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子结构理论及其意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电子对是在讲到共价化合物的时候说到的一个概念。经常以“共用电子对”这一词组出现。它是指在共价化合物中,为了达到稳定结构,两个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共用的这些对电子就叫做共用电子对。如比在氯化氢中,氢原子和氯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都缺少一个电子,这时氢和氯就各拿出一个电子来共用,以达到稳定结构,这对电子就叫做共用电子对。再比如在N2中,每个氮拿出3个电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结构。

共价化合物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

游离态相对于化合态而言,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通常就是指单质状态。一些比较不活泼的元素常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比如金,氮等。

有机分子结构理论及其意义~

电子对是在讲到共价化合物的时候说到的一个概念。经常以“共用电子对”这一词组出现。它是指在共价化合物中,为了达到稳定结构,两个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共用的这些对电子就叫做共用电子对。如比在氯化氢中,氢原子和氯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都缺少一个电子,这时氢和氯就各拿出一个电子来共用,以达到稳定结构,这对电子就叫做共用电子对。再比如在N2中,每个氮拿出3个电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结构。

共价化合物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

游离态相对于化合态而言,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通常就是指单质状态。一些比较不活泼的元素常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比如金,氮等。

电子对是在讲到共价化合物的时候说到的一个概念。经常以“共用电子对”这一词组出现。它是指在共价化合物中,为了达到稳定结构,两个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共用的这些对电子就叫做共用电子对。如比在氯化氢中,氢原子和氯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都缺少一个电子,这时氢和氯就各拿出一个电子来共用,以达到稳定结构,这对电子就叫做共用电子对。再比如在N2中,每个氮拿出3个电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结构。

共价化合物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

游离态相对于化合态而言,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通常就是指单质状态。一些比较不活泼的元素常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比如金,氮等。


#巢惠超# 有机物和无机物分子结构的区别 -
(15077344141): 区别 1、有机物分子式一般较大,无机物分子式一般较小. 2、有机物分子含碳,无机物分子一般不含碳. 3、有机物氧化分解会放出能量,无机物一般不能供能.

#巢惠超# 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 -
(15077344141):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上没有可以被氧化的氢原子;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苯环的影响使侧链甲基易被氧化,故A能说明;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故B能说明;C、HOOCCH2CHO含有羧基可以发生转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由于含有的官能团导致,不是原子团之间想相互影响,故C不能说明;D、丙酮(CH3COCH3)分子与乙烷分子中甲基连接的基团不同,丙酮中甲基与C=O相连,丙酮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说明羰基的影响使甲基中H原子比乙烷中氢原子更活泼,故D能说明;故选C.

#巢惠超# 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式,结构式分别是怎样的? -
(15077344141): 分子式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有些物质确实由分子构成,在分子内原子间以共价键联结,而分子间以范德华力或氢键联结,这些物质就具有分子式.如氧分子用O2 表示,氯化氢分...

#巢惠超# 有关分子的结构及概念 -
(15077344141): 分子结构,或称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分子几何,建立在光谱学数据之上,用以描述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化学物质的反应性、极性、相态、颜色、磁性和生物活性. 分子结构最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

#巢惠超# 您好,老师,能给我细讲路易斯结构理论? -
(15077344141): 1916年,美国的 Lewis 提出共价键理论. 认为分子中的原子都有形成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趋势,求得本身的稳定. 而达到这种结构,并非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来完成, 而是通过共用电...

#巢惠超# 价键法与分子轨道法的联系与区别 - 作业帮
(15077344141):[答案] 经典化学在19世纪已经完成了它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元素周期系和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形成就是其具体标志.但是对于如何认识化学键的本质问题却走进了死胡同.这是因为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的化学变化都要...

#巢惠超# 有机分子的意思(简练) -
(15077344141): 有机物就是在一般意义说就是由碳,氢,氧组成的化学物和其衍生物

#巢惠超#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意义 -
(15077344141): 4.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客观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

#巢惠超# 俄国著名有机化学家( )于1861年明确提出了“化学结构”这一概念 -
(15077344141): 布特列罗夫布特列罗夫对于推进化学中的结构理论,尤其是关于结构相似化合物之迅速相互转变的特性——互变异构的发展有贡献.1849年,进喀山大学任教师,吸收法国化学家洛朗和热拉尔的新理论,从事已知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及全新的合成产品的研究.1861年,布特列罗夫明确提出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分子的化学本性不但由原子的数量和类型决定,而且也由它们的排列所决定.

#巢惠超# 分子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15077344141): 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化学物质的反应性、极性、相态、颜色、磁性和生物活性