物的量变化超过一定范围,反应就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的反应.例如:稀盐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