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1课时教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悟出“时间无时不在,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幻灯、录音机、VCD。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让学生读,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发兴趣

  (师生问好后,沉默一分钟)问: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少时间?

  (生答)是呀!1分钟又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它轻轻地来,又悄悄地去,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它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我们来算算,自己大概走过了多少日子?如果以人的寿命七十岁计算,你们大概走过了人生的几分之几?

  听了这几个数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新奇有趣。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朱自清语言的优美。

  此环节设计,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受到感染,陶冶情操。

   三、自由朗读,领悟情感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同时还要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文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交流展示,研读感悟

  学生自己说出读后感受,找出有关句子,教师指导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并试着仿照朱自清的语言写几句话。

  让学生畅谈感受,感悟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仿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会通过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六、总结全文,交流资料

  通过学习《匆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悟了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更让我们知道了时间来去匆匆,我们要珍惜时间。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拿出来,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一是让学生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是让学生积累语言,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推荐《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认真去读。

  3、搜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布置有层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两项。



~


#王昆申# 六年级课文匆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叹什么悔什么劝什么 -
(19892177386): 课文《匆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叹──时光飞逝2、悔──碌碌无为3、劝──珍惜时光

#王昆申# 《匆匆》一课的问题 -
(19892177386): 作者写《匆匆》恐怕有当时情感的自然流露: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对自己的前途不明感到彷徨!果真如此吗?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忽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作者难道不在说明自己前面的日子匆匆忙忙,但过的很实在!课文的第三段,作...

#王昆申# 《匆匆》一课中第一个赤裸裸指 -
(19892177386): 第一个赤裸裸是指人刚出生时赤裸裸的匆匆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也没有. 第二个赤裸裸是指人死了,又赤裸裸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没带走.

#王昆申# 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哪些?
(19892177386): 1.高血糖可通过抑制β细胞葡萄糖转运体2(Glut2)基因的表达,使细胞膜上的Glut2数目减少,而使血中葡萄糖主动转运入细胞内受阻. 2.高血糖使β细胞膜上ATP依赖钾离子通道关闭发生障碍而影响含胰岛素的颗粒胞吐作用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 3.长期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β细胞内已糖激酶活性降低,6-磷酸葡萄糖形成减少,直接影响ATP的产生、钾离子通道的关闭和胰岛素的释放. 4.高血糖还可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基因表达,使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减少. 5.高血糖可致β细胞凋亡增加.

#王昆申# 六年级下册第2课《匆匆》分段,快,很急啊!1六年级下册第2课《匆匆》分段写段意,快快快,很急啊!!!!!!!!!!!! - 作业帮
(19892177386):[答案]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第二部分:二段到第四段.写时间从我们身边悄悄逝去,令人感慨.第三部分:5段.照应开头.

#王昆申# 《匆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只要讲道理是什么匆匆》这篇课
(19892177386):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王昆申# 《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 作业帮
(19892177386):[答案]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x0d《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掌... 一、复习铺垫 1、说说下面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教案\x0d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

#王昆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 《匆匆》 -
(19892177386): 第二课 匆匆 1、略 2、挪移 蒸融 游丝 赤裸裸 3、凝然 匆匆 确乎 遮挽 4 、潺潺 缕缕 闪闪 绿油油 亮晶晶 金灿灿 2 明明白白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 5、(1)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后悔、无奈、痛苦、茫然的心情. 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

#王昆申# 语文匆匆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
(19892177386): 《匆匆》却非“匆匆” 之作,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 饱含着深刻的文学意蕴.匆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

#王昆申# 匆匆这篇课文的分段是什么?
(19892177386):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和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悲伤”.追问:我说是分段例如1至5,6至7追答: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段意: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第2~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段意: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的逝去、令人感慨.第5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段意: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