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借物喻人的诗句和作者 借物喻人的古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于谦 《石灰呤》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方志敏 《咏竹》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陆 游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用这首诗来写出自己清白做人。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物喻人的古诗有哪些~

1、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2、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元代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4、唐代骆宾王的《咏蝉 /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5、唐代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古诗儿歌:作者借物喻人,小草很简单,可是生命很旺盛@白居易经典之作,古诗也很好记,后四句不怎么熟悉


#狐仇珊# 借物喻人的古诗3首 -
(15696527732):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狐仇珊# 写松借物喻人的诗句 -
(15696527732): 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2、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

#狐仇珊# 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
(15696527732):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首都是.、

#狐仇珊#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句! -
(15696527732): 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狐仇珊# 问一下,关于借物喻人的诗词有哪些??? 谢谢 -
(15696527732): 1、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狐仇珊# 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诗 -
(15696527732):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借物喻人的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托物言志的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狐仇珊# 借物喻人的七言绝句古诗 -
(15696527732):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其实是借物喻人,讽刺一些人得了势便猖狂,自以为了不起,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的特点.

#狐仇珊# 我要三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和作者 -
(15696527732): 《白杨礼赞》茅盾 《爱莲说》周敦颐 《狼三则》蒲松龄

#狐仇珊# 借物喻理的诗句 -
(15696527732):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以富于哲理情趣著称,其手法就是托物喻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

#狐仇珊# 借物喻人的诗有那些?
(15696527732):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