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象征什么手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白杨礼赞象征手法分析如下:

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象征了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

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扩展资料:

作者写高原、写白杨,选用的词语,都十分精当,贴切。如写高原的“大”,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平”,用“坦荡如砥”;写白杨的高大,则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傲然地耸立”。

同是赞美白杨的“不平凡”,却用不同的句式,显出感情的变化。开头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是从正面肯定了白杨树超凡的气质。

以后反复强调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改肯定为否定句式,是从象征意义上驳斥了那种轻视北方民众抗日斗争的观点,是以更激越的感情赞美白杨树超凡的精神气质。



~


#明胜俊# 白杨礼赞,本文作者不仅运用了象征手法,为了突出白杨树的特点,作者在文中还运用了对比衬托抑扬反问等手法,你能找出么?请各举一例,并且说说这样... - 作业帮
(13993469518):[答案] 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运用.作为一个,以审美的眼光、动情的眼光来看待西北的,发现的象征意义,然后,任情驱使挥就成篇,是情理之中的事.象征是一种修辞方法,借助,揭示某种意义或表现某种精神品质.象征含有象征体和象征...

#明胜俊# 读课文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这篇文章是一篇读后感,要求 不少于500字 - 作业帮
(13993469518):[答案] 白杨礼赞) 读后感 读完白杨礼赞,觉得第二段写得特别好!描写高原景象,述说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粗线条勾画,着眼于色彩,“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天地,也为白杨树画出了背景.“扑...

#明胜俊# 填空. 《白杨礼赞》以________为线索,运用________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________. - 作业帮
(13993469518):[答案]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象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明胜俊# 白杨礼赞作者如何借白杨树这一形象抒发感情的(急呀)不少于120字 - 作业帮
(13993469518):[答案]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英雄群体形象,歌颂了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作者从三个不同侧面分别叙写:...

#明胜俊# 白杨礼赞 第七段作者是怎样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
(13993469518): 在第7段中,作者连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句由树及人...

#明胜俊# 白杨礼赞 第五段用运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三个 - 作业帮
(13993469518):[答案] 通篇都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明胜俊# 白杨礼赞中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赞美白杨树,体现它的不平凡的 -
(13993469518): 百度而来. 若有用,望采纳,谢谢. 第一段破题,直抒胸臆.“礼赞”,崇敬而赞美;“不平凡”,是礼赞的原因.起始峭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 第二段描写高原景象,述说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粗线条勾画,着眼于色彩,“黄绿错综的...

#明胜俊# 题白杨图 与 白杨礼赞 的异同之处通过象征 精神层面的方面来分析 - 作业帮
(13993469518):[答案] 相同点:都托物言志,以歌颂白杨树来歌颂某种精神. 二、都对白杨树做了描写,都突出了白杨树笔直和无旁枝的特点.《白杨礼赞》“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明胜俊# 白杨礼赞运用修词手法的句子赏析 -
(13993469518): 句子: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

#明胜俊# 《白杨礼赞》作者怎样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烘托和衬托手法的? -
(13993469518): 对比.为突出白杨树的伟岸形象,作者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最直接的对比是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赋予两者不同的象征义(楠木用作者的话来说是象征国民党政府),突出白杨树这个主角.作者正是通过对高原景色的描写,为白杨树设置了典型环境,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写白杨树,而是写人们有感于这“雄壮”、“伟大”之后产生的倦怠和单调的情绪及内心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