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名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3个字的呀?看三国发现所有的中国人的名都只有一个字(不加姓的话)? 中国人的姓名为什么从两个字变成了三个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先秦时期,「名」是幼时在家供亲长称呼之用,通常称「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齐桓公名小白……
那么,为什么汉晋之间的单名会特别多呢?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乃是为了便于避讳。避讳起于西周时期,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之。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周代用避讳事奉神灵,人死之后,他的名字就必须避讳。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多,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所以复名在两周时期大有人在。如周孝王名辟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郑庄公名寤生,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 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就大不同了,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改“邦”为 “国”。东汉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汉安帝之父名庆,改“庆”为“贺”,于是姓庆的都改成为姓贺。
避讳之制在汉晋时代越来越密,汉律已有触讳犯法的规定,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曾诏日:“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两晋朝廷曾多次讨论避讳,使讳制更趋复杂。东晋避后妃讳特多,并列入讳榜,令天下同讳,是一朝同制。
由于秦汉以来讳制越来越密,这就势必产生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也必然越来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等的种种混乱;甚至追改古书,如将《春秋》改为《阳秋》,《庄子》改为《严子》。
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汉晋时代的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
一:是大量采用单名(单名所讳之字比之复名要少一半)。
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直到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出现五胡乱华十九国,少数民族纷入中原,避讳制度遭受严重冲击。避讳既无定制,宽严随意而异,这一来,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顾虑便不便于避讳。于是,神州大地复名又逐渐多了起来。
另外,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单名就变得不现实了。

刑道荣呢?武安国呢?孙尚香呢?曹安民呢?裴元绍呢?我不觉得你看了完整的三国。
所有中国人名都只有一个字,未免太瞎子摸象了。

古代人口少,重名的机会小,即使两人同名同姓,还有表字来区分。因此一个字的名就足以标识个人了。宋代以后流行族谱修订,于是会订立一套行辈用字,用来区分家族里的辈分,于是三字的人名就开始多起来了。

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两个字的名了,也就是复名,随便举例就是比如 黄飞虎,霍去病,赵破奴。就算是三国时期也是有复名的,只是比较少而已,比如 傅士仁,马日碑等等。至于取名字的风尚,倒是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三个字的多了,最早是什么时候也无法查起,譬如传说中的黄帝,这个年代够早了吧,就叫姬轩辕

~


#屈卸容# 为什么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数是三个字的??
(17387061713): 这个道理很深奥滴... 咱们中国人的名字为什么大多数和原则上都是要在采用三个字?其原因冥冥之中理是这样的: 中国人历来是在注重着人生三步走,即——姓,它是老一辈在给你的基础;而中间的字,意味着是你本人在努力的途径;这后一个...

#屈卸容# 《三国演义》中除了复姓外~还有姓、名加在一起是3个字的么? -
(17387061713): 一般的人都没有三个字的,除了复姓. 问题是出在王莽身上.这些历史上都有记载的.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

#屈卸容# 中国人的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
(17387061713): 姓的由来 ●武水科 甘昭斌 每个人都有名、姓,姓名是人的代号.名是长辈在孩子出生后给起的,那么姓又从何而来呢?我国的一些主要姓氏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历史记载过的姓氏共有5652个,其中单音姓氏3484个,双音姓氏2032个...

#屈卸容#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真实姓名是三个字的有几个 -
(17387061713): 王子服、傅士仁、程远志、吕伯奢、黄承彦、庞德公、严白虎、张世平、裴元绍、曹安民、秦庆童、李春香、辛宪英、(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刘不疑、刘元起)、郭攸之、蒋义渠、刑道荣、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胡车儿、胡赤儿、吴子兰、娄子伯 这几个少数名族的(不知道是不是):董荼那、沙摩柯、兀突骨、彻里吉、轲比能、阿会喃 我靠,不会采纳啊

#屈卸容# 三国演义中有没有名字是三个字的人 -
(17387061713): 复姓一般是三个字,比如诸葛亮、司马懿、公孙瓒等等,单姓也有,比如邢道荣、尹大目等

#屈卸容# 三国中除了字和复姓,名字是三个字的有谁已知郭攸之,崔周平,孙尚香 -
(17387061713): 王子服,张曼成, 裴元绍 曹安民 武安国 马元义,尹大目 吕威璜 吕伯奢 吴子兰 胡车儿 蒋义渠 韩莒子 黄承彦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单名的高峰,也就是两个字的居多!上述的人都是三个字的,在三国10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中算少数的,另外阿会喃 董荼那 兀突骨 胡车儿 马云璐,这些少数民族的人物也是三字的!

#屈卸容# 古代人的名什么时候开始用两个字?我发现三国时期人的名就一个字,什么时候开始用两个字? - 作业帮
(17387061713):[答案] 不提这个问题还没注意到,现在想一下,在三国之前还真找不到名是两个字的,在南北朝有了,如祖冲之,最少在明代以后,名基本上是两个字了,第一个为辈份,后一个为名

#屈卸容# 人是从什么时候有姓名的?
(17387061713):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屈卸容# 人是什么时代开始有名字的? -
(17387061713): 黄帝时候 开始有的

#屈卸容# 《三国演义》中人名有三个字的吗(不含复姓)? -
(17387061713): 黄月英.诸葛亮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