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手抄报绘画简单又漂亮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鹦鹉曲·夷门怀古

元代:冯子振

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

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译文

人生能居住在开封古城,真是一大幸事,你看那几位白发老头,谈笑风生,快乐何似。他们中有的人祖上五代都生活在此,过惯了京城的安稳日子。老头儿们闲话起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城花团锦簇,繁华之至。

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们都涌上御街去观赏灯市。从马行街直转至州桥,处处火树银花,耀如白日;更有几处灯楼格外壮观,坐落在那著名的大相国寺。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


#洪齿侨# 世上最漂亮又简单元宵节画画作品 -
(18447993242): 虽然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但是以我的角度来说挺简单漂亮. 希望可以帮上你...

#洪齿侨# 元宵节手抄报题目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8447993242): 欢欢喜喜闹元宵 源远流长话元宵 采纳我啊

#洪齿侨# 元宵节的手抄报?漂亮一点. -
(18447993242): 可以吧( ⊙ o ⊙ )!

#洪齿侨# 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来历、传说 、习俗、故事、诗 词) -
(18447993242):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XX多年前西汉时就存在了,元宵节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倡议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庄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了元宵节.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一般是把谜语写在纸上,贴在五光十色的灯笼上让人猜.

#洪齿侨# 春节手抄报画什么既好又简单? -
(18447993242): 大红灯笼. 画一对大红灯笼,灯笼写上春节,快乐.这是春节里最多的简单图案.

#洪齿侨#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 我要画点什么 -
(18447993242): 画灯笼,鞭炮,福,对联,还有春花的花边,四溢的礼花也不错.我侄子的就是这样给他画的,一等奖呀.呵呵

#洪齿侨# 怎么画春节手抄报? -
(18447993242): 首先,你可以在四周画上春联.然后,从网上抄一些对联下来.接着因为今年是兔年嘛,你可以画一些可爱的小白兔在上面.你可以在画的中间,画上一些灯笼,鞭炮的轮廓,在里面写字.你还可以在画上画一些小鱼,象征着年年有余.你还可以画一两个小孩子穿着过年的新衣服,在放鞭炮.(鞭炮爆开的地方你可以画上像云的圈圈,在里面写字.或在里面写上你的名字.)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加油吧!

#洪齿侨# 春节小报元宵节怎么做 -
(18447993242):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