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八个原则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扩展资料:

德育作为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德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德育原则有以下几种: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针对学生的特征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7、实践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传授;
(2)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3)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来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的道理;
(4)要注意补充乡土教材,联系当地实际。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
9、正面教育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
(2)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
(3)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10、共产主义原则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
贯彻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2)教师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具有科学性;
(3)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4)要把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方向的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德育的八个原则是:

  • 品格发展是终身过程。 德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贯穿整个人生。

  • 德育最好嵌入到关爱社区中。 当学生被身边的成年人和同伴所包围,这时学生最容易学习到道德。

  • 德育应该是与发展相适应的。 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成熟程度进行调整。

  • 德育应该关注认知和情感发展。 学生需要学习道德概念和原则,同时也需要发展行动这些原则的动机和技能。

  • 德育应该是积极和体验性的。 学生最好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学习。这意味着为他们提供讨论道德困境、做出道德决定和实践价值观的机会。

  • 德育应该是协作的。 学生应该被鼓励一起解决道德问题,共同建立一个更公正和关爱的社区。

  • 德育应该包容。 所有学生,无论其背景或信仰,都应该被纳入道德教育过程中。

  • 德育应该是终身的。 道德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成年人需要继续学习道德,发展自己的道德品格。

  • 这些原则基于道德发展专家,如劳伦斯·科尔伯格和卡罗尔·吉利根的研究。它们为想要帮助孩子发展强大道德品格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框架。

    以下是这些原则如何在课堂上应用的一些具体例子:

  • 品格发展是终身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讨论道德困境、做出道德决定和实践价值观的机会来帮助学生发展道德品格。这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服务学习项目来实现。

  • 德育最好嵌入到关爱社区中。 教师可以通过模范尊重、友善和同情来创建一个关爱的课堂社区。他们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互相合作和互相帮助的机会。

  • 德育应该是与发展相适应的。 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成熟程度进行调整。例如,年幼的孩子可能更喜欢讨论涉及具体例子的道德困境,而年长的学生可能更感兴趣讨论抽象的伦理原则。

  • 德育应该关注认知和情感发展。 学生需要学习道德概念和原则,同时也需要发展行动这些原则的动机和技能。这可以通过教授学生行为后果、提供实践道德决策的机会和帮助他们发展同情心来实现。

  • 德育应该是积极和体验性的。 学生最好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学习。这意味着为他们提供讨论道德困境、做出道德决定和实践价值观的机会。

  • 德育应该是协作的。 学生应该被鼓励一起解决道德问题,共同建立一个更公正和关爱的社区。这可以通过组织需要团队合作和协作的课堂项目来实现。

  • 德育应该包容。 所有学生,无论其背景或信仰,都应该被纳入道德教育过程中。这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所有学生都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的课堂环境来实现。

  • 德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强大的道德品格,成为负责任和关爱的公民。



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7、长善救失原则;
8、知行统一原则。

~


#邴龙胡#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有哪些基本原则?
(15768336878): (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

#邴龙胡# 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反映了德育的什么原则
(15768336878): 答:表扬鼓励为主 批评处罚为辅 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解人.(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邴龙胡# 在绵阳考教师公招要考哪些科目? -
(15768336878):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均为客观题.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内容: 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三部分 教育法学; 第四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 专业科目:各学科,题目难度以高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